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279期:如何认识全球民粹主义
“民粹主义到底是什么,它到底是进步的还是有害的?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都表明,社会主义是民粹主义的解药,而资本主义是民粹主义的温床。”
“现在成了一个标签。发自内心的中国自信特别重要。”
民粹这个词,大家可能不陌生,但到底什么是民粹?它产生于哪里?它对世界、对社会又有怎样的影响?在东方卫视4月14日播出的《这就是中国》节目中,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和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院长范勇鹏教授,共同剖析民粹的历史、特征及其形成的土壤。
范勇鹏:
特朗普的当选和欧洲一些国家右翼政治力量的上升让民粹主义又一次变成热词。早自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的民粹主义运动就开始上升,例如2011年的“占领华尔街”,但是很快就被打压下去,之后被奥巴马的变革的口号忽悠了8年,但实际上没有带来任何变化。
到2016年,身为大富豪的特朗普就借助民粹主义潮流成功当选。当年5月,我就成功预测了特朗普的胜利,理由之一就是他的竞选话术非常精准地锁定了原来属于民主党选民的那一部分中下层白人中产阶级和劳工阶层。大选之后的研究也发现这个策略效果显著。去年大选特朗普的民粹色彩更加强烈,并且经过拜登4年的折腾,特朗普身上还多了一层悲壮色彩,于是又一次成功当选。
跟美国类似,今天世界上很多国家都进入了一个民粹主义的高发期。张老师在2021年的第92期节目中就讲过《席卷西方的民粹主义》,当时就指出民粹主义的核心问题是政客利用民众的非理性情绪,但并不是真正地研究和解决问题,更不要说谋划国家的整体和长远利益。最近欧洲右翼民粹力量也在上升,最近有一些欧洲的机构调查发现,欧洲极右翼的力量已经超过了二战前的水平,认为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所以民粹主义就成了理解当今世界各国政治的一个关键词。
西方的自由主义学者和媒体大肆批判民粹主义的危害,我们中国的一些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也是对民粹主义口诛笔伐。但同时,也有很多声音为民粹主义辩护。民粹主义到底是什么?它到底是进步的还是有害的?首先我们就从字面角度来看看民粹主义这个概念的发展史。
2016年,特朗普支持者庆祝特朗普胜选。
民粹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中晚期的欧美。一个是从俄语中产生的,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知识分子产生了一个民粹派,主张俄国可以绕过资本主义直接到达社会主义。第二是来自于英语,19世纪末美国出现了一个人民党,它声称自己代表南部农民和小工业者的利益,反抗华盛顿精英和东海岸的金融资本的统治。另外当时欧洲大陆也产生了形形色色的民粹运动,有的甚至后来发展为法西斯主义。
民粹主义这个术语自产生起,就具有褒义和贬义的两重性。一方面它代表普通民众的利益,具有一定的正当性,例如欧洲左翼民粹运动后来逐渐就被社会主义运动所取代,然后美国民粹运动的不少诉求也后来被一些进步的政策,包括特别被民主党所吸收,促进了美国的进步主义,比如像民主党总统威尔逊、罗斯福、卡特、奥巴马等等都利用了民粹话术、民粹形象。那么同样共和党也来竞争,比如像尼克松、里根、小布什、特朗普,很多都是大富豪,但也争相标榜自己是底层小人物的代表。
民粹主义刚传入中国的时候,也是有正面含义的,“五四”时期曾经被翻译为平民主义,李大钊讲《庶民的胜利》,蔡元培讲《劳工神圣》,都属于这样一种观念。另一方面,二战后民粹主义概念经历了一个贬义化的过程,很多美国学者就开始否定民粹主义的正当性,把它视为农民反对现代性的这种非理性现象等等。所以今天我们谈论的时候,通常是在负面意义上使用这个词。是即使在贬义化的过程里,西方话语它也出了很大问题,做不到逻辑自洽。
比如说美国,凡是不符合美国利益的国家,哪怕它的政权是通过合法程序民选出来的,它也会说你是民粹。而那些听从美国号令的国家,即使它真的是民粹,比如泽连斯基,也被标榜为民主。只不过现在特朗普又要开除泽连斯基的民主国籍了。甚至是一些独裁政权,也会被美国包装成所谓的人权典范。比如罗斯福总统曾经如此评价尼加拉瓜的独裁者索摩查,他说:“我知道他是个混球,但他是我们的混球。”所以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还专门引用了这句话来形容泽连斯基。这句话就很好地说明了美国这个国家它“只讲敌我,不讲是非”这种双标做派。
美国的话术虽然玩得很溜,但留下了一个概念的陷阱,到底什么才是民粹,什么才是民主,这个标准何在?那么其次,我们就来看一看民主和民粹它背后的标准。
我认为这两个概念背后都牵涉到一个很重要的理论问题,就是多数和少数的问题。从定义上看,民主是代表多数的意志和利益,少数服从多数。民粹代表的也是多数意志,那么民粹不就是民主吗?在这儿,我们就要先来检讨西方民主的概念。
西方民主本身就是一个典型的虚假概念。从近代资本主义诞生,它建立的就是少数资本家统治的国家。但是随着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的高涨,以及公民权和选举权的扩大,资本主义国家也逐渐不得不披上了民主的外衣。它既想用民主的外衣,又不想实质性地来代表多数意志,资本主义国家就有两个办法:一个是要设计出各种制度来约束民主,比如通过宪政、通过自由主义、通过三权分立等等,不允许人民来掌握权力;另一方面,它就要靠玩概念游戏来弄乱人们的思想。
这就涉及到一个多数与少数的辩证法。西方制度,简单地讲,它是靠“少数中的多数”和“多数中的少数”这两套话术来维系,非常有意思。
第一,什么叫“少数中的多数”?我们看西方历史上所有号称为民主或者共和的国家,实际上都是由极少数人才拥有政治权利,在这少数人里边是采取了多数决定的程序。从古希腊、古罗马到中世纪的佛罗伦萨、威尼斯,到今天的西方国家都是如此。比如中世纪意大利那些城邦,很多民主到什么程度,只要能有参政资格的群体,全部都是通过抽签,完全平等的这样一种民主的方式。
第二,什么叫“多数中的少数”呢?19世纪以来的欧洲民主化浪潮使资产阶级没有办法公开地独享政权,所以要玩一些“多数中的少数”的把戏,就是它通过选举和议会政治驯化和收买了一部分工人“贵族”,让绝对多数的劳动阶层中的少数精英坐上了资本家的餐桌。比如我们看美国五六十年代之后的工会运动也是如此,多数工人中的一些少数领袖,一边坐在资本家的餐桌上,一边利用从全世界剥削来的财富给美国的工会成员分一勺羹。二战后欧洲的福利国家也是如此。
那么,西方的劳工、女性、黑人少数族裔以及各种边缘群体,都可以分享对全世界的剥削,于是就放弃了对资本专制的反抗。同时他们中的少数精英被有意地培养起来,装点着民主的招牌,而真正的多数,一旦发出声音或者采取行动,就会被扣上民粹这样一个不道德的大帽子。
所以他们只要一旦搞有组织运动,就会被迅速镇压、收买、驯化。西方社会下层的抗争无法拥有有组织的力量,无法产生有序的运动,无法采取有力的战略,最后只能沦为无序无组织的盲动和破坏性的情绪宣泄,就像“占领华尔街”、法国的“黑夜站立”等等这些运动一样,被迅速地镇压化解。
或者像一些西方电影,比如《时间规划局》《V字仇杀队》《黑客帝国》等等文艺作品所描绘的那样,呈现出一种空想和迷茫交织的悲观前景。这一结果恰恰又反过来证明了民粹主义的贬义性。因此资本主义国家是把少数打扮成多数,同时把“多数中的少数”进行豢养来当成标本,装点出一种多数的统治,制造出一种表演民主,而真正的多数,一举一动都会被指责为民粹,而民粹的行动,最后也往往是被资本精英中出现的煽动家、阴谋家、冒险家所蛊惑,使民粹运动大多数沦为资本精英换血游戏的工具,最终还是服务于少数资本家的利益。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为筹集资金,乌议员建议色情合法化
2025-04-20 16:27 乌克兰之殇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2025-04-20 15:56 日本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2025-04-20 15:39 观察者头条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2025-04-20 12:41 美国政治 -
超900人签署“反关税宣言”,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2025-04-20 12:20 美国经济 -
“美国在地球上跟中国争,却把太空主导地位拱手让出”
2025-04-20 12:13 航空航天 -
内塔尼亚胡:摧毁哈马斯前不会结束军事行动
2025-04-20 10:26 巴以恩仇录 -
谢锋谈关税战、贸易战:不能病急乱投医、自己生病让别人吃药
2025-04-20 10:07 中美关系 -
韩国一战机飞行训练中掉落机炮吊舱和空油箱
2025-04-20 09:49 三八线之南 -
泽连斯基回应:停火30小时太短,建议30天
2025-04-20 09:13 乌克兰之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2025-04-20 08:59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日本北海道一酒店140人食物中毒,中使馆发布提醒
2025-04-20 08:34 日本 -
“中方从未限制,现实情况是在印中企经常受到不友好不公平对待”
2025-04-20 08:12 龙象之间 -
伊朗外长:下一轮伊美核问题谈判将于26日举行
2025-04-20 08:04 伊朗局势 -
俄乌互换246名在押人员
2025-04-20 07:15 乌克兰之殇 -
美国又一小飞机坠毁,伤亡不明
2025-04-20 07:05 美国一梦 -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2025-04-19 22:20 中美关系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2025-04-19 18:51 中美关系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2025-04-19 18:19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相关推荐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评论 105“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评论 78“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评论 176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评论 157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