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雯:美国“仁慈霸权”终结,东南亚国家会倒向中国吗?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查雯】
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特朗普在对外战略上聚焦且部分完成了三个任务:
第一,摆脱美国对乌克兰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缓和美俄关系,最终要确保美国从乌克兰危机中抽身、以及美国在乌克兰战后重建中的经济利益,代表性成果就是《美乌重建投资基金协议》的签署。
第二,重塑美国的关税政策,这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激进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还有待观察,但毫无疑问“对等关税”已经成为特朗普处理美国对外关系时最重要的筹码。
第三,美国的中东政策得到重塑。特朗普中东之行、美伊高层谈判重启、与胡塞武装签署停火协议、解除对叙利亚军事制裁等举动都说明,特朗普政府的中东政策是经济利益优先,要减少军事干预,战略收缩是基调。
虽然至今亚太地区并未成为特朗普的关注重点,但很可能只是暴风雨前的平静。未来3年,中美在亚太地区,特别是围绕东南亚国家展开的战略竞争,会达到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同时也会对地区国家的对外战略和区域秩序的走向产生深远影响。在此背景下,有两点需要明确:
首先,不能用“孤立主义”概括特朗普的对外战略。
事实上,特朗普政府从乌克兰和中东的收缩,最主要的目的是将美国的战略资源集中在亚太地区。与拜登时期鼓励北约成员国参与印太事务不同的是,特朗普政府更强调美欧分工,相关高层官员在不同场合强调过,希望欧洲国家承担更多本地区的安全责任,以使美国能集中精力应对中国在亚洲的挑战。
未来,特朗普政府将继续推动盟友提高国防开支,北约成员国防开支要提高到GDP的5%,日本国防开支要提高到3%;其宗旨依然是,利用盟友的资源办自己的事,通过盟友之间的地区分工,巩固美国作为唯一全球性霸权的特殊地位。
5月23日,日本经济再生担当相赤泽亮正(右)与美国贸易代表代表格里尔(左)在第三轮日美关税谈判之际合影。日本共同社
其次,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已为其对东南亚国家进行“极限施压”埋下了伏笔。
“90天关税暂停”造成持续的不确定性,东南亚国家从第一轮中美贸易战以及跨国企业“中国+1”策略中获益,但如今悬而未决的关税导致外国直接投资骤减,越南4月吸引外资环比下降30%,同比下降8%。
如果特朗普仍坚持通过关税实现制造业回流美国的最终目标,那么东南亚国家最终不会比中国获得更好的关税待遇,且将遭到出口和外国投资下降的双重打击。但如果特朗普退而求其次,以缩减贸易逆差为主要目标,东南亚国家不仅将被迫扩大对美进口,还会更加严格地执行原产地原则。
拜登执政后期,全面禁止中国产智能汽车的软硬件进入美国市场,特朗普未来只会收紧对中国技术的限制,这将扰乱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供应链和贸易联系。东南亚国家不仅会在安全问题上面临“选边站”压力,其在投资、贸易和技术领域的“选边站”压力也将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仁慈霸权”的终结
长期以来,东南亚国家都将美国视为“仁慈的霸权”,认为美国既没有领土扩张的野心,又具备足够的军事和经济实力维持地区秩序,还为东南亚国家提供经济援助和市场准入。有学者甚至指出,作为“自由主义霸权”,美国可以创造开放性的秩序,通过与地区国家的协商,重构霸权秩序的基本条款,从而确保霸权秩序的稳固。
然而,特朗普自第二任期以来的一系列政策举措,已经对“仁慈霸权”的基本假设构成了直接挑战。收购格陵兰岛的计划,暴露了特朗普领土扩张的野心。暂停对外援助项目90天,也给东南亚国家造成重大影响,越南多个排雷项目被迫中止,而战后爆炸物的清理曾是美越合作的优先事项之一。3月8日缅甸发生7.7级地震后,由于美国国际开发署的大规模裁员,最终特朗普政府未能及时提供援助。早在当选前,特朗普就曾宣布自己入主白宫的第一天就要废除拜登政府的“印太经济框架”。
特朗普已经充分向东南亚国家证明,美国不再是“协商型霸权”,单边胁迫取代制度协商,将成为美国重塑地区秩序的主要手段。正如新加坡国务资政李显龙所言:“美国已经不再愿意为全球秩序背书,这使得国际环境变得更加混乱和不可预测”。
“特朗普效应”将持续分化东南亚国家
接下来的问题是,东南亚国家将在对外战略上做出何种选择?
近年来,“对冲”一直是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一个热门概念,而且被广泛应用于东南亚国家的对外战略研究中。东南亚国家在中美之间两面下注,东亚也形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的二元格局。
但学界的一个共识是,只有不存在大国全面竞争的情况下,对冲战略才成为可能。相反,在强对抗体系下,东南亚国家的战略空间会遭到挤压,对冲战略会变得难以为继。在现实层面,东南亚国家的对冲战略已出现差异化演变的趋势,在特朗普第二任期,这种趋势会更加明显。主要原因有两个:
从体系层面讲,不同东南亚国家面临的“特朗普冲击”有明显差异。 “对等关税”就是一个直观体现,大体可以分三档:第一档,柬埔寨(49%)、越南(46%)、老挝(48%)、缅甸(44%);第二档,泰国(36%)、印尼(32%)、马来西亚(24%)、文莱(24%);第三档,菲律宾(17%)、新加坡(10%)。一旦施行,菲律宾和新加坡反而会成为普遍关税的受益者,这也将造成东盟内部的分化,直接影响东盟的集体行动能力。
从国内政治的层面讲,对冲国家在抵御体系压力方面的能力有所不同。从以往经验来看,决策者执政地位稳固的国家,可以更好地避免对外战略的政治化倾向,从而延续对冲战略。比如,新加坡就保持了高强度的对冲,与中国和美国都开展了高水平的经济和安全合作。而另一些东南亚国家的对冲战略,在国内政治的冲击下,已经向制衡或依附演变。
不仅是对冲战略本身的演变,“特朗普冲击”还会在东南亚国家的国内政治中产生不同的“回响”。在今年的新加坡大选中,人民行动党在第四代领导人的领导下获得65.57%的选票,得票率甚至超过2020年大选的61.24%。在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下,人民行动党顺利完成新老交接,形成了 “外部环境越乱、人民行动党越稳”的现象。
与此同时,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选举也受到“特朗普效应”的影响,但影响机制和新加坡所有不同——反特朗普情绪助力加拿大自由党和澳大利亚工党逆风翻盘。类似效应是否也会在东南亚国家出现?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想替代中美,马克龙开启东南亚之行
2025-05-26 09:28 法国见闻 -
美议员:拉美嘴上说美国是首选伙伴,转头就跟中国签协议
2025-05-26 09:18 中国-拉美 -
时隔5年,中越国际联运旅客列车抵达河内
2025-05-26 09:05 -
消除“买外国媳妇”错误思想,中国驻孟加拉国使馆发布提醒
2025-05-26 08:21 -
她主动联系谈这事,特朗普“准了”
2025-05-26 08:18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拉美中断与中国贸易?这是灾难”
2025-05-26 08:12 -
强强联手、刷新观测极限!中国天眼再传好消息
2025-05-26 07:39 -
美国教育界人士:受到调查威胁的不止哈佛
2025-05-26 07:03 美国一梦 -
以军计划两个月内控制加沙75%地区
2025-05-26 06:44 巴以恩仇录 -
朝鲜军需工业副部长李亨先被拘留
2025-05-26 06:40 朝鲜现状 -
“你把美国当盟友,特朗普拿你当对头”
2025-05-25 22:49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我驻澳大使:不能港口亏损时就租出去,盈利了就要收回
2025-05-25 21:26 -
孙正义又有新点子:美日搞联合主权财富基金
2025-05-25 20:28 日本 -
哈佛医学院太平间前主管承认盗卖人体遗骸,校方:不知情
2025-05-25 20:25 美国一梦 -
印尼总统:中国始终致力于反帝反殖,向中国致敬
2025-05-25 18:46 中国外交 -
哈佛荣誉校长竟称:这是给中国的“大礼”
2025-05-25 16:28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加沙医生前线救死扶伤,家中十个孩子九个被以军炸死
2025-05-25 15:18 巴以恩仇录 -
敏感海域,日巡逻艇突然发射实弹,打完才想起没警示
2025-05-25 15:08 日本 -
日美关税协议,快了?
2025-05-25 13:22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印度一男子因性侵马匹被捕
2025-05-25 11:18
相关推荐 -
她主动联系谈这事,特朗普“准了” 评论 70“你把美国当盟友,特朗普拿你当对头” 评论 50印尼总统:中国始终致力于反帝反殖,向中国致敬 评论 187哈佛荣誉校长竟称:这是给中国的“大礼” 评论 212公募改革“触及灵魂”,中国正破解金融的世界性难题 评论 118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