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杰:中国经济破局,必须解决深层次问题
最后更新: 2022-07-11 07:56:12原因三:投资从去年3月份开始处于下降状态
投资增速开始出现下降。投资在整个经济增长中占比很高,而投资收缩导致了需求收缩,到今年四月份,数据就更难看了。所以要解决需求收缩的问题,就必须想办法启动投资,这是我们下一步要尽快解决的问题。
如何启动投资?投资分两部分,一个是政府投资,一个是企业投资。政府投资的重点是公共产品投资——政府原则上不搞产业投资,主要是公共产品投资。政府投资目前主要是八个要点:①交通类基础设施;②能源类基础设施;③水利类基础设施;④新基建;⑤城市化;⑥节能环保;⑦公共卫生体系;⑧与民生相关的基础设施。
目前公共产品投资,要点已经非常清晰了。例如水利类,今年投入8000亿左右;新基建,今年的启动力度也非常大;城市化,“十四五”结束时我国的城市化率要达到65%,所以城市化要持续推动,最近关于县域性的城市化方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要全面启动,推动城市化发展。
还有能源类。能源分为新能源和传统能源,我们去年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但不是马上都转向新能源。新能源代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随着新能源增长多少,传统能源才能减少多少,不可能一下子都转型,像去年出现的拉闸限电情况是不可能的。所以大家看到,我们提出来要建立一些大型的煤炭煤矿企业,煤未来要实现煤制油、煤制气,这些都是投资的重点,能源需要大规模持续增长。
现在公共产品投资这部分已经启动起来了,我查了一下数据,目前投资中唯一没有受到太多影响的就是公共产品投资这一部分。例如交通类基础设施如公路、机场、港口、高铁等,1-4月份是持续上升的,呈现正增长;电网、天然气石油管道、信息宽带的投资还在上升。
公共产品投资部分数据还不错,但是这部分投资占比整个投资比重不到30%,即使全面启动起来,也只占投资的30%左右。所以,我们不仅要启动公共产品投资,关键还要启动企业投资。
企业投资的重点是产业投资。从目前来看,中国企业投资当中有四大产业在未来有很大的投资空间,可以增加投资:第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二是现代制造业,第三是服务业,第四是消费类的产业投资。
服务业这点与民生息息相关,我重点展开讲一下。
服务业目前在中国仍然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因为我们要解决就业问题。主要靠两种方式解决,过去是靠GDP增长速度,GDP增速在中国每增加1%,可以提供1000万左右的就业机会。我们过去“保GDP 8%“,其实是为了保就业,但是今年5.5%都危险。
靠GDP增长速度解决就业似乎已经不可能了,因为这是规律,增长速度和GDP总量成反比,经济总量盘子越大,增长速度越低。我们从破8%、破7%,到破6.7%,再到今年5.5%,我预计当我们的经济总量和美国一样的时候,每年GDP能增长3%就不错了。
所以靠增长速度很难解决就业了;要靠产业解决就业,就是服务业,总体来看服务业目前仍然有巨大的空间。
例如,养老销售服务在中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否则老龄化到来之后我们将无法应对。
养老分三种模式:居家养老、社会保障养老、养老销售服务业。有的人不适合居家养老,比如一些患有疾病的老年人;有的人不愿意搞社会保障养老,因为社会保障养老档次相对较低,一间房子两个人,一天给你供吃供喝就行了;有的人想过个精彩的晚年,那就只能进入养老销售服务业,这是市场化的做法,这种服务业的需求量就很大。
现在我们如何满足已经富起来的一帮人进入养老阶段的需求是个大问题。目前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人基本进入退休年龄了,离开一线进入养老状态,他们很有钱,也不愿意把钱随便留给后代,想要过精彩的晚年,谁来提供服务呢?
养老金销售服务业,不怕你价格高,而是看你是否能满足我的享受,提供我所需要的服务。目前这方面机构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只要你能发展起来,就能够吸纳很多就业,不仅是房地产,还有服务团队的组建。所以服务业是下一步企业投资的重点。
至于消费类的产业投资,满足人们直接消费需求的相关产业,也是企业投资的一个重要方向。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市场规模非常大,消费是一个重要的内容,而为消费服务的相关产业也很庞大。例如,基础性消费是指“吃穿用”,而“用”包括五种内容,家电、家具、家居、日用品、信息用品都叫“用”。
对于“吃穿用”,我们的提法是:吃出健康、穿出时尚、用出现代。只要在“用”的五个方面稍微一提升,就会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
以上就是从企业投资来讲。目前四大产业空间仍然巨大,所以我们希望企业能够想办法加快投资。如果企业投资和政府投资都起来的话,我估计第三季度的投资会进一步上升,需求萎缩的状况会得以缓解。
(三)第三重压力:供给冲击
供给冲击,我看了一下主要原因有三个。
第一,近几年来所谓逆全球化的声浪一浪高过一浪。中国进入世贸、大量融入世界工业产业链当中来,结果出现了逆全球化,而逆全球化状况当然对中国供给带来很强的冲击。
第二,美国推动制造业回流,给我们的供给体系带来冲击。
第三,我们国家在世界产业供应链中间处于中下游,国际情况变动直接冲击中国的供给体系
- 原标题:中国经济破局,必须解决深层次问题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遭印度执法局冻结3.9亿资产,vivo称此举“违法”
2022-07-10 14:25 观网财经-科创 -
未依法申报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市监总局发布一批行政处罚决定书
2022-07-10 10:26 大公司 -
六部门通告:禁止销售“军”字号烟酒等商品
2022-07-10 08:59 观网财经-消费 -
美国“后院”开始造反,对中国发展经验兴趣强烈
2022-07-10 08:55 这就是中国 -
加拿大最大无线网络运营商大规模断网,曾积极抵制华为
2022-07-09 15:58 华为 -
政府资助基础研究有哪些难点?科技部部长列了两点
2022-07-09 15:44 观网财经-科创 -
中国高铁开始输出国际标准,意味着什么?
2022-07-09 15:19 基建外交 -
上海瑞金医院一男子持刀伤人致4伤,民警开枪将其击伤制服
2022-07-09 13:12 -
马斯克宣布终止收购,推特:法庭见
2022-07-09 10:21 -
拜登“宣战”:最高法已失控
2022-07-09 10:19 美国一梦 -
国家统计局:6月CPI同比涨2.5%,环比持平
2022-07-09 09:47 观网财经-宏观 -
美国6月非农超预期,再加息75基点预期强化
2022-07-09 09:32 美国经济 -
安倍遇刺市场影响:短期逆转“安倍经济学”可能性较低
2022-07-09 09:30 日本产经 -
6月电动车销量创历史新高,16家车企销量破万辆
2022-07-09 08:39 观网财经-汽车 -
货拉拉等4家货运平台被约谈:要求立即整改压价竞争,规范收费
2022-07-09 07:21 观网财经-互联网 -
通用二季度在华销售48.4万辆,同比下滑35.5%
2022-07-08 23:11 观网财经-汽车 -
外媒:美国500万桶战略储备原油正流入欧洲和中国
2022-07-08 19:12 观网财经-海外 -
安倍遇袭,日本经济通往何方?
2022-07-08 16:32 观网财经-海外 -
无奈的“安倍经济学”与疫后日本经济成长战略
2022-07-08 15:57 观网财经-海外 -
年内156家银行涉反洗钱违规,合计罚没逾1.6亿
2022-07-08 14:40 银行钱荒?
相关推荐 -
“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54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50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706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59“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62最新闻 Hot
-
挪威发布国家安全战略:美国不可靠,需要跟欧洲抱团
-
印度两座水电站已重新开闸
-
“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
夸大对华关税效果,她被打假了
-
突发!巴称击毙约50名印士兵,印称摧毁巴第二大城市防空系统
-
弹射座椅大厂泄露了印巴空战战损“天机”?
-
巴总理:关键时刻,感谢“亲爱的兄弟”埃尔多安
-
日本地铁出现随机杀人事件,男子挥20厘米菜刀砍伤2人
-
“斯洛伐克几分钟前才被通知…现在知道国际政治是啥了吧”
-
“俄罗斯要价太高,但...”
-
乌克兰议会批准美乌矿产协议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
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
“中国远落后于美国的时代已终结”
-
“接到指示,美情报机构加强搜集力度”
-
“双方出动125架战机,交火距离一度超过160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