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德宇:俄乌冲突一年多,我们为什么还要关心谁是纳粹?因为这事关善恶定义权
纳粹究竟是谁?
所以,身为一名欧洲极右翼政治和二战史的研究者,这一年多来我看着在乌克兰集结的新老纳粹团体大杂烩都快看麻木了。在乌克兰出镜的纳粹旗帜和标志都可以出一本大图鉴了,乌克兰和西方的宣传部门仍然是装都懒得装、演都懒得演,就当一切都没发生。
比如前几天泽连斯基和拉脱维亚总统在利沃夫会面,背后就飘扬着“武装党卫军加利西亚师”和“乌克兰起义军”这两个纳粹武装的旗帜:
其实,在当今的乌克兰看不到这两个旗子反而不正常,毕竟乌克兰如果想要抛弃来自苏联和俄罗斯的国家起源,那就只好向二战时期与纳粹合作的民族主义者认亲了。
你说二战时期乌克兰纳粹屠杀了多少波兰人,如今乌克兰纳粹的旗帜又在曾经的波兰土地上飘扬,可是波兰人一点反应都没有,又是给乌克兰送钱送武器,又是接待乌克兰难民,着实让人费解波兰人的历史观。
有人可能要说了,波兰历史上被沙俄和苏联侵略得更深啊,但那时候也是乌克兰人在沙俄和苏联侵占波兰的进程中获利最多、行动最积极啊?!就好像我也非常费解,为什么最近韩国政府要解决日本的强征劳工问题,却是让韩国企业来垫付赔偿,这种历史观也是让人匪夷所思。
所以你看上面的视频里,泽连斯基身边的纳粹旗帜迎风飘扬,是真当大伙不学历史不知道这些符号什么含义吗?可能真是这样,大多数人还真的不学历史,或者有着扭曲的历史观。
但是,路人不学历史不知道纳粹符号和背后的含义也无所谓,你说乌克兰和西方的宣传部门他们也不知道,那又是看不起谁呢?是不是下一步就有人要洗白,说那些乌克兰武装人员不知道自己佩戴的纳粹标志、自己挥舞的纳粹旗帜是什么含义了?小孩子不懂事cosplay纳粹玩是吧?
其实这一年来俄乌冲突的这些怪现状,对于如何认识新纳粹还是有重要启发的。欧美各国那些新纳粹,平日里看似人畜无害,只是搞搞殴打移民之类的小动作,但乌克兰集中的那些新纳粹武装分子证明了,真给这些人机会和武器,他们是真的能杀人放火的。
所以我是非常奇怪,为什么都2023年了,还有很多人在为乌克兰的纳粹问题辩护,或者把纳粹洗白成“保家卫国”“人民战争”,或者围俄救乌把俄罗斯说成纳粹。
我觉得这种做法非常不尊重人,不尊重那些在乌克兰坚守多年的纳粹分子,不尊重那些从天南海北来到乌克兰组成国际纵队的新纳粹人士。他们自称纳粹,用着纳粹的标志,喊着纳粹的口号,做着纳粹的事情,梦想就是成为“光荣”的纳粹创造新秩序……结果今天有人说他们不是纳粹,他们的死敌俄罗斯人才是纳粹,这不是侮辱人吗?
所以,虽然定义纳粹是什么,是一个复杂的历史政治问题,很难有定论,但是具体判断一些人是不是纳粹其实非常简单:公开表明自己纳粹成分的,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他们就是纳粹。没必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说自己是纳粹的,就遂他们心愿,定性为纳粹来对待,对大家都好。
反过来,如果有人想要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非要按照他们提出来的ABCD标准来定性纳粹,一边将纳粹的定义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一边对于实锤的纳粹语焉不详,那你就得想想他们到底要干什么了。有的人可能只是想要卖弄知识,标新立异,体现自己与主流不同,而有的人,可能就是立场跟纳粹们站在一起了。
为什么要关心谁是“纳粹”?
有人要问了,我们纠结谁是不是纳粹有什么意思呢?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这就是个争夺善恶定义权的问题。
虽然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问题都不是非黑即白的,但绝大部分人看待绝大部分问题就是非黑即白的,因此我们总是需要不停地定义好人坏人来合理化自己的行为——我支持的是好人,我反对的是坏人……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是如此。
虽然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舆论的善恶不能代替实际,但舆论一旦影响到群体,也终将影响到现实。所以各国大使馆们天天在中国微博上输出立场,他们也不是白干活的。
所有这些洗白乌克兰纳粹,再把纳粹的帽子扣给俄罗斯的舆论手法,从来不是第一天出现,也不会是我们第一次见。
俄罗斯当然有自己的极右翼问题和极端民族主义问题,就和世界大多数国家一样,还不至于上升到纳粹的反人类意识形态。纳粹主义毕竟是一套非常特殊的建立在一定历史文化宗教背景之上的种族主义、集权主义意识形态,随便将纳粹的概念泛化,只会模糊和洗白纳粹主义的真正危害。
可是为什么很多舆论要扣纳粹这个帽子,而不是就事论事?因为他们也知道纳粹这个词,就跟“殖民主义”、“恐怖主义”一样,代表着公认的邪恶,如果掌握好了这个定义权,他们就可以轻松地洗白自己、抹黑别人、占据道德制高点。
问题从来不在于“纳粹”在专业上、常识上到底是什么定义,而在于谁来定义、定义给谁。
所以我今天在这里纠结到底乌克兰和俄罗斯有没有纳粹,是因为所有相似的手法总是会用到中国头上的,正如我们一开始所看到的,把中国类比为纳粹德国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当他们扣帽子下定义的时候,真的需要了解历史是什么、现实是什么、纳粹是什么、中国是什么吗?完全没有必要,一切都不过是为了掌握道德制高点、塑造舆论话语权的常规操作而已,就跟给中国甩上“新殖民主义”“国家恐怖主义”之类的帽子一样。而对于这世上的很多人来说,这些舆论就跟圣旨一样,说什么是什么,不需要讲逻辑。
但你真要细说,按照这种逻辑,把巴勒斯坦人封锁在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和当初建犹太人隔离区的纳粹像不像?用武力扩建犹太人定居点,侵占巴勒斯坦土地,和当初喊着争取生存空间的纳粹德国像不像?
这两天犹太人定居者又在以色列军队的支持下打砸抢烧,袭击巴勒斯坦民众,和当年纳粹德国的“水晶之夜”,又何其相似?
当然,我刚才随口提两句以色列,不代表我真觉得以色列政府是纳粹,还不至于。只是这两天以色列政府刚好如往常一样,一边对外压迫巴勒斯坦民众,一边对内镇压左派群众游行示威,很有历史的讽刺感。
如果真要搞历史影射,一条条翻史料和新闻,来正经判断当今谁是纳粹,谁是恐怖主义,谁是殖民主义,谁杀害的各国平民多,谁侵占的世界财富多,排在前面的究竟该是哪些国家,大家懂的都懂。
- 原标题:俄乌冲突一年多,我们为什么还要关心谁是纳粹?因为这事关舆论场上的善恶定义权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朝鲜宣布试射弹道导弹
2023-03-15 06:56 半岛火箭 -
美国俄亥俄州就“毒火车”脱轨事故起诉诺福克南方公司
2023-03-15 06:56 美国一梦 -
“澳煤禁令,结束”
2023-03-14 22:44 -
“08年金融危机美两党还合作,现如此分裂或难避险”
2023-03-14 22:32 美国政治 -
刚出狱一个月,英国恋童癖歌手因上暗网又进去了…
2023-03-14 22:11 -
日本女网红被骚扰后道歉,“没有丑化印度的意思…”
2023-03-14 22:09 -
果然,日本首相第一时间“支持”
2023-03-14 20:48 -
被中企收购10年,美猪肉加工巨头反驳“中国威胁论”
2023-03-14 20:42 中美关系 -
“禁不禁售燃油车,欧洲‘内战’”
2023-03-14 19:44 -
中老铁路老挝段3月15日启用互联网手机App售票系统
2023-03-14 19:25 基建外交 -
为什么是她?
2023-03-14 18:15 -
这篇报道,美网民无语:你是在写什么淫秽小说吗?!
2023-03-14 18:14 -
硅谷银行恢复取款,数家中国企业称已取回全部存款
2023-03-14 17:59 -
欧盟高层意见不一:事关中国,你该找我协商
2023-03-14 17:59 欧洲乱局 -
拜登说漏嘴:卡特让我给他致悼词
2023-03-14 17:15 -
英国最大监狱曝出丑闻:18名女狱警与囚犯发生不正当关系被解雇
2023-03-14 17:01 -
美方称期待中美领导人通话,外交部:美方应拿出诚意
2023-03-14 16:31 中美关系 -
墨西哥总统:我们这儿比美国安全
2023-03-14 16:18 -
中方将在俄乌和谈方面扮演怎样的角色?外交部回应
2023-03-14 16:11 中国外交 -
中方回应美英澳核潜艇合作:在错误和危险道路上越走越远
2023-03-14 16:08
相关推荐 -
洪森:北约正走向亚太,令人担忧 评论 36财政部:多地现财政紧平衡,整体来看健康安全 评论 112今年香会现场:中美如何“交手”? 评论 157乌军开始“反攻”了?俄国防部称击退“大规模进攻” 评论 242“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通过产品验证鉴定 评论 380最新闻 Hot
-
洪森:北约正走向亚太,令人担忧
-
“乌克兰在俄境内建立特工网,这就是他们干的”
-
今年香会现场:中美如何“交手”?
-
沙利文放风:期待在“某个时候”拜登能与中国领导人会晤
-
新加坡防长:日本得做点啥,让中国放心
-
涨价8%以上!土耳其将再次提高黑海海峡通行费
-
英国首相访美期间,要为他“拉票”?
-
“美国严重短缺,向中国药企紧急求助”
-
他点赞的“反变性”电影遭限流后,推特安全主管辞职
-
5G对华依赖度降不下来,“制裁”华为代价有多大?
-
印度耗资百亿卢比的大桥又塌了
-
乌军开始“反攻”了?俄国防部称击退“大规模进攻”
-
他倒打一耙,叫嚣中国“侵略”美国
-
“中国是最重要贸易伙伴,德国在亚太这么干,是在走钢丝”
-
“20余国情报官员在新加坡会晤,包括中美”
-
波兰武装组织宣称“参与袭击”俄边境,波官员紧急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