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约越受欢迎,欧洲就越不安全
欧洲的安全困境在于:北约越受欢迎,欧洲就越不安全。所有的军事联盟都像蚂蝗吸血一样依附“威胁”而活,北约希望通过扩张保持活力,但是它的扩张把欧洲逼到了核威胁的门槛边。[全文]
-
所谓“美国领导的自由国际秩序”是子虚乌有,世界之美在于丰富多样
“自由国际秩序”不能解释为何印度这样的民主国家越来越专制;不能解释为何上合组织正在发展壮大;不能解释为何特朗普煽动暴民占领国会山;不能解释为何中国能在保有自己的社会制度的同时与世界其他地区紧密相连。中美的真正竞争,是在其他地方赢得民心。[全文]
-
中国可以发挥独特影响力,防止欧洲发生核冲突
北京现在最不想要的就是与欧洲各国关系恶化。在美国加紧与中国的竞争时,欧洲并非始终站在美国一边,这很重要。普京已经承认,北京对俄乌战争有“疑问和担忧”。如果他使用核武器,北京的反应将远远超出疑问和担忧。[全文]
-
台湾问题是中美确保相互共存而不是相互摧毁的底线
华盛顿需要思考两个问题。首先,如果台湾可能将美国卷入一场与其实力相当的对手的战争,它还会是美国的正资产吗?其次,如果美国为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战而不想在乌克兰战争中与俄罗斯对抗,那它为何要冒险与中国对抗?如果中美在台海直接冲突,美国可能会吃败仗。 [全文]
-
中俄联合军演不等于军事同盟,更不是“帮他们打得更好”
很多人,尤其是西方人,过度解读了此次联合军演和中俄关系。中俄常态化联合军演不等同于“进攻性的联盟”,不针对第三国。在台湾问题上,台海局势的变化完全由佩洛西引起,此事属中国内政。在俄乌问题上,中方将尽力与俄乌对话,欧洲走向和平也符合中国的利益。[全文]
-
中美军方对话“三取消”之后,“新常态”将是什么?
之所以选择这三项作为制裁内容,是为了强调中方的反制决心。“三取消”的影响主要在于政治层面,就“三取消”所传达的信号而言,这三项措施以前所未有的制裁力度向美方表达了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坚决态度:对于中国来说,台湾问题是核心中的核心,中国为此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全文]
-
中印能在印度洋共存吗?
为了维护中国在印度洋不断增长的利益,中国人民解放军必须保持甚至加强其在印度洋的存在。因此,中国和印度的海军舰艇势必会更频繁地在海上相遇。中国航母打击群出现在印度洋只是时间问题。届时印度将如何应对?或者,设想最坏的情况,中印会在印度洋上发生冲突吗?[全文]
-
中方的反制表明:可以为了台湾将其他一切置之度外
对于中国来说,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已被掏空。很难说终局在哪里,但有两件事是确定无疑的:台湾不可能搬走;时间在大陆这边。[全文]
-
被称为“脑死亡”的北约,因为乌克兰危机复活了?
在音乐会上,当观众听到歌手唱到最高音时,他们知道这首歌可能已临近尾声。北约的未来亦大抵如此……[全文]
-
中国统一决心不变,美国“模糊”或“清晰”都行不通
拜登对于有关台湾防务问题的一再“失言”并不是一些人认为的闹着玩的。尽管拜登在东京“失言”后重申美国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但他在九个月内的三次明显“失言”,似乎预示着美国正在从几十年来对台政策的“战略模糊”转变为“战略清晰”。[全文]
-
印度不能继续用边境冲突来界定两国关系的走向
中印关系要向前发展,最重要的是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如果印度政府想用边境问题来束缚甚至绑架中印关系的未来,这无疑回到了拉吉夫·甘地80年代末访华之前的中印关系的状态。[全文]
-
北约和俄罗斯如何避免核大战?有这“三步”可走
乌克兰战争源于北约忽视了俄罗斯对其扩张的反复警告。如果北约继续忽视俄罗斯可能使用核武器的警告,那么一场连冷战期间都未曾发生的核战争,将会见证人类的无限愚蠢。[全文]
-
乌克兰战争将加速地缘政治自西向东转移
讽刺的是,北约越受欢迎,欧洲越不安全……如果北约最担心的莫过于俄罗斯使用战术核武器发动进攻,为什么要不断挑衅,去戳普京的眼睛呢?欧洲只有一如既往同俄罗斯合作,才有可能安全。[全文]
-
是时候要求美国、北约和俄罗斯“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了
最关心美国核政策的是美国的盟友,他们担心失去美国核保护伞后本国的安全。但基辛格常说:“大国不会为了他们的盟友而自杀”。[全文]
-
澳大利亚没有资格给中国划“红线”
我不相信澳大利亚政府有何能耐,可以为中国与所罗门群岛的合作划出“红线”。中国没有在所罗门群岛建立军事基地的意图。我们是两个主权国家,当然完全有权进行任何我们想要的合作。这与澳大利亚毫无关系。[全文]
-
“中国对印度的担忧是什么?”“你们想多了”
中国关切印度的担忧,但印度的担忧有时是无道理的,比如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密切关系。如果我提出印度与俄罗斯的密切关系,印度会怎么说?[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