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平:高考是古典时代通才的葬礼?呵呵
关键字: 同济教育高等教育大学教育高考基因选择权社会分工[本文为5月5日作者在同济大学演讲全文,观察者网获授权转载。]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晚上好:
很荣幸今天能回到同济做演讲。首先感谢同济大学的老师给了我一个值得自豪的教育经历,其次要感谢学术部给我这样一个机会。我在同济四年,从来是坐在下面听讲,这是第一次在讲台上说话,如果因为经验不足有什么漏洞,请各位不要太在意。
一 高三不是人生顶峰
1 学渣的用处
现在我毕业已经有14年,就算考虑到延期毕业的博士,现在学校里也应该已经没有和我一起上过学的同学了。但我还是不敢吹嘘我当年是个好学生,因为我的老师和同学今天也有来捧场的,吹牛立刻就会被戳穿。所以我实话实说,我就是土木工程学院98级勉强毕业的一个普通差生,一个学渣。唯一可以自豪的是从来没有考前找老师划重点,无论什么课,无论喜欢不喜欢,都想方设法靠自己把所有课折腾到及格。
之所以要让我这个学渣来做演讲,原因应该是我在几个网络社区有一点影响力。尤其是最近比较火的知乎,我是同济大学话题的最佳回答者。知乎有一个问题是“在同济大学读书是什么样的体验”,我上来就声明了自己不是个好学生,经常逃课,但还是得到了最多的赞同。今天我回来谈谈经验,让大家看看学渣也有它的用处。
因为专业课学得很一般,我毕业后只在工程行业干了5年就辞职了,一个没注册的工程师证书就是我这辈子最高职称。从设计院出来之后,我做过小生意,给政府做过编外职员,现在在观察者网做新闻编辑。和我的同学比,我的就业跨度比较大,职业经历比较复杂,所以今天来分享一点专业之外的经验。
我上周看过咱们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报告,看到了几个数据。
首先,专业对口不是咱们找工作时主要考虑的因素:
其次,毕业后很多人不会做本专业的相关工作:
我们学校的专科只有一个护理专业,每年毕业几十人,所以有意义的是前三个数据。从本科生到博士生,干本行的比例越来越高。这说明我们很多人会在考研的时候换专业,换一个自己更喜欢的专业,所以学历越高,毕业后做相关专业的概率越大。本科生做自己喜欢专业的概率最低。
第三张图,深蓝色是你找工作的意愿,浅蓝色是你实际上找到的工作。可以看到所有学历的淡蓝色都高于深蓝色。这说明,本来很多人是想换个行业,但是社会逼着一部分同学还是回到了本行。看本科生的数据,起码三分之一的人毕业后到其他行业找过工作。
以我这十几年的经验看,毕业几年后,进入其他行业的人会更多。我所在的98级土木9班,离开土建行业的人已经超过了一半。大家都知道,这十几年是土木工程最火爆的十几年,土木工程又是我们学校的优势专业。在这种情况下还有一半以上的人抛弃本行,可以想象,在座各位将来恐怕会有一多半人从事你大学没学过的职业。在这种情况下,我这个喜欢改行的差生就可以给大家介绍一点经验了,让大家对未来有所准备。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钟晓雯
-
转头,特朗普就炮轰欧盟 评论 121“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评论 252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1113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61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7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