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观点 | Opinion more
-
“混合动力+倾转旋翼”,低空经济新答案?
混动倾转旋翼可以在起降阶段可以瞬时发出2倍以上的功率,有利于降低发动机的采购成本。从安全性与余度方面来说,混动航空器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余度设计,混动模块失效后,依靠本机搭载的动力电池,也可满足起降和迫降的功率需求。混动倾转旋翼机更容易获取适航证。[全文]
-
中国实验卫星太空加油,为啥西方反应那么大?
随着实践二十一号和二十五号卫星先后验证卫星处理在轨垃圾和卫星加油技术,中国航天正又一次捅破技术天花板,为人类发展迎来更多可能。可惜这些全人类都可以获利的成就只是成为某些西方人口中“中国威胁论”的又一个新例子。[全文]
-
“星网对决星链”,比卫星更迫切的可能是火箭
虽然预计“中国星网”会在2024年-2026年期间由于依赖长征-5B火箭,暂时存在“供给过剩、发射不足”的现象,但随着长征六号X和长征八号R服役,突破运力限制的“中国星网”将可能摆脱“追赶者”角色,成为全球低轨卫星互联网的引领者。[全文]
-
美国炒作“中国威胁论”,我们绝不能“剖腹证粉”
随着中国在航空和航天技术上的进步,跟跑者与领跑者之间的距离不断缩短。这种局势对美国形成了巨大的压力,也引发了其心态的失衡。[全文]
-
革命性机型创新,6吨级无人机完成中国航空工业大跨越
航线资格的审批则需要结合倾转旋翼飞机的适航取证结果,目前还无法预估。但随着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们相信关于航线资格审批和运营审批将会大大简化流程,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应该会有很多新的政策和流程。[全文]
-
飞行表演图个好看没有实战价值,还有必要吗?
“八一”队是中国空军的空中门面,但是这次与俄罗斯“勇士”队的同台竞技,再次凸显出了“八一”队的四平八稳、缺精乏锐。“八一”人首先是战斗员,必须有战斗员的精神面貌和战斗精神,千万不能变成“空中男足”。[全文]
-
歼-35是高低搭配中的低端吗?
歼-35A在性能上并不低端,难以作为一般理解中的高低搭配的低端战斗机,这使得其最终采购数量可能会相对于歼-20形成歼-10相对于“侧卫”的局面。[全文]
-
歼-35A“好看”,但“功夫在诗外”
如果中国先进隐身战斗机加盟巴基斯坦空军,对南亚力量对比和全球南方军购走向,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全文]
-
我在珠海航展摸了摸苏-57,听俄方这样评价它
在本次珠海航展,这架来自伊尔库兹克的飞机第一次将它的两种弹舱曝光在中国观众面前,十分大方,也是对苏-57质疑者的一次“总清算”;证明苏-57的弹舱不是“虚张声势”,而是一种基于未来空中平台作战形态的精妙设计。[全文]
-
首款国产倾转旋翼机,能军民两用吗?
“镧影R6000”无疑将降低对低空经济的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求,预计市场接受度也更高。但是要参军,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全文]
-
一周军评:今年珠海航展,不经意间就创造了某种世界航展纪录
当代中国军队和军工已经站在了战争科技发展的最前沿,不再是“外国打仗用什么我造什么”,而真正进入到了“打什么仗研制什么装备”的新阶段。[全文]
-
女工程师出征神十九,带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无尽想象空间
女工程师飞天,带来了华夏子孙对更深邃星空的畅想;低成本货运系统的推进,留下了中国航天脚踏实地的印记。“一定要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全文]
-
星舰第五次试飞实现重大突破,但我国类似火箭可能得等一等
对于事关重大的项目,应以有明确且有价值的需求牵引立项,以投入产出比管理执行,并按时保质保量交付。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全文]
-
深蓝航天试验失利,中国能实现不同于SpaceX的火箭回收技术吗?
“但现今,在马斯克已经证明回收技术可行的情况下,没必要再浪费时间和精力去开发不可回收火箭。‘一步到位’是完全可能的。”[全文]
-
美国搞小行星防御计划,中国跟不跟?
中国实施小行星防御计划,这么科幻的事业,正在一步一步走向现实,但很多网友至今仍然以为它是个异想天开的话题。[全文]
-
建设大型低轨星座,中国的必选项
大型低轨星座具备一项其它基础设施无法比拟的优势:穿透主权、全球服务。我们国家遵守国际准则,但对其他国家破坏规则的行为,也应当具备相应威慑能力。[全文]
-
即便按照国际法,中国也没义务搭救被困的美国航天员
在波音飞船航天员被困这件事中,无论是从责任认定、任务可行性还是法定义务的角度来看,中国都是一个纯粹的局外人,完全没有参与其中的必要。[全文]
-
天龙三号火箭试车发生事故:学费必须交得值
发展航天事业的发展不能以随意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代价。对于这起事故,必须开展严肃、细致、认真的调查,确保排除隐患。[全文]
-
国产可重复火箭完成10公里测试,有一点与马斯克很不一样
自主研制与集成研制成功结合的案例,说明我国商业航天或许存在有别于马斯克的其它发展路径。毕竟“像马斯克”不是目的,效率才是。[全文]
-
中国带回来的月壤,要不要给NASA?
我们需要智慧和战略定力,既要在主权和国家利益上坚持原则,也要以细雨润物的方式施展软实力,赢得全世界的认同和支持。[全文]
-
-
资讯 | Information more
-
神十九乘组圆满完成第三次出舱,将于1个多月后返回地球
-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三次出舱活动
-
一箭六星!我国成功发射云遥一号43~48星
-
空客CEO下飞机直奔商务部,王文涛:希望欧企抓住机遇
-
“出差”8天,“加班”9个月,终于看到了回地球的曙光
-
国内首个太空采矿机器人来了!
-
滞留太空9个月的美国宇航员,要回家了
-
我国成功发射四维高景三号02星
-
“龙”飞船发射升空,美国滞留太空9个多月的宇航员能回家了吗?
-
转折点!看看中国在干啥,美国又在干啥
-
又出问题,又要延期
-
国家航天局:欢迎国际合作方参与天问三号任务
-
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具备双工位发射能力
-
美国一医疗直升机坠毁,机上3人全部遇难
-
美太空军官员跳脚:想上太空的国家先找中国可咋整
-
C929总设计师:一定要研制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宽体客机
-
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五号
-
美月球着陆器“雅典娜”着陆时侧翻,任务提前结束
-
美议员演上了:想想吧,月球上立个中文牌子“不得擅入”...
-
SpaceX星舰第八次试飞任务失败,飞船在空中解体
-
-
· 航空航天 ·
人类从文明之初就未曾停止对于天空的探索,展翅高飞的渴望深深印在我们心中。随着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航空业已经是人类极为仰赖的交通方式,航天科技的发展程度更是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而中国是这个领域中的新面孔却也是进步最快最显眼的一个。我们仰望星空,因为我们相信:“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
-
美国月球着陆器“雅典娜”登陆月球但未直立
-
朱雀三号、天龙三号……多款可重复使用火箭将于今年首飞或试验
-
今年载人飞行任务,定了!
-
中国“祝融号”有新发现
-
我国成功发射中星10R卫星
-
波音又要延期,特朗普坐不上新“空军一号”了
-
加拿大多伦多一客机着陆时发生事故,机身翻覆现场升起浓烟
-
特朗普发牢骚:波音长期推迟交付“空军一号”升级版
-
风挡玻璃突发故障,鲁比奥专机被迫返航
-
中国月球车命名“探索”,登月服命名“望宇”
-
长八甲火箭首飞成功: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达到7吨级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
-
航天员李聪:在天上最想地上的火锅
-
美阿拉斯加失联飞机,10人全遇难
-
阿航空难初步调查报告:机身损伤疑为外部物体所致,排除鸟击
-
嫦娥七号将有飞跃器:起码要飞三次
-
特朗普给马斯克下令:把滞留宇航员接回来
-
宇宙级祝福!神十九乘组从太空发回拜年视频
-
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四号
-
神十九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