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279期:如何认识全球民粹主义
主持人:刚才您还说到了,西方在说到民粹的时候,有时候是贴个标签。我们有时候在分析西方的很多问题,包括一些政治概念的时候,发现它们很容易贴标签,为什么?
张维为:这是西方的特点,因为我觉得西方政治特点是分而治之,首先要分,贴标签是最简单的分法。
主持人:刚才范老师在演讲当中说到很重要的一组概念,就是多数和少数,“少数中的多数”“多数中的少数”,一直在转化。西方对多数进行区分,这样好控制,但我们的做法是,我们进行组织,这是两个制度很大的不同,
范勇鹏:两套制度体系的初心是不一样的,再一个就是背后的两种文明的发展逻辑是不一样的。
别的咱先不讲,就讲西方,西方文明从古到今,它几乎所有的文明形态都是极少数的人坐在金字塔尖上,来凌驾统治大量人口,它特别喜欢给一部分人贴上标签,比如中世纪的意大利城邦,90%多的人,你不是公民,或者古代雅典大多数的人,你不是公民,那么民不民主跟你没关系,我谈的民主就是在我们小圈子里面的。现代资本主义毫无疑问也是这样子。
我们的文明确实是不一样的,从商周以来,特别是从西周以来,我们就能看到这个文明慢慢形成一种把所有人当人,所有人即使有等级之分,但我认同你是人的,我不会把你从人的标签里面给排斥出去。那么最后导致的结果必然是大家最后要构成一个多数的共同体,所以形成我们文化里面这样一种民本主义的、平等主义的文化
么今天我们随着现代文明理念,包括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理念的建立,在多数和少数之间达到了一个更好的平衡。
说到多数和少数,刚才张老师讲到《欧盟宪法条约》草案的公投也很有意思。我原来最早是搞欧洲研究的,为什么我改行了,就是因为这个事。被忽悠了,(一开始)我觉得很好,当时很激动,觉得这个事要是做成了,是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制度实验,结果这么重大的事竟然搞公投,被法国、荷兰极小比例的一小部分人给否掉了;就是张老师讲的,它只是片面地贴了一个标签,我要民主,但是没有集中。
后来为什么我要去研究美国,我就想看看美国当年立宪的时候有没有搞公投,没有;美国是典型的精英主义立宪,它是要集中不要民主的,所以西方人的思维就是一种二极管思维。
中国不管在文明维度上还是在制度维度上,毫无疑问高于它们。所以像民粹这样的问题,我们在不同的时期会出现,但不会成为一个非常重大的挑战和威胁。
霍华德·钱德勒·克里斯创作的油画《签署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的情景》
主持人:范老师原来研究欧洲,结果一下把欧洲给看透了,转而去研究美国,也把美国给看透了。
范勇鹏:当时我见到比利时前首相叫伏思达,他写了一本书叫《United States of Europe》(《欧洲合众国》),还有法国前总统德斯坦,都是对这个东西极其乐观,结果最后一下被打懵了。之后就是美国次贷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一直到今天,整个欧洲一条道走向没落、被抛弃的命运。
张维为:《欧盟宪法》的主要作者之一,法国资深学者阿达里尔,他曾是密特朗的资深顾问,我去法国专门跟他谈,他请我到他家里,一边吃饭一边聊。他实际上是《欧盟宪法》的主要作者之一,他们当时思考,他非常明确应该走精英主义路线,因为公民投票太难了,一般老百姓搞不懂这么复杂的事情,就像英国脱欧公投一样,这么复杂的事情一个硕士或博士学位也不一定搞得懂,上千个协议组成的制度安排,结果就给民粹主义击败了。
范勇鹏:它也无奈,实际是被美国操纵的。
主持人:所以我们讲的民粹,其实在西方统治者手里是一个工具。当然它是一个社会现象、是一个反应,但经常会被利用成为统治者的工具。在中国文化当中、我们的制度当中不太会出现民粹,而且即便有民粹这种表现——因为你总有情绪,总会有抒发,但它不会成为主流,也不会对社会有很大破坏,这是一个基本观点。但毕竟我们现在看到互联网兴盛,大家在互联网上发言也很自由,有各种各样的观点,您觉得像线上这样的释放没有问题吗?
张维为:我觉得随着社交媒体、互联网的发展,民粹主义泛滥是不可避免的,每个人都可以发声,大家都做标题党,才有流量,才有点击量,这样一来,就是各种极端声音都会出现。
但好在一个民族它会逐步走向集体成熟,你看现在中国人会说让子弹飞一会儿,有些东西1个小时前后都不一样,5小时前后都不一样,很快就反转,所以中国人开始逐步知道,中国的民主集中制非常之重要,所以我们有超强的定力。
主持人:西方的选举制度,其实是归根到底最彻底的民粹,只不过它是披上了选举的外衣、政治的外衣。
范勇鹏:要说到西方的选举制度,现在这种网络时代的发展,其实从现实性上已经证明了这种制度是过时的了。从特朗普2016年竞选那次,我们就可以看到,他用剑桥数据公司来定点投放竞选广告。选举的基本前提是,第一,我是理性的;第二,这儿有个事实的东西,我来选。现在的问题是,互联网时代让人不理性了,同时让这个东西变得不现实了,民主党选民看到是这样的,共和党选民看到的是那样的,这个选举制度还怎么维系下去呢?
它对我们的互联网会有什么挑战呢?我觉得确实也有一些要关注的方面。比如第一,因为互联网对表达意见、对参政、对公共事务的入门门槛是降低了,我有键盘,我就可以参与这些事情,这带来了意见的高度多元化,使整合社会观念比以前更难。第二,它带来了全网的同频共振,很小的事情比如一个交通事故、社会纠纷,过去可能就是在周边菜市场听到的,不会变成一个全国性事件,但现在它会同频共振。另外就是“茧房效应”,同号的或者类似信息圈的人形成一个不断自我强化的“茧房”,两者一叠加,有时候就会带来很大的挑战。
第二个挑战就是治理的挑战,因为现在我们的体制管理者也在不断面临新的问题,问题发展得太快了,日新月异的互联网发展,我怎么去治理?所以我提出两个风险,一个是过度反应的风险,一个叫滞后反应的风险;有时候网络上的一些现象,大家都觉得怎么还不管,但有时候等到真的管理者来管了,大家又觉得一下子寸草不生了,这其实都是要在实践过程中要不断优化、进步的。
最后一点,互联网带来的一个挑战是外部影响,它会带来外部有意识地操纵。张老师好多次讲过,台湾一停电,咱们网上风清气正,清朗了。
主持人:其实互联网给我们提出了很多新的命题,总书记有一句话叫执政要过好互联网这一关,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一样,因为互联网在生活当中已经跟我们密不可分,每个人都要学习观察互联网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网上到底是一种什么生态,我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跟它共处,而不是说全然被它裹挟。刚才张老师说的理性,这是对我们个人构建理性的一种挑战。
张维为:我老说,就是发自内心的中国自信特别重要,我们的节目非常强调自信,现在叫“四个自信”。我给你举个例子,就这次小红书中美“大对账”,实际上刚出现的时候,有些人是有点慌的,但我们中国研究院第一时间就觉得非常好,支持这样的开放,我们平时就是这个态度,有这种积累,现在机会来了,就是这样的。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为筹集资金,乌议员建议色情合法化
2025-04-20 16:27 乌克兰之殇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2025-04-20 15:56 日本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2025-04-20 15:39 观察者头条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2025-04-20 12:41 美国政治 -
超900人签署“反关税宣言”,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2025-04-20 12:20 美国经济 -
“美国在地球上跟中国争,却把太空主导地位拱手让出”
2025-04-20 12:13 航空航天 -
内塔尼亚胡:摧毁哈马斯前不会结束军事行动
2025-04-20 10:26 巴以恩仇录 -
谢锋谈关税战、贸易战:不能病急乱投医、自己生病让别人吃药
2025-04-20 10:07 中美关系 -
韩国一战机飞行训练中掉落机炮吊舱和空油箱
2025-04-20 09:49 三八线之南 -
泽连斯基回应:停火30小时太短,建议30天
2025-04-20 09:13 乌克兰之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2025-04-20 08:59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日本北海道一酒店140人食物中毒,中使馆发布提醒
2025-04-20 08:34 日本 -
“中方从未限制,现实情况是在印中企经常受到不友好不公平对待”
2025-04-20 08:12 龙象之间 -
伊朗外长:下一轮伊美核问题谈判将于26日举行
2025-04-20 08:04 伊朗局势 -
俄乌互换246名在押人员
2025-04-20 07:15 乌克兰之殇 -
美国又一小飞机坠毁,伤亡不明
2025-04-20 07:05 美国一梦 -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2025-04-19 22:20 中美关系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2025-04-19 18:51 中美关系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2025-04-19 18:19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相关推荐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7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68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01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7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306最新闻 Hot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
英国快和美国谈成了?条件是…
-
改道、停飞,各大航司又遭罪了
-
巴军方公布回击细节:两国战机均未侵入对方领空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