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美国一梦
“美国梦”可以追溯到17世纪初的“五月花”号航行。清教徒要摆脱宗教歧视和贫困,梦想在新大陆建立人间天堂。但这样的美国梦早已蜕变了。国家层面的美国梦从对印第安人的屠杀开始,直至今日维持霸权的野心。个人层面的美国梦则分裂为1%的富人梦与99%的穷人梦,底层人上升的渠道几乎被堵塞。虽然美国仍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仍有无数人做着“美国梦”,但几十年的称霸和中产大崛起过程与历史长河相比,终究只是煮黄粱的片刻罢了。
-
印太地区已经选择了“3号门”
一个坚定追求多向结盟的印太地区对美国外交政策有重大启示。首先,它表明不管华盛顿如何努力,试图强迫各国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的政策都会失败。
-
如何解决美债危机?从打倒军工复合体开始
要想恢复财政纪律与秩序,从被游说集团主导的丑陋政治中拯救美国乃至全世界,最关键的第一步应该是与军工复合体游说集团决裂。
-
这是对华盛顿的一个教训
中东正与美国渐行渐远。与其绝望地试图挽留这段关系,华盛顿更应该将美国在中东地位的下降视作机会,美国早就该从中东这个几乎不涉及其利益的地区撤退了。
-
美国外交是否已经走进死胡同?
美国能否跟上其他大国的脚步、结束外交失能的局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内政未来的走向,以及美国选民能否明白:一定程度的妥协在国际协议中不可避免,这不仅意味着美国对其他国家的让步,有时也是促进美国国家利益的关键途径。
-
美国没有人在认真搞外交,为什么?
美方官员走进会场撂下话:“我们不喜欢你们(中国),我们在道德上鄙视你们,如果有办法拖你们的后腿,我们一定会付诸实践。我们肯定会遏制你们的发展。但是,现在有几件事需要拜托中国,你们愿意帮帮忙吗?”这就是今天美国开展外交的方式,水平之低劣,令人“叹为观止”。
-
依然相信美债“无风险”?投资人应该担心了
2023年真正令人始料未及之事,并非对美国国债“无风险”的信念正走向瓦解——令人意外的是,考虑到美国政治体制的失灵,这份信念居然持续了如此之久。投资人应该开始担心了。
-
“美元无可替代”?美国该醒醒了
美国面临的风险是陶醉于“美元无可替代”的叙事中,过度自满到一发不可收拾。这种叙事建立在全球对美国体制与法治的信任之上,而恰恰是美国将美元当做制裁武器的做法,严重伤害了这份信任。
-
美国政府辜负了滞留苏丹的美国公民
几十年以来,美国都将保护身处海外的本国公民视作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拜登政府显然不希望喀布尔机场爆炸事件重演。但抱着这样的考虑,他们传递出的信息是:美国政府不愿像过去那样竭尽全力营救美国公民。
-
为什么美国对外军事干涉频遭失败?
真正的危险倒不在行动本身,而在更宏观的层面:为军事行动设置了贪多求全、脱离现实的目标。这堪比在用美国人的鲜血与财富进行赌博。
-
在对华问题上,欧美怎么可能达成一致呢?
无论是从对华关系的实质出发,还是从彼此对这段关系赋予的高度重视来看,欧洲永远不可能追随美国的对华立场。马克龙认为自己是一位支配命运之人。地理即是命运。
-
这场疫情中的每一个因素,都能被美国“碰瓷”般攻击中国
从疫情的起源到封城、疫苗、确诊人数,这段漫长又艰辛的进程中每当出现新的话题,都可以被塞进“中国十分不诚实”的美国叙事中,并通过抨击中国的体制来捞取政治得分。这种靠疫情对中国抹黑的举动能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有限,全球各国已经在大踏步前进,美国该醒醒了。
-
拜登,我们需要的是“南方方案”,而不是“民主峰会”
民主的命运既不取决于西方,也不取决于中俄,而取决于“全球南方”。拜登政府正致力于提出一个完备方案来帮助美国应对南方事务,但相关官员承认方案尚未完成。中国对南方国家的注资多于所有西方国家的总和。美国若想促使南方国家走上民主道路,最好少说教、多倾听。
-
街头抗议背后,“美国化”的以色列社会将去向何方?
这样一个由狂热分子、犬儒人士与江湖骗子组成、一点也不“神圣”的政治联盟,正在对以色列司法体制进行“美国化”改革,试图将以色列的最高法院改造成一个有明显政治倾向的机构。哪怕这些领导人是民选的,结果也将动摇以色列人对本国治理体制的根本信任与信心。
-
打开学术期刊,研究美国铁路的文章充斥着溢美之词
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的推论,即便属实,也不过是此次泄露污染事件的表面原因、直接原因。隐藏在责任事故的背后,有着更深层起决定性作用的环境原因、制度原因。
-
俄亥俄泄露本该处理得更好,当地却采用了直接点燃
这种直接焚烧,我觉得它就是一个大型的、极度危险的危废垃圾焚烧现场,可能会产生很多的剧毒的化学物质,我不是很认可这个决定。
-
如果认为美国这样做是维护亚洲和平,那真该去看眼科了
华盛顿也许可以强化在亚洲的权势,但保质期是短暂的。这些行为不会带来稳定,而是将逐渐导致地区的分裂,最终引发战争。由此,美国的亚洲政策走到了一个心照不宣的十字路口。
-
-
资讯 Information more
-
“美军正将武器装备分散到亚太小基地,免于中国‘决定性打击’”
(观察者网讯)“中国导弹威胁推动美国在亚洲的新方针”,《华尔街日报》1日以此为题再度炒作所谓中国军事挑战,声[全文]
-
“美欧步调不一,涉华措辞反复删改”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当地时间5月30日至31日,为期两天的美国-欧盟贸易和技术委员会(TTC)第四次部长[全文]
-
俄安全局:美国利用苹果手机监视多国驻俄外交官,包括中国
综合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和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6月1日,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发布报告称,查出一起美国情报机构利用苹果手机在俄罗境内开展的情报活动,数千台苹果手机被植入了恶意程序。[全文]
-
“这个世界受够了‘美国化’,要是中印能达成一致…”
(观察者网讯)据“今日俄罗斯”(RT)30日报道,英国经济学家、“金砖之父”吉姆·奥尼尔表示,若中国和印度能[全文]
-
美国一6层公寓楼部分坍塌,已有多人送医
-
美专家担心:100%“买美国货”,高铁就建不成了
(观察者网讯)据美国“政客”新闻网28日报道,交通运输业人士担心,拜登政府升级版的“买美国货”联邦拨款要求也[全文]
-
8年前被诬为“间谍”,美籍华人学者诉FBI案终获翻盘机会
-
这个监管制裁中俄的美机构,没钱了?
(观察者网讯)据香港《南华早报》24日报道,负责监控技术出口管制的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正面临预算[全文]
-
民主党人怒了:拜登太软弱
当地时间5月23日,美国《国会山报》报道称,众议院民主党人对作为谈判代表的美国总统拜登“软弱表现”感到不满。[全文]
-
美19岁男子开卡车撞白宫,还要“杀死拜登”
(观察者网讯)当地时间5月22日晚, 一辆卡车径直撞向白宫安全护栏。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3日报道[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