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观点 | Opinion more
-
四万字长文!驳斥美对华认知21条谬误
近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亚洲协会发表对华政策演讲,通过精心包装的语言渲染中国威胁,干涉中国内政,抹黑中国内外政策,试图发起对华全面遏制打压。让我们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将美国对华政策的欺骗性、虚伪性和危害性昭示于天下。[全文]
-
从中美最新交锋,能否看清对台问题分歧的本质?
如美国不能维持台湾地区与大陆分裂的现状,会即时失去日本、韩国、菲律宾乃至整个东南亚对美国的信心及依赖。更不要说,统一后的中国国力会大大加强。这一减一加的后果,是美国不能面对的现实,这才是台湾问题在目前及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在中美关系中的微妙角色。[全文]
-
现场直击:今年“香会”,中美如何过招
与以往相比,本届“香会”在代表团阵容、议题设置上与以往有何不同?现场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重点?6月11日、12日,观察者网两次连线当时正在新加坡参会的军事科学院研究员赵小卓,带来现场观察和分析。[全文]
-
美国最近为何来回修改涉台事实清单?
拜登和布林肯都说,美国不寻求改变中国政体;戴琪也说,美国不寻求改变中国的经济体制和贸易行为。斗争的目的是迫使对方改变行为,否则还斗争什么呢?[全文]
-
我们必须做足供应链被切断的预案
在对华大围剿网络正在组建加强的过程中,我们要利用好这个时间窗口,千万不要帮倒忙,促进联盟构建速度。不能只看着、喊着危机而不做行动。举个例子,假如部分供应链被切断,采购的渠道能否改变?美国供应链能够改,我们也应能改。[全文]
-
美国怕中国的一件事,我们却没有挑战它
我国在全球贸易中占比超过20%,但用人民币结算的量还不到2%,这个情况值得重视。[全文]
-
美国对付中国,想要“农村包围城市”?
从一些细节来看,美国的对华战略已经从观念转变成行动了。美国对华战略已经付诸实践,这个实践就是人财物的改变。美国似乎已经有一个丰满的理想了,但它能否应对骨感的现实,这个还有待观察。[全文]
-
美国的台海战略不管是否“模糊”,都已失效
俄乌冲突给我们上的一课是,美国极可能会带着它的盟友搞联合制裁。我方能承受这情况多久?如不能承受,又会怎样?我们有什么有力、有效的反制措施及手段?这些都需要我们提前做好预判和准备。[全文]
-
我们应如何揭开布林肯对华政策演讲的伪装?
相较其前任蓬佩奥的“新铁幕演说”,布林肯演讲时而冒出一句“狠话”,时而又补上一段“软话”,看似有所克制,没有“喊打喊杀”,实则只是披上了层层伪装,欺骗性、迷惑性、危害性更强。[全文]
-
危机为何发生在乌克兰,而不是台海?
我们可以判断,如果特朗普执政,那么中国与美国的矛盾是头号问题,但如果拜登上台,头号问题一定是欧洲和美国的矛盾。所以,危机没有发生在台海,而在此时发生在俄乌是有其道理的。[全文]
-
美国对华全面“摊牌”概率上升,如何管控烈度?
为应对拜登对中国的全面竞争攻势,中国应放弃幻想,全力防范高烈度军事对抗的最后摊牌可能性,也要在适应中美关系紧张新常态的同时主动塑造中美关系。[全文]
-
美国霸权“毒瘾”缠身,更激烈的战略竞争来了
布林肯演讲表面“柔化”,实质“刚化”,为美国的新全球主义“霸权保卫战”提供指导思想和行动路线。让美国回归正常国家并尊重和践行主权平等的国际法秩序,就像戒毒一样困难。[全文]
-
美国给中国设局,中国该如何破解?
我们不能跟着美国起舞,强调中美两种制度、两个价值观的竞争。如果讲这些东西,就落入了美国的圈套。[全文]
-
布林肯不是在眨眼,而是在掩饰掏枪的动作
布林肯当然不是为了表示美国与中国在主要问题上看法一致而发表此篇演讲的。由于美国的对华政策表述需要让其国内各集团、其海外盟友都收到清晰明确的信号,以完成立场协调和力量整合,因此不可能不包含真正重要的信息。而这个真正重要的信息不难发现,就隐藏在他故意修饰的那几个地方。[全文]
-
你的印太,我的亚太:中美地缘政治斗争的无解漩涡?
也许拜登、布林肯等应该认真读一读孟德斯鸠的《罗马盛衰原因论》,而不只是停留于《联邦党人文集》的建国神话与规范自满之中。[全文]
-
“印太经济框架”动静很大,实质很虚
“印太经济框架”并没有实际的内容,只是一个口号。这个计划拉了一些亚洲之外或与该区域经济联系不大的国家,制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的概念,试图决定游戏“规则”,同时试图假装该区域最大的经济体和贸易国中国并不重要。[全文]
-
“印太经济框架”能打乱中国崛起进程吗?
现在美国的问题在于误以为中国四十多年经济的迅猛发展是美国“善意帮助”的结果,他们对此深信不疑,并且认为可以通过他们的干预改变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全文]
-
美国对华竞争法案,昂贵、混乱且无效
美国国会正在对数百亿美元的美国对外投资实施前所未有的新限制。一旦这些限制落实,新规则可能会使监管机构不堪重负,使美国公司陷入重重障碍,并加剧与盟国的紧张关系。美国对新出现的漏洞的担心并没有错。但是,任何新的规则都应该解决一些问题,而不是制造比之前更多的问题。[全文]
-
日本的危险在于,想要重蹈澳大利亚的覆辙
澳大利亚的例子和AUKUS三边协议实际上为日本提供了很好的教训。日本的安全政策必须严格建立在对其国家利益的现实和细致的考虑上。更具体地说,日本不需要核潜艇,毕竟日本没准备好加入美国航母战斗群去对抗中国。[全文]
-
谁在领导美国走向反华战争?
在拜登政府中,两个原本彼此竞争的外交政策精英团体完成了战略上的合流,使美国的好战情绪达到新的高度。美国大资产阶级出于长期利益的考虑,已经形成了以中国为战略对手的共识,形成了对于外交政策的坚实支持。[全文]
-
-
资讯 | Information more
-
又来抹黑:中俄走近很危险,要防中方袭击关岛
-
美英日澳新又搞了个“新群”
-
美军机穿航台湾海峡,东部战区回应
-
“美国不该照搬中国‘一带一路’”
-
前特朗普顾问呼吁取消对华关税:我们是在奖励美国公民
-
美国认了:北约新“战略概念”针对的就是中国
-
“中国部分技术领先,美国要竞争得抛开繁文缛节”
-
戴琪:对华关税是一种谈判筹码,降了也对抑制通胀作用有限
-
美国全面禁止涉疆产品,美商界忧心忡忡
-
中美元首近期将通话讨论关税?外交部回应
-
“削减对华关税能让通胀降1%,有助于拜登中期选举”
-
拜登摔倒后起身回应“是否放宽对华关税”:在下决心
-
“拜登给中国送上专利大礼”
-
拜登放言:若不阻止俄罗斯深入欧洲,中国大陆就有胆收复台湾
-
沙利文称美对台政策“没有漏洞”
-
“取消对华关税是抗通胀最快办法”
-
美国驻华大使乘坐“复兴号”:令人赞叹
-
消息人士:拜登与关键内阁成员开会,倾向于取消部分对华关税
-
美跨党派国会议员团体达成一致将阻止美对华投资,外交部回应
-
美国会酝酿对华新法案,“建国250年未见”
-
-
· 中美关系 ·
100多年前,太平洋西岸是衰老的帝国,东岸是新兴的世界大国;如今,西岸是新兴经济体的最突出代表,东岸却显出衰退的迹象。100年前,太平洋上没有中国的声音;如今,无数的声音却在说:“太平洋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同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没有之一。遗憾的是,尽管维护、发展中美关系至关重要,大洋彼岸却总会传来不和谐的声音,做出不恰当的举动。
-
感受下不懂球胖子的“演技”
-
收购3年后被美推翻,昆仑万维出售社交应用:将获益32亿元
-
这些旧中国债券“值1万亿美元”,美方曾研究用于贸易战
-
康辉回应新闻联播上热搜,连“怼”(duì)美国1分钟
-
国际演讲冠军、主持领导人晚宴...女主播刘欣到底有多牛?
· 首次“直播较量” -
“一如既往欢迎国际学生学者”,耶鲁校长写了封公开信
-
CCTV6今晚播出《冰雪长津湖》
-
昨晚的新闻联播,“硬”上热搜第一
-
刷屏的中国米饭美国汉堡背后,还有一张图
-
观天下预告|陈平深度分析中美竞争共存的演变趋势
-
这周六,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将空降观天下讲坛!
-
建行推“15万与特朗普共进晚餐”?总统竞选团队吓坏了
-
今天起,特朗普夫人就是我国认证过的“好汉”了
-
果然!特朗普夫人留北京看滚滚去了
-
中美签2535亿美元大单,日网民:中国才是特朗普的重点
-
美对华龙虾出口井喷:如今增长最快的市场就是中国
-
45年后重逢!中美乒乓外交见证人再次同台对决
-
中国威胁?美民调:全球近4成民众视美为最大威胁
-
特朗普外孙女又秀中文啦, 这次唱了首《茉莉花》
-
饭桌上 特朗普连用3个great大赞彭麻麻
· 终于首次同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