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蓝| 火箭发射盛况之下的思考:这方面我们可以学学NASA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陈蓝】
2024年2月23日,海南文昌龙楼镇又热闹了起来。
傍晚时分,从淇水湾沙滩到石头公园,绵延几公里,目之所及都是人和车。海滩上搭起了帐篷,龙楼镇大大小小楼房的屋顶露台上聚集了无数人,有普通游客,有摄影爱好者,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研学团学生。现场人山人海,到处长枪短炮。
这个场景已经为国人熟知:每逢文昌航天发射场火箭发射,此种盛况就会出现。
太阳西下,天色渐暗,月亮从海面升起,海滩上人头攒动,气氛渐渐紧张起来。19时30分整,远方地平线上火光一闪,霎那间将天空和海面照得通亮。一个巨大的火球缓缓升起,直冲云霄,轰鸣声震耳欲聋。
人们仰望着天空,目光紧随着火球,看着它穿过云雾、渐渐远去暗去,最后变成夜空中的一颗星星,融入浩瀚苍穹。长征五号遥七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十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2024年2月23日,现场网友直播长五遥七发射,海滩上到处星星点点的手机屏(图源:抖音/京宁)
2021年4月29日,长五B遥二火箭成功发射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海滩上观看发射的人群。(图源:互联网)
文昌发射盛况之下,难掩问题
近年来,文昌的发射活动变得越来越多。2023年文昌有4次发射,到2024年已是每月一次。每到发射的那几天,平时冷清的城市就会变得热闹非凡。据文昌市统计,2016年至2022年,全市旅游接待过夜人数从199.13万人次增至361.5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从14亿元增至51.87亿元。每年数次的火箭发射就能带来如此增幅,令人叹为观止。
据报道,2021年中国空间站问天核心舱发射当天,有超50万人、20万辆车涌入文昌市龙楼镇。前往龙楼镇的道路严重堵车,27公里的路,开车要走整整2小时。龙楼镇的酒店民宿在发射日前后也会大幅溢价,却还是一房难求。能观看发射的鲁能希尔顿普通客房由平时的每晚七百多元涨至三千多,行政海景房五千多,海景套房六千多。平时售价不到一百元的民宿疯涨至千元,还要提前半年订房,民宿天台观礼票价则堪比演唱会。餐饮业也不甘落后,据说某文昌鸡网红餐厅后厨一天能杀百只鸡。
挤满了观看发射游客的龙楼镇民宿楼顶(图源:九派新闻)
当然,也有不和谐的声音。2024年1月17日,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在文昌发射,有一百多名游客花2888元购买了所谓的“内场票”,结果被带到民居楼顶。接到投诉后,1月18日,文昌市市场监督局立案调查;2月8日宣布对虚假宣传的涉案企业和个人处以总计一百多万元的顶格处罚。
一方面是中国航天的高速发展、独特的航天资源,国民对星辰大海日益高涨的热情,以及14亿人为基数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是差强人意的配套建设,捉襟见肘的接待能力,简单粗放的管理风格,以及不断出现的乱象。
除了观看发射和一个并不起眼的科普中心,文昌并没有太多可去的地方。一年中除了寥寥无几的发射日,平时冷冷清清,就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四线城市。这样一座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航天之城,却没有办法多留游客一天,令人唏嘘。
这也不是文昌自身能解决的问题,我们恐怕要要从更高的高度去思考:包括航天旅游在内的航天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逻辑是什么?对我们有什么重要意义?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下文就来分析一下。
到文昌看发射的游客中只有少数是航天爱好者和发烧友,更多的人只是来看个热闹,发个朋友圈炫耀一下便匆匆而去。但游客中还有相当数量的青少年,不管是全家出游,还是随团研学,都是为了追求知识和梦想而来,他们会由此在心里种下一颗星辰大海的种子。这颗种子日后可能会发芽成长、破土而出,最后成为参天大树。这些青少年不仅可能成为热爱航天的新一代爱好者和发烧友,未来也会是深度理解航天的“知天派”。
所以,这一群体不仅是航天文创市场的核心用户,也是传播航天文化、进一步扩大爱好者群体和航天文创市场的重要力量。更重要的是,作为“知天派”的他们,未来可能会进入各行各业及政府机构,甚至进入国家或相关行业决策层,从而有望对航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如果放大到一个更大的视野,太空就是决定大国竞争乃至人类未来的关键领域,其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把发展航天文创、培养“知天派”提升到战略高度很有必要、大有必要、极有必要。航天文创不仅仅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手段,更是我们走向星辰大海的基础。
那么,如何给予充分的雨露滋润,让这些青少年心中的种子发芽成长,更具体说,就是如何提高从普通游客到航天爱好者和发烧友以及“知天派”的转化率?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不妨借鉴一下NASA(美国宇航局)的成功经验。尽管NASA最近几十年官僚主义积重难返,探索脚步不断放慢,几乎已经成为臃肿和低效的代名词,其管理层也对中国充满敌意,但它在航天文创方面的巨大成功不可抹灭。作为航天文创品牌,NASA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华为李鹏:5G-A商用元年,运营商可以抓住四个战略机会
2024-02-26 08:06 观网财经-科创 -
我国科研人员国际上首次认证宇宙线起源
2024-02-26 07:08 科技前沿 -
“梦舟”“揽月”如何飞往月球?
2024-02-24 15:24 观察者头条 -
著名海外教授入职西湖大学:想为中国培养“菲尔兹奖”得主
2024-02-23 14:12 -
单张盘相当于一万张蓝光光盘!我国在光存储领域获重要突破
2024-02-22 21:57 科技前沿 -
这张透明光盘,存储量相当于100个商用硬盘,怎么做到的?
2024-02-22 09:53 科技前沿 -
清华大学文生视频专利公布
2024-02-20 21:03 科技前沿 -
C919新加坡航展亮相,波音客机缺席
2024-02-20 18:19 -
在南极取得突破!国产极地重型载具完成技术测试
2024-02-20 14:24 南极探险 -
我国科学家发现非常规反铁磁体
2024-02-20 12:50 科技前沿 -
我国猴痘mRNA疫苗将进入临床试验
2024-02-17 15:34 -
首飞失败后,日本新型H3火箭2号机发射升空
2024-02-17 11:00 日本 -
“我们真的看到新工业革命来临”?
2024-02-17 10:43 人工智能 -
OpenAI发布首个视频生成模型:输文字出视频,1分钟流畅高清
2024-02-16 16:39 人工智能 -
自主研制离子成像技术探测量子态,我国科学家有了新发现
2024-02-16 11:06 科技前沿 -
新春伊始,一批大国重器取得新突破
2024-02-14 20:45 观察者头条 -
微型机器人在国际空间站首次模拟手术任务
2024-02-14 19:32 科技前沿 -
实现突破性进展!这一领域,我国处于全球第一梯队
2024-02-12 22:34 科技前沿 -
向理解高温超导机理迈出重要一步,中国科学家首次观测到
2024-02-08 11:19 科技前沿 -
我国编制首部脑机接口研究伦理指引
2024-02-07 07:17
相关推荐 -
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评论 89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评论 41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评论 205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评论 131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评论 77最新闻 Hot
-
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
美部长丢包案告破:被人用脚勾走的…
-
特朗普前首席经济顾问:我们最离不开的正是中国的产品
-
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
“没有中国烟花,美国明年怎么庆祝建国250周年”
-
特朗普:泽连斯基准备好了“割地”
-
美海军提议:日本可协助美军建造军民两用船
-
江西省国资委原副主任李键再次被查,曾因多次给苏荣送钱被通报
-
幸福航空突然停飞“五一”前全部航班,财务人员透露“没钱飞了”
-
“订单量暴跌,美国进口商巴望着和中国达成协议”
-
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
驱逐4岁患癌儿童,“边境沙皇”辩护:没啊,只是驱逐了他们妈妈
-
1.9万元港币现金遭调包,海南酒店方致歉
-
“就算美国从第三国进口,兜兜转转,绕不开中国”
-
申强履新靖江市委书记,前两任均落马
-
特朗普:泽连斯基现在更加冷静,更想达成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