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文明型国家”话语的形成及其对全球政治叙事的影响
《经济学人》2021年刊文称,“对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来说,如何定义欧洲文明的本质是一个巨大的难题”。法国总统马克龙更是在一次讲话中悲观地表示,“文明正在消失,国家也一样,甚至连欧洲自身都会消失”。
科克指出,“希腊人和16世纪的欧洲人都不认为自己是‘西方人’”,“西方”这个概念首次出现于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Auguste Comte)1848年出版的著作《西方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the West)。这和3000多年前就有“宅兹中国”铭文的中华文明怎么能比?换言之,没有这种悠久原生文明渊源的西方,仅仅靠所谓“共同价值观”联系起来的西方“政治文明”,面对基于自己原生文明衍生发展而形成的“文明型国家”,似乎显得更为脆弱与涣散。这在14亿中国人民追求国家统一的强大意志和凝聚力中得到了体现。
也有西方学者指出,“文明型国家”话语不同于过去流行过的粗糙的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因此它“吸引了世界上的各种非自由主义者”,并对西方左右两翼都产生了影响:对那些将自由资本主义等同于西方帝国主义的左派,包括不少马克思主义者,文明型国家看起来更像“一种立足于本土(文化)的自我主张”;而对那些将自由主义与过度自我放纵和移民问题联系在一起的右派来说,文明型国家似乎是“对抗文化堕落、坚定捍卫传统的守护者”。
北京:世界汉学家理事会成立。图源:视觉中国
2020年1月,《经济学人》在欧洲专栏刊文称20世纪是民族国家的时代,而21世纪正在目睹“文明型国家”的崛起。文章指出,欧洲已经“不得不放弃‘普世主义’,放弃其向外输出‘普世价值’的布道者角色”。
2021年,匈牙利学者盖尔盖伊·艾格迪(Gergely Egedy)发表了一篇研究“文明型国家”的论文,他表示,“我们需要认清现实,西方已别无选择,现在是时候宣称放弃‘普世价值’,全力保护我们自己独特文化传承的时候了”。
看来“文明型国家”话语的崛起已经搅乱了西方自由主义话语,某种程度上颠覆了西方长期主张的所谓“普世价值”,使西方内部“白左”和“白右”之间的“文化战争”更加复杂化。总之,我们今天完全可以比较超脱地俯视西方内部的种种纷争,并从文明型国家的视角给他们点拨一二,这算不上干涉内政,只是与他们分享一些既古老又现代的文明智慧。
结论
笔者一直主张建构全面的、透彻的、强势的中国话语。“文明型国家”叙事就是一种比较全面、比较透彻、比较强势的中国话语:其全面性体现在它对中国和世界的大势有一种较为整体的把握;其透彻性体现在它聚焦于中国模式与中国话语底层逻辑的建构,并形成一系列中国标准;其强势性体现在它能强势地回应西方话语对中国的挑战,在不少方面实现了对西方话语的“范式重构”和“降维打击”。
笔者也一直主张建构中国自己的学术话语、大众话语、国际话语体系,并在国际传播中打好这三种话语的组合拳。在学术话语层面,“文明型国家”理论认为中国的崛起不是一般国家的崛起,而是一个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与一个超大型现代国家结合起来的国家的崛起、一个不同质的国家的崛起、一种新的发展模式的崛起、一种独立政治话语的崛起,这一切都包含了许多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突破。
在大众话语层面,“文明型国家”话语初步做到“有理说得出,说了传得开”,例如,“良政还是劣政”范式高于“民主还是专制”范式,“民心”和“民意”结合超越仅仅依靠“民意”,自由与自律的平衡的价值观比绝对自由的价值观更具现代性,等等。至于在国际话语层面,整个“文明型国家”的核心概念与理论叙事都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准确的国际化表述方式。
“文明型国家”成为国际政治的一种主流话语,背后是三个基本事实。第一,中国以西方不认可的中国模式、以高度的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迅速崛起,这已经改变了世界格局,震撼了整个世界。第二,具有独特文明传统的其他非西方大国也在以前所未闻的方式崛起。第三,西方世界与西方模式陷入了空前危机,世界迅速进入后西方时代、后美国时代。
这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呼唤去西方化、去美国化、去西方话语霸权。换言之,在这个新时代,许多国家和利益群体需要新的理论、新的话语,而“文明型国家”话语部分满足或回应了这种需求。
“文明型国家”话语包括政治叙事、文化叙事、现代化模式叙事、国际制度比较叙事,等等,我们通过长期的扎扎实实的原创性研究,向世界推出了一整套经得起国际比较的中国理论、中国话语和中国标准,它们经受住了过去十来年全球发展和危机的考验。
这样的理论、话语和标准,自然引来了外部世界的关注、反思、解读、演绎、争议乃至歪曲,但精彩的是,我们提出的理论、话语和标准今天已经创造了重要的国际存在感,而且西方和外部世界已经无法回避这种存在感。
这也是笔者经常讲的观点:我们要确立中国人自己对中国、对西方、对整个外部世界的主流叙事。当然“文明型国家”理论也将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和深化。我们也务必再接再厉,力争以原创的中国理论和中国话语继续影响乃至引领这个世界,为中国和人类的进步作出中国学人的贡献!
- 原标题:“文明型国家”话语的形成及其对全球政治叙事的影响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乌克兰基辅市长:基辅遭到打击,部分建筑被击中
2022-11-16 08:04 乌克兰之殇 -
王毅当面告诉俄外长:传闻你生病住院,我当时就判断是假新闻
2022-11-16 07:50 中俄关系 -
人民日报钟声:元首外交为中美关系发展指明方向
2022-11-16 07:33 中美关系 -
美国新增感染47904例、死亡433例
2022-11-16 07:28 美国一梦 -
美方制裁伊朗部分实体,声称参与向俄提供无人机
2022-11-16 07:27 -
美共和党已在众议院获得212个席位,麦卡锡赢得议长提名
2022-11-16 07:00 美国政治 -
俄宣布制裁100名加拿大公民,包括好莱坞演员金·凯瑞
2022-11-16 06:59 俄罗斯之声 -
“就没有能替代中国的市场,如果有我们早去了”
2022-11-15 23:01 德意志 -
王毅晤拉夫罗夫:这是俄方理性和负责任的态度
2022-11-15 22:59 中俄关系 -
习近平会见西班牙首相桑切斯
2022-11-15 22:42 中国外交 -
“美国未来会有比特朗普更好选择”
2022-11-15 21:54 美国政治 -
前议员不满80%奥运会吉祥物是“中国制造”,法国官员神回复
2022-11-15 21:54 -
拉夫罗夫:又要促谈又要军援,欧盟有点“政治人格分裂”
2022-11-15 21:39 俄罗斯之声 -
乌财长:希望明年国际援助50%是赠与形式,无需偿还
2022-11-15 21:14 乌克兰之殇 -
3小时12分!中美元首这次会晤有何细节,什么信号?
2022-11-15 21:10 中美关系 -
G20峰会上,泽连斯基提议与俄方“全员换俘”
2022-11-15 20:35 乌克兰之殇 -
习近平会见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
2022-11-15 20:20 中国外交 -
习近平会见塞内加尔总统萨勒
2022-11-15 19:51 中国外交 -
“为了世界杯,停战一个月吧”
2022-11-15 19:41 -
称被关在男子牢房,跨性别网红不干了
2022-11-15 18:53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
“谈判推迟,美国又提要求”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