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评论 Review | 研究 Study more
-
第一个被特朗普接见,米莱的危机已至
阿根廷现任政府急盼大约150亿美元的新贷款,然而无论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美国还是在阿根廷运作的金融资本,都没有在近期给予其贷款的计划,而这有可能将终结米莱政府。[全文]
-
防控金融风险,应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这里的“社会主义”必然意味着金融的人民性、政治性、为实体经济服务,不同于那种唯利是图,吸干实体经济,脱离人民群众的西方金融发展模式。[全文]
-
建设金融强国,一个艰难而伟大的目标
我们建设的金融强国当然不是金融霸权,但同时我们又要体现出金融强国的一般特征。[全文]
-
中国想建成美国一样的金融强国遥遥无期?对此我是不同意的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当前最重要的是:建立和完善中国式现代金融体制,保持货币信贷供应适度有效,促进融资结构合理,围绕实体经济服务,做好金融服务的五篇大文章。[全文]
-
SWIFT今后能否继续独大?可参考智能手机发展历史
SWIFT作为一个通讯网络,和苹果手机存在类似之处:封闭、管理中心化和管理者对网络的严密监控。而要打败一个封闭体系,就需要一个开放包容的体系。[全文]
-
一个市场若不重视投资者的利益,是搞不下去的
从经济状况来看,中国在全球已经是一个大国,这没有什么疑义。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也是世界最大的出口国,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14%左右,其他国家无一超过10%。这些都是一个经济强国的表现,但我们离金融强国还有很大差距。[全文]
-
写给未来金融危机应对者的指导手册
政府应展现出承担尾部风险的意愿,为不利局面提供保险。担保计划的社会成本相对较低,受到的批评和指责相对较少,对市场和整个经济的好处很大。可以考虑将这种类似事前收费、额外处置成本由行业买单的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模式推广至整个金融体系,这样危机管理者就能放心地动用公共基金(行业保障基金),因为损失将由金融机构承担。[全文]
-
国家出手=把股市炒高?请冷静一下
讲到刚性兑付,很多投资者但凡对股市有任何一点信心,他们都会相信政府一定想把股市搞好。任何政府想把股市搞好的意图的表露,往往会就被散户简单地理解为“一定会把股市炒高”。所以这其实是监管机构面临的一个难题或者一个悖论。[全文]
-
金融强国,是对西方金融逻辑的创新升级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对西方金融逻辑的一次升级,更是对金融学框架的一场理论拓展,通过提高金融业的政治站位与进行变量分析,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为“政治金融学”的诞生和发展奠定新的系统性分析范式。 [全文]
-
华盛顿式“发展”打着比较优势的幌子,就为阻碍发展
与华盛顿主导的体系不同,中国不干涉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也不强加类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条件”。西方发展经济学是被蓄意设计出来的,目的是阻止经济发展,使发展中国家处于依赖状态,使其资源可以被低价攫取。[全文]
-
人民币要国际化,本土金融机构的水平亟待提高
中国本土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决定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就和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背后是一大批高水平的中国制造业企业崛起是一样的道理。[全文]
-
美国与“美国”的斗争,将在十字路口决定世界的选择
产业资本视中国为竞争对手,目标是维持美国的领先地位、霸权主义;推翻中国政治体制则是次要目标;而跨国金融资本则不惜对中国发动一场“新冷战”、甚至热战,以求彻底推翻和消灭中国政治体制,消灭他们一统天下、建立世界政府未来前景中最主要的障碍。[全文]
-
随着中国崛起,美国向外转嫁危机变得越来越难
经过这次惊涛骇浪,他们很多人可能终于会认识到我们这个节目中多次讲过的一个观点: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人民币是世界上最靠谱的货币,背后是我们整个社会主义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充沛的战略资源,以及党领导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与时俱进的监管体系。[全文]
-
央行并非危机的幕后黑手,只是更强大力量的傀儡
和许多人的想象不同,央行并非危机的幕后黑手,而只是更强大力量手中的傀儡。央行诚然犯了错误,也许央行的货币政策本应在危机之前提早开始、在危机之后提早结束。但在金融自由化已成事实、世界经济遭到巨大冲击的背景下,即便央行做到了上述要求,恐怕也于事无补。[全文]
-
“21年前我创造金砖一词,万没想到它能成多极货币的新推手”
在我过去从事国际金融工作的大部分时间里,我清楚地认识到,美元在全球金融中发挥着过多的主导作用。如果“金砖+”能够扩大到包括拥有持续盈余的新兴国家,可能会给发展一个更稳定、安全、公平的多元货币方案的讨论带来更多动力,这种方案将推动其他货币在美元之外发挥更大作用。[全文]
-
瑞士“骚操作”史无前例,台湾也成“冤大头”
任何金融暴雷都具有传播性,一旦恐慌开始传播,再健康的银行系统也会出现系统性危机。[全文]
-
改革后,能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吗?
很多企业进行融资,是在不断地尝试找到监管套利的机会。国家加强这种“大一统”的监管体系之后,就可以有力地去控制这方面的风险。[全文]
-
这次对金融系统的改革,目标是什么?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出炉,多处涉及金融系统。如果用最简单的总结概括本次调整,就是突出“功能监管”四个字。[全文]
-
中国企业赴瑞士融资,A股不香吗?
赴瑞士发行GDR是一种长久的打算,而非权宜之计。发行GDR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通过在欧洲公开市场筹集资金,有助于企业在投资者和消费者中有效营销公司形象。借道GDR可以达到直接投资中国上市公司的目的,这对于欧洲等海外投资者和国内公司来说,可谓是双赢的局面。[全文]
-
若台海爆发战争,美国不出战会被视作“巨大的耻辱”
美国越表现出支持台湾的姿态,输掉战争或撤退会造成的耻辱就越大。这令人担忧,因为美国一直在做要支持台湾的大戏,而命运似乎很快就会带来一场直接冲突……[全文]
-
-
-
被国泰君安吸收合并,海通证券董事长回应
-
周鸿祎退出董事会,奇富科技加速与360切割
-
“我国投资者结构已改变,更多机构投资者是一种改善”
-
“中国是经济强国,但离金融强国还有很大差距”
-
200万买雪球产品本金归零?广发券商称正在核实
-
金融圈都喊贵的Wind崩了,同花顺股价飙涨
-
鲍威尔首谈银行危机!再度加息后,美国恐进入滞胀时代
-
地产瘾难戒,香港中资券商集体巨亏
-
暴跌前“偷跑”?第一共和银行高管被曝套现1200万美元
-
又一银行告急,华尔街11家巨头联手注资300亿美元
-
欧美银行股遭巨量抛售,新的“雷曼时刻”要来了?
-
银行危机时刻,瑞信自曝过去两年财报程序有“重大缺陷”
-
从印刷厂工人到管理逾万亿资产,解直锟和他的“中植系”商业帝国
-
光大证券前董事长薛峰被调查,或涉暴风52亿收购案
-
鲍威尔放鹰:最早11月启动taper,满足条件明年加息
-
英财相:脱欧后要加强与中国关系,但…
-
楼继伟:防止数据金融平台大而不能倒
-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关注新型“大而不能倒”风险
-
蚂蚁集团港交所公告,暂缓H股上市
-
四部门约谈马云等蚂蚁集团有关人员
-
-
-
北京发布“金融12条” 鼓励地方金融机构支持复工复产
-
融资数据给力,为何企业感受有落差?新华社5问当前金融形势
-
郭树清:总书记回答了所谓“历史原罪”问题的解决办法
-
周末不休息,国务院金融委释放哪些最新信号?
-
媒体:稳金融打出政策组合拳 明年年初可能再次降准
-
人民日报:一个不安的美国正在给世界带来焦虑
-
央行处罚非银行支付机构:卡友2582万、付临门892万
-
“钱宝系”非法集资超千亿元 张小雷被移送检方
-
蚂蚁金服宣布新一轮融资140亿美元 淡马锡凯雷投资等入局
-
上海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 争取6方面先行先试
-
重磅:100万亿大资管新规正式落地
-
银监会与保监会合并!中国金融监管现“一行两会”新格局
-
政协委员谈接管安邦、华信能源:经营过程中出现异化
-
中赢前高管17年前杀人被抓,旗下现金贷年利率高达598%
-
赵薇夫妇被罚:整治金融乱象,监管层“不吃素”
-
中国与17国签署《“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
-
继印度版之后 泰国版“支付宝”也来了
-
2016中国供应链金融高层论坛在京举办
-
涉非法吸储 金鹿财行、当天财富在上海被立案
-
山东1副市长晋升不到4个月投身保险业,年薪百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