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德烈·科尔图诺夫、赵华胜:中俄合作自有基础与动力,“逆向尼克松”策略不会奏效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安德烈·科尔图诺夫、赵华胜, 翻译/鲸生】
中国国家领导人于2025年5月7日访问莫斯科,参加纪念二战(欧洲战场)结束80周年的胜利日阅兵。除了出席这场高规格活动外,两国领导人还将围绕广泛议题开展深入磋商,涵盖双边关系的各个层面及当前国际形势的最新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这将是中国国家领导人自2023年3月访俄后,再度访问莫斯科。半年前,中国国家领导人曾赴俄罗斯喀山参加2024年金砖国家峰会,但那是一场多边会议而非双边元首会晤。
5月9日胜利日仍是俄罗斯的重要公共节日,既缅怀苏联的战争功绩,也展示了整个国家的军事实力与政治团结。这个纪念日向来具有外交政策意义。早年的庆祝活动经常有众多西方领导人出席,但2022年后的局面已经不同。
就2025年的纪念活动,俄罗斯已向斯洛伐克总理罗伯特·菲佐、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巴勒斯坦权力机构领导人阿巴斯和巴西总统卢拉发出邀请。然而,中国国家领导人的出席对东道主具有特殊意义。普京称他为“最重要的尊贵客人”。而中国国家领导人已邀请普京于9月初访问北京,参加纪念二战(中国战场)结束80周年纪念活动——该纪念日以日本投降为标志。
当地时间4月29日晚,俄罗斯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活动的首次彩排在莫斯科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在红场参加彩排,受到中国留学生和当地民众热烈欢迎。
中国国家领导人的国事访问及出席胜利日红场阅兵式,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下本身便具有重大政治意义,不仅象征着中俄关系的稳定性,更体现着双边关系的深化发展。
双边关系
某些西方舆论长期热衷于对中俄关系作出悲观预测:他们渲染中俄之间存在着矛盾,将俄罗斯描述为中国的“附庸”,试图离间两国关系。如果说这种努力在拜登执政时期主要停留在意识形态层面,那么在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已经反映在了美国的政策中——无论是国务卿鲁比奥还是总统特朗普,均公开表达过疏离中俄关系的构想。
在此背景下,出现了所谓“尼克松2.0”的概念,意图复兴尼克松式的三角模式但反向操作,试图拉拢俄罗斯站在美国一边,共同针对中国。事实上,我们无需严肃对待这种论调,因为任何了解中俄关系的理性头脑都十分清楚,在当前条件下这种模式既不会奏效,也不可能被复制。
且不说时移世易,今天的现实环境也与尼克松时代大为不同。当年的大三角模式之所以能形成,是因为苏联同时构成了中国和美国的最严峻安全挑战,而中国不再从中苏关系中获得直接的利益纠葛。因此,在冷战背景下,中国能够与美国实现战略联合,对抗双方共同的对手苏联。
今天的局势完全不同:中国并非俄美共同的对手;何况中国与俄罗斯在安全、经济、能源等诸多领域存在重大共同利益。中俄关系相比俄美关系更加良好、密切、稳固。当然,这既不意味着两国合作是反美性质的,也不代表中俄不能分别同美国发展关系。
尽管如此,认为中俄关系当前不存在挑战也是不明智的。以经济合作为例——这至少是本世纪初以来两国关系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多年来的双边经贸合作快速发展,保持上升势头。但贸易受两国国际国内多重因素影响,出现起伏快慢实属正常。最重要的是,双方对经济合作保持长期需求,且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巨大。目前仍有广阔的深化合作空间,诸多领域尚待充分开发。有必要大力发展新的重大项目,特别是在能源开发与北极开发、交通运输、造船业、基础设施建设、远东及西伯利亚开发等领域。
在经历了2022年(29.3%)和2023年(26.3%)的超高速增长后,许多俄罗斯分析人士曾预测中俄贸易额到2030年可达3000亿甚至3500亿美元的水平。其中,乐观者预期俄罗斯不久将赶超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比如美国,或至少达到韩国、日本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俄罗斯对华出口相比2023年基本持平,全部的贸易增长都来自俄罗斯自中国进口的微增(近4%),双边贸易增速(1.8%)显著放缓。2025年第一季度公开数据显示,双边贸易额同比出现明显下降(6.6%),俄对华出口(6.7%)和自中国进口(6.3%)的降幅基本持平。双方能否维持2024年双边贸易额水平(2448亿美元)尚不明朗,改善贸易关系将成为中俄两国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
中俄近10年进出口贸易额 图源:见图例
经过两年的激增,俄罗斯部分消费市场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已趋于饱和。最典型的例证是汽车市场:2025年俄罗斯已失去中国车企最大出口市场的地位,被墨西哥和阿联酋超越。由于缺乏明显的本地化生产战略,中国品牌在俄罗斯面临日益严峻的售后与维修挑战。有传言称部分日韩车企可能考虑近期重返俄罗斯,也加剧了市场对中国汽车品牌需求的降温。类似的市场饱和迹象同样出现在中国对俄出口的纺织品、家具、消费电子等领域,过去几年来的中国对俄出口增速已近乎不可能维持。
另一方面,俄罗斯对华出口仍严重依赖碳氢化合物(主要是原油),尽管为实现多元化付出了许多努力,其目前仍占俄对华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三。能源出口的具体构成可能逐年变化——例如,2024年出现了从煤炭向液化天然气的整体转向。然而,考虑到中国持续推进的能源转型,其未来进口碳氢化合物的总量恐难以实现指数级增长。
俄罗斯还对华出口了大量金属矿石及金属制品(尤其是铝,约占出口总量7%),其余品类的占比则不足两成。这种出口结构导致俄罗斯对华出口的货币价值极易受到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当前出口额的下降或部分源于国际油价暴跌——2025年4月初的俄罗斯乌拉尔原油价格已跌破50美元/桶。
俄罗斯乌拉尔原油价格近年来走势图,单位:美元/桶 图自:彭博社
这种中俄经贸模式能否改变?除常规的多元化努力外,有三个转型方向前景广阔:第一,从基础贸易转向基于联合技术生产链的深度产业合作;第二,提高服务贸易(信息、金融、教育、医疗、运输、旅游、建筑等)的占比;第三,更积极引入中小型企业。相比北京而言,这更多是莫斯科面临的紧迫问题:中小企业贡献了中国60%的GDP,而在俄罗斯这个比例不超过20%。
展望中俄经济合作的长期前景,必须考虑到第四次工业革命对全球经贸格局的深远影响。未来,先进机器人与人工智能(AI)技术的应用可能会降低对廉价劳动力的依赖,鼓励发达国家追求制造业回流;本地化生产(3D打印)或将减少对特定进口商品的需求;物联网技术将改变传统物流方式,通过数据的实时追踪来优化供应链,准时化生产模式将获得新动能。中俄两国在数据本地化、数字税收、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将面临多重挑战;协调数字贸易规则、应对网络安全风险将成为推进双边经济合作的关键所在。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
“形势变了,加拿大过去那么对中国,太蠢”
2025-05-07 11:51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外交部:呼吁印巴以和平稳定大局为重
2025-05-07 11:29 印巴冲突 -
绕开美国中间商,“找商品,直接和中国谈”
2025-05-07 11:02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巴基斯坦: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2025-05-07 10:53 印巴冲突 -
商务部回应对印度氯氰菊酯实施反倾销措施
2025-05-07 10:34 -
巴方:印度已“越过界限”,当然会进行报复
2025-05-07 10:13 印巴冲突 -
欧洲最后一家关键抗生素原料商@欧盟:让你不打钱,我们去中国了…
2025-05-07 09:10 -
黄仁勋:错失中国市场,损失巨大
2025-05-07 08:58 -
“加拿大永远不卖”“永远别说永远”
2025-05-07 08:50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印巴交火,特朗普:很遗憾
2025-05-07 08:44 印巴冲突 -
特朗普拒不付钱,加州又扯中国
2025-05-07 08:15 美国一梦 -
特朗普:将停止轰炸胡塞武装
2025-05-07 07:01 特朗普 -
印向巴发射导弹,巴击落印战机
2025-05-07 06:56 印巴冲突 -
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2025-05-07 06:45 中美关系 -
苏丹宣布:与阿联酋断交
2025-05-06 23:31 非洲之窗 -
“很明显,几乎所有美国出口都受到了打击”
2025-05-06 23:07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2025-05-06 22:52 乌克兰之殇 -
第二轮投票通过,默茨正式当选
2025-05-06 22:27 -
涉1000亿欧元美国商品,欧盟考虑:谈不成就动手
2025-05-06 21:28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相关推荐 -
巴基斯坦: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756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评论 403“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评论 74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129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57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