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之光:中国革命视野下的阿拉伯民族独立与第三世界秩序观的形成
关键字: 殷之光国际主义时刻中国阿拉伯民族独立中国第三世界秩序观中国革命41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载《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6—672页。
42毛泽东:《论政策》(1940年12月25日),载《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765页。
43毛泽东:《和中央社、扫荡报、新民报三记者的谈话》(1939年9月16日),载《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88页。
4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898—1949)》,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599页。
45毛泽东:《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1945年1月10日),载《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16页。
46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载《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86页。
47廖承志:《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的青年运动与今后中国青年的基本任务》,载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一九四九年一月—九月)》第18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530—531页。
48《无可奈何的供状——评美国关于中国问题的白皮书》,载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一九四九年一月—九月)》第18册,第550—557页。
49《亚历山大港骚动 群众怒袭英国俱乐部》,载《人民日报》1946年5月29日,第1版。
50这类《人民日报》上刊载的新闻包括:《加强各民族团结 阿拉伯首领会议开罗》(1946年6月7日,第1版)、《巴勒斯坦形势忽告紧张 英美利益冲突威胁近东和平 苏报主张应由联合国作根本解决》(1946年6月11日,第1版)、《近东八国会议重申各族人民团结 巴勒斯坦五政党另组新阵线》(1946年6月15日,第1版)、《国际述评》(1946年7月4日,第1版)、《从中东到远东英美矛盾发展》(1946年12月29日,第1版)等。通过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的简单检索,从1946年5月至1949年10月,这类消息就有一百余条。
51关于战后各个大国(great powers)在中东地区的利益冲突,可以参见:Grant S. McClellan(ed.), The Middle East in the Cold War, Vol. 28, The Reference Shelf, New York: The H. W. Wilson Company, 1956。这是一个着重介绍而非分析的参考书。关于中东地区冲突在当代国际秩序构成过程中的意义,特别是从非西方角度,理解中东地区在英、美、苏、法大国政治博弈过程中的主体性,可以参见:Rashid Khalidi, Sowing Crisis: The Cold War and American Dominance in the Middle East, Boston: Beacon Press, 2009。事实上,虽然当时在联合国层面就巴以问题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巴勒斯坦和耶路撒冷主权归属以及犹太难民问题,但是已经有一些当时的学者意识到,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存在的是土地所有权以及阿拉伯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问题。例如:George E. Kirk, A Short History of the Middle East, from the Rise of Islam to Modern Times, London: Methuen & Co. Ltd., 1948。
52Harry S. Truman, “Executive Order 9735 - Establishing a Cabinet Committee on Palestine and Related Problems,” June 11, 1946, http://www.presidency.ucsb.edu/ws/index.php?pid=78027&st=palestine&st1。成员包括国务卿詹姆士•贝纳思(James F. Byrnes)、战争部长罗伯特•帕尔逊(Robert P. Patterson),以及财政部长约翰•史尼德(John Wesley Snyder)。
53参见:Glen Balfour-Paul, The End of Empire in the Middle East, Britain’s Relinquishment of Power in Her Last Three Arab Dependenci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pp. 8-15; Douglas Little, American Orientalism,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Middle East since 1945, Chapel Hill: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2008, pp. 80-103; Hugh Wilford, America’s Great Game: The Cia’s Secret Arabists and the Shaping of the Modern Middle East, New York: Basic Books, 2013; Michael J. Cohen, Palestine and the Great Powers, 1945-1948,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2, pp. 43-67。
54《美积极扩张近东势力设立巴勒斯坦委员会》,载《人民日报》1946年6月16日,第1版。
55这个栏目的第1期便介绍了“经济上比较落后,经常受美帝国主义的威胁侵略”的拉丁美洲,并列出了拉美二十国的国名。
56这里的“巴勒斯坦委员会”,指的是1948年12月11日联合国大会第194(III)号决议通过设立的联合国巴勒斯坦和解委员会(United Nations Conciliation Commission for Palestine)。该委员会由美国、法国和土耳其组成。其任务是接替在当年9月17日,第一次中东战争停火谈判期间,在耶路撒冷以色列控制区内被犹太复国主义者枪杀的联合国调解专员(United Nations Mediator in Palestine)、瑞典红十字会会长福克纳•博纳多特伯爵(Folke Bernadotte)的工作。关于第一次中东战争期间在欧洲国家内部就停火条件问题发生的冲突与政治斗争,特别是博纳多特的委任与当时英国代表亚历山大•卡达戈爵士(Sir Alexander Cadogan)之间的关系,以及当时阿以双方对移民问题的态度,可参见:Howard M. Sachar, Europe Leaves the Middle East, 1936-1954, London: Allen Lane, 1974, pp. 544-579。
57《读报辞典》,载《人民日报》1949年1月18日,第3版。
58《读报辞典》,载《人民日报》1948年12月25日,第3版。
59以上三个概念来自于《读报辞典》,载《人民日报》1949年2月25日,第3版。
60这个概念来自于《读报辞典》,载《人民日报》1949年2月24日,第3版。
61《读报小辞典》,载《人民日报》1949年4月4日,第3版。
62关于苏联的意见及其与英美之间的分歧,参见:Galia Golan, Soviet Policies in the Middle East, from World War Ⅱ to Gorbachev, pp. 29-43。
63本报资料室:《英美在巴勒斯坦的角逐》,载《人民日报》1946年12月10日,第4版。
64同上。
65《什么是“近东”和“中东”》,载《人民日报》1957年5月22日,第6版。
66《论当前的中东局势》(社论),载《人民日报》1957年9月10日,第1版。
6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3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251—252页。
68蔡畅:《迎接亚洲妇女代表会议——在北京新华广播电台的演讲》,载《人民日报》1949年11月10日,第1版。
69出席本次会议的代表共来自37个国家,其中包括:伊朗、伊拉克、以色列、黎巴嫩、叙利亚、土耳其等6个西亚、北非地区国家的代表。
70马坚:《欢迎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载《世界知识》1952年总第34期,第6—7页。
71[伊朗]柯拉姆•阿赛因•拉西米安:《关于民族独立问题的补充报告》,载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秘书处(编):《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重要文件集》,北京: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秘书处,1952年,第88—90页。
72[伊拉克]加吉姆•艾尔•萨马威:《关于中东、近东和平运动情况的报告》,载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秘书处(编):《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重要文件集》,第91—96页。
73Margot Light, “The Evolution of Soviet Policy in the Third World,” in Margot Light (ed.), Troubled Friendships, Moscow’s Third World Ventures, London: British Academic Press, 1993, pp. 1-28.
74Fred Halliday, The Middle East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ower, Politics and Ide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pp. 99-110。关于苏联与阿拉伯地区共产主义运动的联系,参见:Tareq Y. Ismael, The Communist Movement in the Arab World, London: Routledge Curzon, 2005。
75Fred Halliday, The Middle East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ower, Politics and Ideology, p. 370.
7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3卷,第69页。
77同上,第231—232页。
7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4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213—214页。
7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3卷,第618—619页。
80同上,第390页。
- 原标题:国际主义时刻 ——中国革命视野下的阿拉伯民族独立与第三世界秩序观的形成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李泠
-
美企急电:快取消越南、印尼订单,转回中国 评论 65“无论承认与否,硅谷精英变成‘中国必胜论’拥趸” 评论 77拿中国说事,美高官想拦下这笔交易 评论 95中哥走近,美国又跳出来 评论 61欧盟“更硬”了:税率得大幅低于中英 评论 234最新闻 Hot
-
美企急电:快取消越南、印尼订单,转回中国
-
“日本决定要更硬气,不然…”
-
跪了?“还没”
-
终于谈上了,俄方要求美土离场
-
“无论承认与否,硅谷精英变成‘中国必胜论’拥趸”
-
9500车位、全球最大!首航赴欧洲,“彰显中国雄心”
-
黄杨钿甜佩戴高价耳环引网友质疑,经纪公司回应
-
枪杀安倍嫌犯将于10月首次公审
-
俄乌土耳其谈判将安排两轮对话:土美乌先聊,土俄乌再谈
-
特朗普:给F-35加个引擎,叫F-55
-
拿中国说事,美高官想拦下这笔交易
-
中哥走近,美国又跳出来
-
欧盟“更硬”了:税率得大幅低于中英
-
特朗普点名库克:忍了苹果在中国很多年,你居然又往印度跑?!
-
美政府有人不满:又想拉黑中企,还要不要跟中国谈了?
-
“10名干部违规吃喝1人酒后死亡”被通报,信阳市委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