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钟:SWIFT今后能否继续独大?可参考智能手机的发展历史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金钟】
这几天,关于SWIFT话题又一次在中文互联网刷屏。
SWIFT全称是the 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s (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总部设在欧洲,是欧美银行主导的、覆盖到全球绝大多数银行的一个信息交流网络。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1万多家银行,每个银行都被分配一个代码,在银行间通讯往来中,使用正确的SWIFT代码就可以让信息被正确的银行接收到。打个比方,SWIFT就是一个只有银行能够登陆的社交网络平台,每一笔跨国的银行间资金流动都需要参与的银行在SWIFT上互通消息进行确认。而比较重要的是,许多国家的清算中心,尤其是主要国际货币的清算系统,都自动连接了SWIFT。
这一次SWIFT成为热点的原因,就是美国政府有人“不小心”向媒体泄露了美国财政部正在起草制裁中国某些银行、将中国某些金融机构剔除出SWIFT系统的方案。
将一个银行剔除出SWIFT的结果,可以类比成腾讯将某个用户的微信账号封掉,该用户因此不能通过这个微信号和别人联络,但这不妨碍该用户通过电话和手机短信继续联系别人。同样的,被SWIFT剔除的银行不能通过SWIFT和其他银行传递交易信息,但仍然可以通过电传或其他通讯网络与其他银行进行信息传递。
当然,被SWIFT剔除会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虽然SWIFT没有清算资金的功能,但作为覆盖面最广、使用最频繁的金融信息网络平台,大多数银行都依赖这个平台来进行跨国资金流动业务。上面提到主要货币的清算自动接入SWIFT,因此当前通过SWIFT 来进行跨境货币汇兑最方便,汇兑成本也最低。被切断SWIFT联络的银行虽然在这个网络之外也可以进行汇兑业务,但成本更高昂,可以选择的商业合作对象也更少,其业务自然会遭受严重打击。
在中美两国高级官员即将会面之时突然放出此类消息,其动机不言而喻,就是制造筹码,为后面的外交会谈做准备。
但问题是,将中国的银行剔除出SWIFT的威胁,到底距离现实有多远呢?
将中国的金融机构整体从SWIFT剔除出去,是几乎做不到的事。
国际贸易体系的核心还是各国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与供给,货币支付渠道只是一种辅助贸易的手段。中国目前是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如果把欧盟作为一个整体来计算,中国是世界第三大进口经济体(世界银行2021年数据),如果将欧洲国家分开计算,中国就是世界第二大进口国。从实体经济的角度来说,目前中国就是处于世界贸易的核心地位,将中国排除出去的国际贸易体系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自然,在支付手段上将中国金融体系排除出去也是不现实的。
因此,自媒体上热炒的所谓将中国剔出国际银行体系的消息基本都是为了流量的哗众取宠,看后付之一笑即可。
但是,将某个或某几个中国的金融机构或金融分支机构作为打击对象,在SWIFT 网络中切断连接,这种风险虽然不是迫在眉睫,但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这其中的首要原因就是在俄罗斯遭到欧美集体制裁以后,美国对于使用金融制裁工具的信心更充足了,因此也更容易对其他国家采取类似的威胁。
很多人也许会说俄罗斯目前经济发展不错,对外贸易依旧繁忙,这可以作为银行制裁无效的佐证。但不能忽视的是,俄罗斯目前的经济增长态势,一方面是由于国内进入战时体制,军工生产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则是广大第三世界国家依旧保持甚至加大与俄罗斯的贸易往来力度,比如印度持续增加进口俄罗斯原油,并将炼制的成品油大量出口欧洲,从中获得巨额利润。经手这些国际贸易的金融渠道大多还是那些没有被制裁的俄罗斯银行,而遭受金融制裁的俄罗斯银行的国际业务都受到严重影响。
切断SWIFT联系,加上美国的“长臂管辖”制裁,让目前俄罗斯对外银行汇兑的通道逐渐减少,以前能够方便使用的第三国银行如土耳其和阿联酋的银行,如今也开始收紧与俄罗斯业务往来的窗口。
从美国官员和智库发表的言论来看,切断SWIFT连接和金融制裁仍然是他们手中最有效的工具。而对于某些特别激进的鹰派来说,恐怕早就想着找一家中国金融机构来试试这个工具的效果如何了。
面对部分金融机构可能被SWIFT切断连接、甚至被金融制裁的威胁,中国有哪些应对措施?
首先,制裁中国金融机构的举措不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决策,更多的是政治和外交层面的决策。中国的反制措施当然也不局限于经济和金融手段,更有可能是在其他方面的政治和外交反击,但篇幅所限,本文还是重点分析经济和金融方面的应对选择。
如果一家中国的银行或银行分支机构被切断SWIFT并遭到长臂制裁,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需要央行对被制裁机构提供充裕的流动性,防范挤兑风险。尤其是在自媒体发达的今天,央行和金融监管部门的及时反应极其重要。
在别人只是走漏了一点所谓切断SWIFT的口风时,国内自媒体平台上已充斥着各种耸人听闻、似是而非的信息和论调,那如果真的有一家银行成为被针对目标,各种追逐流量的自媒体必然会将整件事情的影响夸大无数倍。
比如,千里之外的美国硅谷银行在2023年倒闭时就已经有不少自媒体将摄像头对准那些美国中小银行的大门,通过拍摄排队取款的人群来获取流量和收益,更有许多转发谣传在硅谷银行风波中损失惨重的中国企业名单。由此可以想象,如果某家中国的银行被制裁,类似的关注和流言将远远超过硅谷银行的流量。
美国硅谷银行倒闭之时,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克拉拉硅谷银行总部外的客户。图自纽约时报
金融体系的稳定和顺利运转建立在群众对整个体系的信心之上,因此第一时间向被制裁目标提供资金,保障储户可以及时顺利地取出存款,以国家信用强有力的保障金融机构的安全可靠,并在公关渠道用及时透明的信息披露来回应可能出现的各种谣言。这些措施对于业务根基于广大国内市场的绝大部分中国的银行来说,是保障自身安全的最有力手段。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31省份“一季报”:苏鲁浙增速超6%,山西总量下滑
2024-05-02 21:39 宏观经济 -
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纳指两连跌星巴克重挫
2024-05-02 07:42 观网财经-海外 -
南京公积金新政:包括宣城、马鞍山在内的南京都市圈9城互认互贷
2024-05-01 19:50 观网财经-房产 -
美国当前经济数据中,也许藏着高官接连访华的答案
2024-05-01 09:24 -
余承东不再担任华为终端BG CEO
2024-05-01 08:53 观网财经-科创 -
“超级充电宝”来了!全球最大,并网发电
2024-05-01 08:14 产业万象 -
支持“两新”,各省将给出多少“真金白银”?
2024-04-30 23:09 观网财经-消费 -
网约车平台曹操出行冲刺港股,3年亏70亿
2024-04-30 18:32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华为一季度营收1785亿,净利润增长564%
2024-04-30 18:31 观网财经-科创 -
中国这次给特斯拉的提振,比5年前还大
2024-04-30 16:20 观网财经-汽车 -
营收翻4倍净利润转正,赛力斯开始赚钱了
2024-04-30 11:39 观网财经-汽车 -
中美科技巨头都在布局,国产DPU水平如何?
2024-04-29 18:09 观网财经-科创 -
三星在德国被判侵犯大唐专利,或面临手机销毁和赔偿
2024-04-29 15:21 观网财经-科创 -
日本拟加严半导体等出口管制,商务部:损人不利己
2024-04-29 11:53 中日关系 -
按网约车标准计价,能否拯救传统出租车?
2024-04-29 11:14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实现良好开局,一季度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9%
2024-04-29 09:20 观网财经-宏观 -
北上广深,集体逆转!
2024-04-29 09:13 观网财经-房产 -
李强: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2024-04-28 20:18 观网财经-汽车 -
日本央行“躺平”!市场开始担心日元彻底崩盘
2024-04-28 18:03 观网财经-评论 -
Sora拍片真实体验:大力难出奇迹,全靠人工逐帧后期
2024-04-28 17:55 观网财经-互联网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5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08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7“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