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中情局”在华频繁搞事情,中国不会默默接受
中国一直以来都是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渗透和颠覆的重点目标之一。具体来说在“涉疆”“ 涉港”“ 涉藏”问题背后都能看到NED的资助。根据2020年其官网公开数据显示,这一年当中,它向中国相关的69个项目提供了1000多万美元。[全文]
-
佩洛西窜访台湾前阳性,巧合还是天意?
在双方实力不对等的情况下,美国对于中美关系形成了一种错误认知,认为中国负责管理,美国就可以为所欲为还能谋求非对称优势,但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已经有了一整套从小到大的工具来应对。不论是巧合还是“新冠遁”,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试探了。[全文]
-
乌克兰幻灭时刻,“演员”该谢幕了
拜登的表态意味着乌克兰等待的北约援兵,彻底对乌克兰关上了大门。尽管泽连斯基偶尔还有一些表演性质的表达,但实际上他也知道这是幻灭时刻,终究所有的演员都到了该谢幕的时刻。这个世界已经多灾多难,应该是想怎样以负责任的态度去促进和平,不要再给世界火上浇油。[全文]
-
“谎言帝国”几乎裸奔,但渗透依然无处不在
身处当今世界,所有真心爱好和平与稳定、追求安全与繁荣的人,都必须警惕撒谎成性又陷入深度焦虑的美国,这个谎言帝国正在给世界带来日趋严重的损失。当然历史的经验在不断证明一个简单的道理,任何谎言帝国,最终都将被自己的谎言所埋葬[全文]
-
“弃子”逆袭为政治符号,搭台的西方将引火烧身
对西方民众来说,他们不过是在坚持西方政府教导的“真理”,是“没有错的”,但其实这种“真理”本质上是西方国家对外战略的包装,而非实质,在操作上不具备实现的可能性;到时真正陷入困境并被民众的愤怒反噬,应该就是华盛顿和伦敦的某些人了。[全文]
-
中美“激烈”讨论7小时,沙利文又被上了一课
“你的作业做完了吗?”“布置给你的作业搞懂了没有?”此次杨洁篪同沙利文的会晤,就像一个差生面对一个严厉的老师。这和安克雷奇会议其实是一模一样的。但问题在于美方是如何定义“成功”,只要他们想说这是“成功”的会议,那这次会议就是“成功”的。[全文]
-
“裱糊匠”总统发布工作计划,能把美国修好吗?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拜登像一位裱糊匠,也可以说他站在一个关键性的历史时刻,要么带领美国重振雄风,要么错失这一宝贵时刻。他是否能够帮助今天的美国有效地战胜挑战,实现美国的重新伟大,大家可以拭目以待。[全文]
-
乌克兰问题的是非曲直与俄罗斯的绝地反击
西方国家在北约东扩上做出的错误决定终究招致了“虽迟但到”的绝地反击,而看似强势的西方精英都不约而同地在精致到极端的利己主义的驱动下,整齐划一地进入“白莲花”模式,甚至还真的从这种纯属胡搅蛮缠的情绪化行动中寻求到某种心理上的安慰。[全文]
-
对俄乌局势,美国为啥拿出一份质量这么差的情报?
当初这事儿闹得很大,但慢慢过去了。其实其中一些内容和细节的披露,从一个侧面可以帮助大家去认识和理解,我们一直认为非常高大上的美国国家情报能力和这些情报机构运作的一些特点。[全文]
-
70亿美元,美国这是明抢啊!
这是美国劫掠史上的新一步,有可能会成为一大步。为什么?因为美国金融系统核心游戏规则之一,就是政府的信用和声誉是否继续可靠。如果你美国是一个可以随意剥夺他国央行持有资产的国家,那你是不值得全世界信任的。[全文]
-
中俄关系没有终点站,只有加油站
美国现在的问题是对中俄恶意太重,这种恶意带来的结果,是对中俄有一系列误判,采取非理性举措。中俄关系在冷战以后30年,发展到这样一个高度,是冷战后国际体系力量变迁的产物,也是美西方在外部推动和挤压所带来的结果,更是中俄发展机制向内生动力和内生利益驱动型的转型。[全文]
-
美西方搞不成颜色革命,就说是纯“宫斗剧”?
迄今为止,最明显的目标指向是被抓捕的前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马西莫夫,因为颜色革命没有成功,没能成功地在哈萨克斯坦上演一幕西方国家心目中完美的民主夺权闹剧。西方开始在舆论和媒体上尝试把哈萨克斯坦问题说成是一幕纯“宫斗剧”。[全文]
-
美国调查“国会山事件”就像防疫,充斥着内耗和政治精算
在国会山事件一周年后,美国国内政治在朝着意想不到的方向前行,撕裂、不信任、激烈的互动、将个体和党派的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之前有人说,2016年选出了一个非常规格的“懂王”,所以2017年到2020年间,美国国内政治其实处于非常状态,而不是正常状态。[全文]
-
立法会选举 ,英国人跑来教香港人“搞民主”?
罗杰斯是一种标准的政治投机分子,把过上美好生活的基础,建立在扰乱其他国家民众的生活,让其他国家民众陷于名为西方式民主的灾难之中,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本钱。[全文]
-
美国又接连制裁中企,不先替美资算算帐?
今天的世界,不让美国资本投资中国企业——即使你有本事拉全球资本,无论从中长期还是短期来看,亏的还是资本。因为除了中国以外,没有好的选项,这就是中国的比较优势。你可以自欺欺人,但凡听了这种话的资本,到最后就是血本无归。[全文]
-
安倍对台湾问题大放厥词,背后是右翼战犯基因蠢蠢欲动
安倍晋三之流还非常希望能够由日本用极小的代价促成中美的正面迎头相撞,最好一场大战后,中美两家,一死一伤,而伤的则躺在日本操刀的手术台上,予取予求,昔日的“日本帝国”与“共荣圈”的梦想,可以用这种戏剧性的方式低成本复生。[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