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下身段去沙特,拜登为何非扯上中俄?
最后更新: 2022-07-18 07:38:30沙特送拜登,伊朗迎普京
拜登于13日开启对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沙特的访问。就在拜登飞往中东之际,克里姆林宫宣布,俄罗斯总统普京将于19日前往伊朗首都德黑兰,与伊朗总统莱希、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举行三国峰会。
沙特送走拜登,伊朗迎来普京。接下来,一场国际大戏正在中东上演。
孙德刚认为,普京此举就是要稀释拜登访问中东的成果,也向国际社会展示:俄罗斯、美国和其他国家都是中东地区的重要玩家,中东不再是美国一家独大,美国主导中东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三国峰会也发出重要的信号,中东不是美国的中东,而是一个多极化的中东;俄罗斯尽管在乌克兰遇到挫折,但仍然是政治大国;中东大部分国家,包括海湾的美国盟友,不会在俄罗斯和美国之间选边站队。
刘中民说,拜登此次“中东行”给中东带来的绝对不是好处,而是破坏了近两年来中东国家之间刚刚缓和的关系。
普京和埃尔多安 图源:澎湃影像
不放弃对伊朗使用武力,说给谁听?
当地时间7月12日,拜登接受了以色列第12频道的采访。当被问及是否会对伊朗使用武力时,拜登史无前例地表态,“美国不排除将使用武力,如果这是最后的手段,是的”。
这样的狠话,让外界深感意外。
伊朗方面同样做出强硬回应。伊朗武装部队发言人阿博法兹·谢卡尔希(Abolfazl Shekarchi)说,美国和以色列应该很清楚使用“武力对付伊朗”这个词的代价。
“拜登威胁伊朗时一定是昏昏欲睡的。注意你士兵的裤子——他们可能会在波斯湾淋湿!”谢卡尔希回击道。
刘中民表示,拜登是顺着记者提问做出的这个表态,这个细节上说明他本身缺乏信心,在不经意之间做出这样一个表态,不是真正的战略意图。这么说恐怕也吓不到伊朗,外界也大可不必对这个表态太认真。当年美国在中东力量如日中天的时候,都排除了对伊朗使用武力的选项,现在美国在中东正处于一种“拢不住朋友,镇不住敌人”的尴尬局面,武力更加不会是优先选项。
路透社报道截图
拜登上台后一直想重返伊核协议,通过多边机制约束伊朗,阻止伊朗核武器化。但双方经过很多轮间接谈判没有取得成功。
2015年7月,伊朗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达成伊核协议。2018年5月,美国政府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随后重启并新增一系列对伊制裁。2019年5月以来,伊朗逐步中止履行伊核协议部分条款,但承诺所采取措施“可逆”。
伊核协议相关方2021年4月开始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谈判,讨论美伊两国恢复履约问题,美国间接参与谈判。今年3月11日,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宣布,谈判由于“外部因素”暂停。6月28日至29日,在欧盟协调下,伊朗和美国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间接谈判,未取得明显进展。
孙德刚说,谈判无实质性进展的症结在于,美国不想把伊斯兰革命卫队从恐怖主义名单中删除;也不愿意答应伊朗的要求,即美国承诺永远不再退出伊核协议;也不愿意取消对伊朗的所有制裁,只同意取消跟伊核问题有关的制裁。
所以,孙德刚认为,拜登一方面想重返伊核协议约束伊朗,另一方面又不愿意满足伊朗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他想以压促变,以武力威胁的方式来迫使伊朗就范。但是,“伊朗不会作出政治性让步,美国和伊朗都没有做好用武力来解决问题的准备。”
目前,美国的对伊政策非常自相矛盾,既想和伊朗达成伊核协议,同时又要组建反伊朗的地区联盟继续遏制伊朗,企图打造“中东版北约”。
刘中民表示,这种矛盾是美国目前的战略构想跟战略能力之间的矛盾体现,经常顾得了这头顾不了那头。
他认为,美国现在没必要高调地在中东搞“中东版北约”针对伊朗,搞这个联盟对美国的好处可能是以色列跟沙特跟伊朗又对抗起来,美国可以借此增强对盟友控制;但是负面影响就是,在中东国家对抗加剧的时候,美国到底是回来还是不回来,美国怎样来主控中东地区的格局和安全?
至于“中东版北约”,孙德刚认为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打造美国与阿拉伯国家的“中东战略联盟”,与海合会、埃及、约旦和伊拉克等9个阿拉伯国家举行“美阿峰会”;二是形成美国、以色列与阿拉伯“三方合作架构”,构建“中东防空联盟”;三是完善美国、以色列、阿联酋和印度“四边机制”,将中东、印太和欧洲的盟友连为一体。
孙德刚说,这三个非正式机制加起来就形成了一个松散的若隐若现的“中东版的北约”,但是这些国家内部以及这些国家与美国的分歧很大,很难形成真正的针对伊朗的军事一体化机制。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王慧 
-
美国新增感染21091例、死亡11例
2022-07-18 07:10 美国一梦 -
泽连斯基:乌克兰人永远不会接受
2022-07-18 06:51 乌克兰之殇 -
德总理:在决定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时,欧盟成员国不应保留一票否决权
2022-07-18 06:46 -
欧洲高温“如同地狱”:已致600死、山火肆虐多国
2022-07-17 22:29 极端天气 -
“没有俄气,德国撑不过这个冬季”
2022-07-17 22:02 德意志 -
刚回白宫就被这么问,拜登:他瞎说
2022-07-17 20:14 美国政治 -
阿联酋设立30亿迪拉姆基金支持太空计划
2022-07-17 17:37 -
帮10岁女孩堕胎的医生,被盯上了
2022-07-17 17:02 美国一梦 -
致2名女囚怀孕后,美国一跨性别囚犯从女子监狱被转走了…
2022-07-17 16:27 -
G20财长会未发联合声明,加拿大财长甩锅俄罗斯
2022-07-17 15:18 G20 -
“拜登亲自背书,是危险信号”
2022-07-17 14:32 美国一梦 -
拜登结束中东之行,外媒感慨:还是老样子
2022-07-17 14:15 美国政治 -
她想把难民送到土耳其,土外交部:别想了
2022-07-17 14:03 欧洲乱局 -
美墨总统会见后,美国悬赏超1亿的大毒枭落网
2022-07-17 13:50 -
拜登刚自夸完,沙特一盆冷水泼来
2022-07-17 13:10 -
乌方:一旦出现技术可能,就将攻击克里米亚大桥
2022-07-17 11:25 乌克兰之殇 -
蓬佩奥等61名美国人被“拉黑”
2022-07-17 09:44 伊朗局势 -
美国新增感染124513例、死亡100例
2022-07-17 08:44 美国一梦 -
日本新增新冠感染者超11万人,创新高
2022-07-17 08:16 日本 -
俄防长视察前线:全方位扩大行动
2022-07-17 07:15 乌克兰之殇
相关推荐 -
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评论 198“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评论 59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119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54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评论 138最新闻 Hot
-
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
特朗普拒不付钱,加州又扯中国
-
欧洲最后一家关键抗生素原料商@欧盟:让你不打钱,我们去中国了…
-
黄仁勋:错失中国市场,损失巨大
-
特朗普:很遗憾
-
“加拿大永远不卖”“永远别说永远”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
第二轮投票通过,默茨正式当选
-
18名议员跑票,默茨意外未能当选德国总理
-
苏丹宣布:与阿联酋断交
-
“很明显,几乎所有美国出口都受到了打击”
-
“我们国家正处于脆弱时刻,美国却在丑陋地炫耀权力”
-
涉1000亿欧元美国商品,欧盟考虑:谈不成就动手
-
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
日本先谈判先遇挫,特朗普政府又臭又硬、寸步不让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