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曲石、杨悦珉、朱鹤:为全球滞胀到来做好准备
最后更新: 2022-06-17 08:15:15第三、疫情期间集装箱短缺和港口拥堵等因素带来的海运价格暴涨和时间拉长。疫情暴发导致全球运力吃紧,供需极度失衡使得运价不断攀升。根据航运咨询公司德鲁里(Drewry)编制的世界集装箱运价指数(WCI)走势来看,疫情爆发后,全球集装箱运价持续飙升,并在2021年10月一度达到10377.2的历史高点。近几月来虽有所回落,但也远高于疫前水平。从运输时间来看,由于疫情期间,各国采取各类防控及相关措施,导致全球主要港口都面临严重拥堵。航运咨询机构Sea-Intelligence数据显示,疫情暴发后,全球船舶的平均延误天数从疫前的4天左右拉长至6-8天。
第四、芯片片短缺及其带来的广泛影响等。受疫情冲击,全球芯片短缺压力从2020年中期开始出现。图13显示了Susquehanna Financial Group测算的全球芯片平均交付周期(芯片从订购到交付的时间),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交付周期明显拉长,2022年5月达到27.1周的历史高位,远高于疫前15周左右的平均水平。芯片短缺的影响最先集中在汽车行业。随着2020年下半年封控解除,汽车业的反弹快于预期,而疫情期间,许多芯片提供商纷纷将原本汽车行业的闲置产能转向电子设备等行业,导致汽车行业面临严峻的芯片供给冲击。根据美国白宫一份报告(White House, 2021)中的数据,芯片短缺会使全球汽车制造业在2021年的损失高达1100亿美元,并导致汽车制造商减产近400万辆。与此同时,芯片短缺开始扩大到其他部门。全球有多达169个行业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芯片短缺的打击,覆盖了从钢铁产品、混凝土生产、空调制造、啤酒生产在内的诸多领域。
综合来看,全球产业链在新冠疫情后就一直处于较大压力。图14是纽约联储发布的全球供应链压力指数(GSCPI),该指标汇集了27个变量,包括来自全球运输成本和七个经济体的区域制造业调查的数据,以跟踪从1997年至今的供应链压力的变化。该指数在疫后急剧上升,并在2021年底一度达到4.4的峰值,直至2022年初全球供应链压力才有所缓解。由于俄乌冲突和新冠疫情的反弹延长了交货时间,该指数从3月开始又重新上升。这些对物价的影响都可以看成是供给侧的冲击。正因为这些冲击看似都是因为疫情而起,似乎也会随着疫情逐步消退而恢复正常,也一度让美联储等主要央行认为通胀是暂时的。
二是俄乌冲突引发的全球能源和粮食等问题。俄罗斯是全球最主要的油气生产国之一,俄乌均是世界主要的粮食、油料作物、化肥和金属原料生产国和出口国。如图15所示,主要商品类别的出口份额占比均超过10%,天然气、小麦、大麦、钯等商品的出口在全球出口中的占比超过了20%。
部分国家对两国的进口依赖度极大。欧洲高度依赖俄罗斯的天然气和原油,根据欧盟统计局数据,地区12%的石油和和8%的天然气进口均来自俄罗斯。多国对乌克兰部分农产品的进口存在较大依赖。如表2所示,部分国家从乌克兰进口的粮食在国内总进口中的占比超过了50%,部分甚至达到80-90%。俄乌冲突无疑加剧了全球短期能源和粮食的供给压力。
俄乌冲突爆发后至5月底,布伦特原油、欧洲天然气较2月分别上涨了17.4%和9.6%,5月单月同比增长分别为235%和65.2%。从主要粮食走势来看,全球(软)小麦、玉米和大麦价格在3月均出现两位数的环比高速增长,欧盟同类农产品的增幅甚至还要高出世界平均水平10%以上。4月环比增幅虽大幅回落,但同比增速仍然远高于俄乌冲突前的水平。
6月8日,联合国秘书长全球危机应对小组(GCRG)发布第二份关于粮食、能源和金融系统的最新报告。报告指出,粮食、能源和金融渠道之间也开始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譬如更高的能源价格(特别是柴油和天然气),加剧了化肥和运输成本,两者推升粮食生产的成本,导致农业产量下降,甚至进一步强化了食品价格的上涨,这些又加剧了整体的通货膨胀趋势。总地来说,这一轮原油、天然气和粮食价格的上涨,与触发1970年代滞胀的石油危机和粮食危机相比毫不逊色(图16)。
- 原标题:王曲石、杨悦珉、朱鹤:为全球滞胀到来做好准备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光大证券因违反打击洗钱的监管规定被罚380万港元
2022-06-17 07:58 观网财经-金融 -
蔚小理再次上演“三国杀”,重合定位下ES7靠什么突围?
2022-06-16 21:38 观网财经-汽车 -
通胀顶不住了?特斯拉在美国市场大幅提价
2022-06-16 20:29 观网财经-汽车 -
网络主播徐国豪偷逃税,被追缴罚没1.08亿元
2022-06-16 18:57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商务部:有信心保持全年外贸运行在合理区间
2022-06-16 16:00 中国经济 -
李稻葵回应“抗疫相当于为国人增加10天寿命”
2022-06-16 15:58 观网财经-健康 -
楼继伟:减个税对促消费作用不大,月薪5000以下的最需帮助
2022-06-16 15:13 观网财经-宏观 -
“取消对华关税是抗通胀最快办法”
2022-06-16 14:06 中美关系 -
国家发改委:我国继续对全球物价发挥重要稳定器作用
2022-06-16 12:34 观网财经-宏观 -
发挥期货避险功能,上期所“期货稳价订单”试点扩展
2022-06-16 12:27 观网财经-金融 -
美联储隔夜加息,A股早盘坚挺
2022-06-16 12:23 观网财经-金融 -
鲍威尔说加息75基点美国经济仍可能“软着陆”,真的吗?
2022-06-16 11:46 观网财经-海外 -
韩外长会见美商务部长,讨论芯片和第三方核电市场合作等问题
2022-06-16 11:24 观网财经-海外 -
美联储近30年最大力度加息,美媒预警“经济衰退”
2022-06-16 10:49 美国一梦 -
4月中国减持美债362亿美元,持仓创2010年来新低
2022-06-16 09:30 观网财经-宏观 -
美联储大幅加息75基点,中国央行跟不跟?
2022-06-16 09:06 观网财经-宏观 -
28年来最大幅度!美联储加息75个基点
2022-06-16 06:41 观网财经-海外 -
生猪养殖扭亏为盈,卖一头生猪平均赚约60元
2022-06-15 22:53 观网财经-消费 -
国常会:允许中小微企业缓缴三个月职工医保单位缴费,规模约1500亿元
2022-06-15 20:04 观网财经-宏观 -
宁波消保委测评多款中高端雪糕,最贵的是最好的吗?
2022-06-15 19:25 观网财经-消费
相关推荐 -
“美国人,真正该担心的时候到了” 评论 6“美国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挥霍,直到…” 评论 137“听到东方惊雷了吗?那是14亿中国人在笑话美国” 评论 233美国解除对华C919发动机出口禁令 评论 410最新闻 Hot
-
“美国人,真正该担心的时候到了”
-
印度宣布:将报复美国
-
“欧洲同行都觉得,未来十年谁将主导已无悬念,不会是美国”
-
普京:全世界都想进入中国市场
-
马斯克:对!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复出口,“不是恩赐也不是让步,是我们斗争来的”
-
想得真美!“美越协议这一条,旨在孤立中国…”
-
“美国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挥霍,直到…”
-
“听到东方惊雷了吗?那是14亿中国人在笑话美国”
-
“以色列和俄罗斯正进行秘密会谈”
-
佩通坦基本盘还稳吗?泰国权力天平倾向何方
-
“不同于西方,中国正建设由技术驱动的福利模式”
-
中国驻泰国大使馆:被骗至缅甸的男模特已获救
-
“越南在走钢丝,稍有不慎,就会惹恼中国”
-
最新民调:4成支持马斯克成立新政党
-
美伊下周在挪威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