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观点 | Opinion more
-
当我问“战败可能性有多大”,俄罗斯人这样答……
我的理解是,他们也许是回避这个话题,也许是真的没想过失败,且大概率是后者。[全文]
-
普京为何如此看重瓦格纳集团?
瓦格纳集团毕竟是私军,在法律上游走于灰色地带。有意思的是,俄罗斯为何将重要方向交给瓦格纳集团?[全文]
-
“现在进行的这场战争,不会瓦解世界秩序”
当北京当局发起对台行动时,俄罗斯将如何表现?这是一个开放式问题。我认为,俄罗斯的反应将和中国对特别军事行动的反应一样务实。因为中国目前给予我们的所有政治和外交支持,是用俄罗斯给中国在石油和天然气上给的优惠,以及给中国公司开辟俄罗斯市场的机会换来的。[全文]
-
进攻?休战?还是结束?俄乌之间的极限拉扯
俄罗斯明年的战略是迫使乌克兰和西方接受在目前的战线停战,乌克兰和西方的战略是迫使俄罗斯离开所有的公投入俄领土。从这个角度来看,俄乌局势在未来一年内极有可能走向朝鲜战争后期的“僵持模式”。[全文]
-
仗打到这个时候,俄罗斯看清这场冲突中的三个层次了吗?
目前,对俄罗斯的地位评估出现了根本性分岔。首先,在世界等级制度中的降级是否意味着国家面临生存威胁?第二,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是否会导致俄罗斯转向到另一个“层级”?更确切地说,这个“层级”是高了还是低了?[全文]
-
俄罗斯打“全球第一场多极战争”,不仅仅是为自己
俄罗斯正与美国单极主导的世界体系开战,不仅仅是捍卫俄罗斯作为多极世界其中一极的独立地位,还包括如中国、印度、伊斯兰世界、拉美、非洲等其他极的地位。在乌克兰发生的冲突,是世界上第一场多极战争,因为西方不惜一切代价也要维系与拯救其霸权。[全文]
-
俄乌新一轮战斗将极其残酷
“美国将与俄罗斯战斗到底,直至最后一个乌克兰人。”这就是代理人战争——通过牺牲乌克兰,把俄罗斯打成“残废”。但我的直觉是,除非美国亲自下场,否则俄罗斯最终还是能在代理人战争中取胜。[全文]
-
德国精英层的“恋俄情结”
他们明白,普京不会独自做出决定并付诸行动的。如果没有俄罗斯精英们的共识,俄罗斯就不可能进攻乌克兰。然而,德国政治家们仍然经常把“普京”和“俄罗斯”划清界限,而且不只是出于外交政策的考虑。他们已经习惯这么做了,选民也希望他们这么做。[全文]
-
当“反俄”已无利可图,还会有多少国家追随美国?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西方媒体纷纷停止发布“反对俄罗斯的国家”的此类统计数据。由于需要以某种方式解释支持俄罗斯的国家增加这一现象,西方媒体最近甚至罕见地出现了“反思”现象:他们声称,西方国家将不得不承认,西方没有实力和能力迫使其他国家投票反对莫斯科或加入制裁。[全文]
-
我在俄罗斯,目睹了这不寻常的一年
无论战争以何种形式结束,几乎所有俄罗斯人都认为,本国与西方的关系已经永远的改变了,世界体系也不会恢复到从前。[全文]
-
现在俄罗斯外交政策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俄罗斯的外交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也不是毫无希望,只是没有回头路了。或者说,理论上有一条投降之路,但即便如此也不会回到2月20日或2013年。这是一条通往国家灾难、混乱和无条件丧失主权的道路。如果想避免这种情况,总体方针是向前走。解决乌克兰问题是俄罗斯走向成功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全文]
-
俄罗斯外交政策应集中到这条南北垂直线上
看看中美在这些国家设立的大使馆多么宏伟,在那里工作的外交官有多少。中国人把语言学作为一种外交政策工具,他们不说空话。[全文]
-
俄罗斯能组建起“影子船队”吗?
购买即将退役的旧船来组建“影子”船队,如果一艘油轮正式退役,它就不用受到国际海事组织监管措施的约束,也不需要配备例如通过卫星追踪船只动向的应答器。但另一方面,老旧船只发生事故的风险高,其保险也是个问题,因为它们的法律地位不是很明确。[全文]
-
美西方祭出限价令,俄石油能否凭这三招突围?
石油运到船上后,没有经过严格的化学分析检测,谁都不知道它是哪里来的。[全文]
-
专访留在乌克兰的中国人:“战争第一个杀死的就是真相”
俄乌陷入实际战争状态已有超过半年之久,双方军事行动仍然未见胜负端倪;随着12月临近,东欧大部分地区进入寒冷的冬季雪风之中。观察者网专访身在乌克兰中部地区的中国公民李博,通过他的现实生活,描述在战争地区挣扎于炮火之外的平民命运。[全文]
-
俄罗斯真敢打西方卫星吗?
在可预见的将来,各国都只能像中国60年代打U-2一样,只具备有选择地打零星目标的能力,不具备组织大规模的反卫星作战的条件。考虑到俄罗斯在乌克兰战争期间显露的各种窘况,不管从国防经济角度还是从军事技术角度,俄罗斯的实际反卫星能力是有限的。[全文]
-
俄罗斯一直试图成为西方的一部分,但现在我们别无选择…
几个世纪以来,俄罗斯一直试图成为西方的一部分。尽管如此,俄罗斯别无选择,必须从根本上重新评估其外交政策及安全优先事项。 [全文]
-
美国政治进入“勃列日涅夫时代”
在美国,已经有人开始对关于乌克兰问题的社会舆论提出质疑。这不是美国的立场发生根本变化,而是逐渐失去热情。出于各种原因,共和党人对战争的兴趣明显低于民主党人。但共和党内部对该问题的立场是分裂的:有支持孤立主义的,有支持俄罗斯的,有支持乌克兰的,也有军工委员会的说客。[全文]
-
普京“左右开弓”,是为哪般?
普京还指出世界正站在一个历史关口,拒绝接受新自由主义世界秩序的核心地位,提议不要与之对抗,而是承认世界所有文明都有权按照自己的规则生活。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下,俄罗斯的对乌特别军事行动看起来更多是一个插曲,就算取得成功,似乎也“微不足道”。[全文]
-
曾经那么强大的苏联工业,怎么沦落到如今地步?
除了有限的军工科技,苏联留给俄罗斯一堆不太好经营的项目。有点像别人的爹留给自己的孩子几套房,他可以出租出去产生现金流,你爹留给你一辆维护费用极高的车,这车还卖不掉,你最后唯一的选择就是把车丢在那里让它自生自灭。[全文]
-
-
资讯 | Information more
-
普京签令取消部分出口商强制结汇
-
普京曾承诺不杀泽连斯基?克宫回应
-
泽连斯基承认顿涅茨克地区情况很艰难
-
替换西方设备,“近7成俄企选择‘中国制造’”
-
纽约被曝从印度“曲线进口”俄石油产品
-
“马克龙和普京通话,是应泽连斯基要求”
-
朔尔茨:泽连斯基同意,不用西方武器攻击俄领土
-
“加拿大的行为堪比第三帝国试图摧毁‘非德国精神’”
-
历史首次!美国将没收的俄寡头财产援助乌克兰
-
俄“瓦格纳”创始人喊话泽连斯基:战到底,不要撤
-
欧美对俄油产品施加最新限价,佩斯科夫:将反制
-
拉夫罗夫:俄中关系高于传统军事联盟质量
-
“多亏西方2014年就制裁我们,不然...”
-
白宫:不反对
-
拜登提议乌克兰给俄“20%土地换和平”?白宫否认
-
“若盟友援乌远程导弹,我们保证不打击俄领土”
-
普京:80年后再遭德坦克威胁,俄回应力度将远超坦克
-
罕见!拉脱维亚冲得比美国还猛
-
俄外长:沙利文这话太可怕,想把所有人变成美国人
-
俄大使困惑:布林肯就不能直接给我们外长打电话?
-
-
· 俄罗斯之声 ·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从那以后,国人对俄罗斯的感情复杂起来,如俄罗斯套娃一般层层叠叠:沙俄入侵的旧账,对北伐的扶助,中东路的教训,二战及抗美援朝的并肩作战,156工程和苏联专家的印记,中苏交恶的龃龉,红色巨人倒下的惆怅,现在又同受西方的挤压……如今,我们已几乎听不到“达瓦里希”,曾震撼全球的北极熊则担心着自己的“列巴”。北方的邻居,你还好吗?
-
英国训练的乌军,首战20分钟即投降
-
“让不友好国家提问”
-
乌克兰球员球迷当场报警…
-
“岸田文雄是美国的仆人,他访美回国后该切腹谢罪”
-
俄军向基辅发射无人机,机身上写着“新年快乐”…
-
“2023也不轻松,敌人摧毁俄罗斯的意图不会得逞”
-
“这是中国世界冠军樊振东的球拍,听说它很好用”
-
梅德韦杰夫“预测”2023:欧盟解体、美国内战、马斯克当总统…
-
10年来最大漏油事故,“这回美媒不吭声了?”
-
特朗普怒批:愚蠢、完全一边倒的交易
-
“欧洲有80种性别!”拉夫罗夫在瑞典厕所门口愣住了…
-
他穿着印有俄国旗的球鞋上场,国际足联:不处罚
-
“假朔尔茨”一句话,普京乐了
-
弗兰格尔岛成美国的了?俄议员回怼:把阿拉斯加还我们
-
“海豚音王子”涉嫌向俄官员喷射有毒气体,被刑事立案
-
立外长:没有理由不给乌克兰武器,但我们就算了…
-
笑嘻嘻地接过“世界上受到制裁最多的人”荣誉证书…
-
美经济学家称“北溪”事件是美国干的,主持人紧急打断
-
“普京没必要干,但拜登就……”
-
一个乌龙,俄美选手直接当众开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