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919与波音737相比,水平怎么样?
哪怕现在的波音737MAX,其架构依然无法脱离1967年的初代波音737限制。正是这个原因,使得波音737家族的上限始终受制于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航空技术的水平。[全文]
-
C919商业首航!未来家族化发展更令人期待
对C919来说,在投入商业使用的初期必然会有一定扶持政策,以帮助其顺利起步。但等到早期的扶持政策结束后,就是“打铁还需自身硬”了。正如ARJ21的商业使用情况,无需担心C919的运营情况,而C919的家族化发展相信也将在其步入正轨后提上日程。[全文]
-
“从重从快”的处理,能否让国泰航空摆脱危机?
我们正想请财神爷们过来,结果你直接把财神爷给得罪了?![全文]
-
重返天空的C919,用事实证明了一切
如果一架飞机连生产国的人民都不信任,又如何让世界其他国家的客户接受?如果真是这样,空客还会成为现在力压波音一头的空客么?甚至我们可以这么说,如果遭遇困难后自己人非但不支持还落井下石,那还能指望造好大飞机么?[全文]
-
中美航班恢复,美国在向中国“释放善意”?
现在美国“主动”增加中国航班,在外媒看来无疑是个美国“释放善意”的信号,英国《金融时报》直接称“这是华盛顿对北京做出的一个小让步”。嗯?释放善意?让步?[全文]
-
机场明明有不少空廊桥,为什么还要坐摆渡车?
今天有个朋友问我:为什么飞机降落后机场明明有不少空的廊桥,飞机却还得停靠在机坪上还得等摆渡车来接旅客,这样既不方便成本还高而且还浪费资源。原来是他从国外回来后,国内机场放着空廊桥不停却去停远机位感到大为不解。[全文]
-
空客扩建天津总装厂,意味着什么?
空客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共有5个总装厂,在需求量民用干线客机这一方面,空客九成产能都在欧洲地区,而俄乌危机给制造业带来的成本飙升,无疑让主要产能在欧洲的空客如坐针毡,但重资产的航空制造业又没法将生产线随意搬迁到他国。[全文]
-
是谁在阻碍中美航线恢复?
美国交通部多次限制中美航线中国方的航班,都是基于所谓的“对等报复”,认为中国“无故”限制美国航司的航班数量。但此前疫情防控时中国民航局采取“熔断”政策,一视同仁对待中外所有航司。美国这种刻舟求剑片面要求“对等公平”的行为,不由让人想到幼儿园小朋友。[全文]
-
美国航空业,最近有点儿背……
在民航运输业中有着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全文]
-
“中国输了还嘴硬”?但笑到最后的是……
短短7年之后日本媒体就“玉音放送”,发布MRJ“终止宣告”。当年被日本嘲笑的商飞ARJ21目前已经交付超百架,甚至首架出口给印尼翎亚航空,已经投入航班飞行。[全文]
-
“阳康”人春运途中是安全的,我们也做好了防疫准备
对于接触频率最高的机上卫生间,更是要求在一定时间(2小时)或一定人次(十人次)使用后就要对卫生间进行一次消毒,并且要求机组和旅客卫生间尽量分开以避免交叉。[全文]
-
打电话,手工录入……美国航空业还在用上世纪80年代系统
在这样的情况下,机组面临着不知道自己的飞机在哪里,不知道自己的乘务员在哪里,不知道接下来自己要飞什么航班的局面……航班取消和延误这个雪球越滚越大,因为哪怕正常飞行的机组都无法通过这套系统汇报自己的状况并获得有效的排班信息。[全文]
-
才出ICU就进KTV,民航业顶得住吗?
如果说疫情原因导致机组人员“手生”算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么机务人员的流失就非常致命了。[全文]
-
浑身都是问题的波音787
在波音与供应商的内审中发现,该厂总装的787机头分段的总装存在大量问题。而当检查扩大到全机的总装时,真正的噩梦开始了:波音及供应商们一共发现了106个不合格项与30个不符合规定项![全文]
-
希望春暖花开时,能乘坐C919俯瞰祖国大好河山
型号合格证是9月29日颁发、获得生产合格证是11月29日公布、AEG审定是11月29日通过。首架C919正式交付首个用户东航定在12月9日,日期同样带9,也算是给C919项目讨个彩头。 [全文]
-
大飞机再迎重大进展,但这方面与波音仍有差距
把飞机造出来不算什么,四十几年前都能造出运十来;但把飞机造得又快又好成本还低,那就是本事了。[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