-
潘亚玲:美国政党重组中的郊区角色
事实上,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大选中的分裂投票显著下降,并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始终低于20%的水平。在美国大选历史上,类似情况仅发生在1952年以前(见图3)。与此密切相关的是,大选年中总统得票与众议员得票之间的相关度正在持续上升。2000年,在特定选区,来自同一政党的总统候选人和众议员候选人同时获胜的概率仅为30%;而到2020年,这一概率上升到85%。
分裂选票的下降与安全选区(landslide districts)的增加是同一现象的不同侧面。
所谓安全选区是指一党得票率明显高于另一党的选区;其衡量指标大致有三个,由低至高分别为10%、15%和20%。
以一党得票高于另一党20%的高标准衡量,美国在1980年时的安全县仅有391个,而到2020年已经达到1726个;到2016年时,安全县的数量更是达到2474个,创下了迄今为止的最高纪录。1976年时,约有26%的选民居住在安全县中,到1992年增至37.7%,2016年增至60.4%,2020年回落至58.2%。
与安全县的增长同步的是,自1997年以来,安全选区数量迅速从1997年的271个增至2017年的363个;同时,摇摆选区或竞争选区的数量明显下降,从1997年的165个降至2017年的72个。
无论是安全县还是安全选区,都反映了城乡对立的极化态势,且共和党都占据重大优势;或者说,共和党仍控制着广大的乡村及与之相邻的远郊地区。
从安全县的数量变化来看,1992年时,民主党的安全县数量与共和党不相上下(533:592),但至2016年时却只有共和党的11%(242:2232)。在安全选区方面,共和党也占有明显优势:自1997年以来,民主党的安全选区始终未超过共和党的87%。
另外,在城乡对立的同时,两党在郊区的竞争格局远未固定,而这一摇摆性赋予郊区前所未有的选举重要性。
从总统大选来看,郊区选民在2016年和2020年完全不同的投票行为,决定了特朗普和拜登的命运。根据美国社区研究项目,拜登在2020年大选中仅赢得15类县中的3类,即大城市县、高校县和城市郊区县;而特朗普在2020年大选中输掉了美国100个人口最多的县中的91个,比在2016年多输掉了4个。
具体而言,特朗普在2016年大选中获胜的县都是以白人工人阶级为主的县,包括老龄农村县、工人阶级县、中部农村县、福音教徒聚居县、灰色美国县以及中部郊区县。其中尤其关键的是,特朗普赢得了密歇根州、宾夕法尼亚州和威斯康星州的中部郊区县,进而成功获胜。
这些关键性的中部郊区县分散在宾夕法尼亚州、俄亥俄州、密歇根州和威斯康星州,是这些州的蓝领选民的聚居地,如宾夕法尼亚州的路泽恩县(Luzerne)、俄亥俄州的斯塔克县(Stark)和密歇根州的马科姆县(Macomb)。
这些县在1980年时帮助里根赢得了大选,此后一直投票给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在2012年大选中,密特·罗姆尼(Mitt Romney)赢得了77个中部郊区县中的45个,但这并不能保证他获得这些相对分散的县所在的州的选举人团票。特朗普赢得了62个中部郊区县,特别是赢得了密歇根州的6个、宾夕法尼亚州的14个、威斯康星州的7个中部郊区县。正是这些县的帮助使特朗普最终赢得这3个州,并成功入主白宫。
但2020年大选的结果表明,特朗普丢失了高校县、驻军县和远郊县,并最终输掉了连任选举。高校县一向是年轻人的聚集地,在2016年更支持特朗普。驻军县由于人口流动性大且族裔混杂,投票倾向有可能变化较快。因此,真正导致特朗普在2020年大选中失败的是远郊县。
相比2016年,拜登在远郊县所获得的选票比例为43.3%,比希拉里高出约5个百分点,选票数量净增长约6个百分点,创下了民主党自2000年以来的最好纪录。在2020年大选中,特朗普仍以12个百分点的优势赢得远郊县,但却创下自2000年以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在此类县中的最低纪录。其核心原因在于,远郊县的富裕且受过良好教育的白人数量持续增长,而他们对特朗普的族裔动员策略高度反感。
整体上看,特朗普赢得了15类县中的12类,且在部分县的获胜优势继续扩大。例如,在老龄农村县,特朗普的优势增加了1.6个百分点,达到56%;在福音教徒聚居县,增加了7个百分点,达到51%;在工人阶级县的优势也增加了7个百分点,达到47%;此外,特朗普在中部农村县、摩门教徒县、灰色美国县等的优势都超过20个百分点。相比之下,拜登在城市郊区和大城市县的优势都不到25%,而在高校县的优势不足10%。这充分说明,农村的选民仍坚定地支持特朗普,而大城市及中近郊都是民主党的票仓,郊区才是决定选举结果的关键。
依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标准也可发现,在2020年大选中,除农村和非中心县之外的所有地区都更支持民主党人:大型外围城市对拜登的支持率相比希拉里增长了4.3个百分点,中等城市增长了3个百分点,小城市增长了2.8个百分点,大型中心城市增长了0.7个百分点,微型城镇增长了0.5个百分点;而特朗普在农村地区的支持率则增长了0.95个百分点。
- 原标题:美国政党重组中的郊区角色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普京:目前约有8万被动员的俄公民位于特别军事行动地区
2022-11-08 07:36 乌克兰之殇 -
美国新增感染31535例、死亡105例
2022-11-08 07:35 美国一梦 -
美民调:56%的受访者认为美国经济不及格
2022-11-08 06:59 美国一梦 -
乌克兰决定国有化马达西奇等战略性企业
2022-11-08 06:59 乌克兰之殇 -
阿尔及利亚正式申请加入金砖国家
2022-11-08 06:59 -
从俄进口量激增46%,“这成了欧洲戒不掉的习惯”
2022-11-07 23:25 欧洲乱局 -
伊朗副外长:希望下月能与俄正式签署400亿美元油气协议
2022-11-07 22:26 伊朗局势 -
担心假账号造谣?推特“蓝V认证付费制”推迟至中期选举后上线
2022-11-07 21:08 -
成“僵尸之地”,这里的居民“绝望”了
2022-11-07 19:44 -
“普京将在本周末前决定是否参加G20峰会”
2022-11-07 19:38 俄罗斯之声 -
波兰总统:不会再向欧盟让步
2022-11-07 19:12 欧洲乱局 -
“瓦格纳”集团在俄开设首个官方总部
2022-11-07 18:26 俄罗斯之声 -
鸡,你太...
2022-11-07 17:37 -
中方承诺暂缓巴基斯坦贷款偿还?我外交部回应
2022-11-07 16:51 巴铁 -
受肯尼亚40年来最严重干旱影响,200多头大象死亡
2022-11-07 16:51 极端天气 -
G7外长声明粗暴干涉中国内政,赵立坚:中方表示强烈不满
2022-11-07 16:27 中国外交 -
称“没有什么能超出美国的能力”,拜登被啪啪“打脸”…
2022-11-07 16:24 -
多家韩国航司:加速恢复并加密赴华航线
2022-11-07 15:54 三八线之南 -
首次!埃及气候峰会将讨论富裕国家“补偿问题”
2022-11-07 15:15 全球变暖 -
“如果…不知道美国还能否再撑两年”
2022-11-07 14:16 美国政治
相关推荐 -
“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34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03“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84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91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2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