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德宇:俄乌冲突一年多,我们为什么还要关心谁是纳粹?因为这事关善恶定义权
如何才能判断谁是“纳粹”?
有人可能要问了,美国说了这边是好人那边是坏人,你又说这边是坏人那边是好人,我凭什么信你的呢?其实你谁都不该偏听偏信,而应该有自己的观点和判断。
但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怎么判断是非,怎么不被某一方的舆论牵着走呢?这里我们也许需要一点历史学的思维。
看新闻,和看历史,本质上是一回事,一切新闻都是刚刚过去的历史,也就必然需要我们用一种史学的眼光来看待。
我们看历史的时候,讲究论从史出、孤证不立,意思就是我们任何判断都要讲证据,并且要对史料进行交叉验证,不能光看任何一方的一面之词。
信息不一定会说谎,但是任何信息来源都有着自己的视角,他们会选择性地叙述信息,对后人造成误导。不光要考察信息本身的真假,也要考虑信息本身的立场。
比如某些人回忆历史的时候,只讲1945年德日民众的悲惨命运,只看他们如何忍受同盟国军队的轰炸和烧杀抢掠,念念不忘苏军杀了多少平民、美军扔了多少炸弹;而一提到德日自身的战争罪行,他们要么避重就轻什么也不谈,要么就挑出一些同盟国宣传中的问题抓住不放,进而扩大化到他们所有的罪行证据都只不过是敌人的虚假宣传……
诶,等等,这套路像不像美国大使馆那篇微博,打着批判虚假信息的旗号,实则洗白乌克兰纳粹?
所以说,很多历史修正主义的套路,在我们当今的舆论场上也同样适用。虽然媒体从业者理论上都要像史学家一样,对信息来源进行分辨,尽可能全面客观地报道现状……但不幸的现状就是,绝大部分传统媒体都做不到这一点,更不用说那些当复读机带节奏的自媒体,更不用说那些本身就带着任务和立场的各种机构组织。
而在我国的舆论场上,没人爱看的传统媒体,只带节奏的自媒体,和大量本质上是西方复读机的所谓专家和名人,给我们获取信息又增加了不少难度。
因此,我们看当前的各种新闻报道媒体文章,都要抱着一种看史料的心态,要去思考他们的来源和立场,是一手信息还是二手信息,信息的传递和记录经历了什么,谁有动机去隐瞒或者误导……当然,我们永远不可能做到完美,难以完全还原事实,但多做一些思考和判断,总会离真相更近一步。
在现在这个网络时代,查询绝大部分信息的来源,其实是非常方便的。我今天文章里面写的所有事情,如果有人觉得不对,都可以自己去搜原始信源、自己来判断。不幸的是,很多人没有这种自行查证的精神,他们只会抬杠说我的说法不对,但一问他们的依据和来源呢,无非是某些自媒体或者某些专家的观点,被他们当成了毋庸置疑的真理。
但是问题又来了,就算我们今天尽可能地看到了各方的信息,它们都是真实的,然后呢?我们该如何来看待这些信息?就比如说,我们今天既看到了二战时期德日民众的悲惨遭遇,也看到了德日给各国民众带来的苦难,我们应该怎么看待二战这段历史?
这就需要我们拥有一个完整成熟的历史观。历史是复杂的,我们不一定要二元对立式地定性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但我们要有自己的是非善恶观念,否则就很容易被别人的价值观牵着走,成为他人思想的奴隶。
而一个历史观最核心的问题,就是立场问题。
我们毕竟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在审判世人,不可能站在一个抽象的角度去把全人类的善恶都给放到天平计算一遍。因此,不论我们有意无意,都需要选择站在谁的角度,维护谁的利益。从来不存在一个抽象的臆想的“普世”,只有具体的实在的人民大众。
比如很多人看待殖民历史,讲述殖民者如何文明先进、殖民地人民如何野蛮落后,表面上是站在所谓的“普世价值”的角度上,实际上无非是把自己带入到了殖民者的立场,但殖民者的先进,又跟普通老百姓有什么关系呢?少数跟随殖民者的买办当然也许分到了一杯羹,但如果今天我们转生到那个年代,你觉得你更大概率投胎成少数殖民者及其买办,还是被殖民者奴役甚至杀害的绝大多数普通人?
同样的道理,今天我们看待二战历史,我们是代入德日军国主义者的视角,哀叹纳粹新秩序和大东亚共荣圈的覆灭,还是从一个普通中国民众的角度,为德日法西斯的覆灭而高兴,这才是关键。
确实,在战争的过程中,德日的无辜民众遭遇了苦难,有的是不可避免的,有的是可以避免的。但反过来讲,如果德日胜利,也许德日民众会享受到一定的胜利成果,但是对于这世界上包括中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各国人民来说,在所谓的“新秩序”和“大东亚共荣圈”之下,命运一定是悲惨的。而如果这样的秩序延续到今天,我们如今的生活又会是什么样的?稍微想一想集中营和731这些反人类的罪行就能明白,“种族灭绝”可是一个真正存在于历史和现实中的实践。
因此,为什么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正义的战争,不是因为同盟国一方纯白无瑕永远正确,也不是因为轴心国一方人人都十恶不赦永远邪恶,而是因为这场战争让我们避免了一个更加苦难的未来。正义、人民,这些概念从来不是抽象的、空洞的,而是反映了每个人的命运之上。
如果仅仅因为轴心国人民很惨,就空泛地反对一切战争,这只是一种庸俗的天真的反战观,为了反战而反战,更忽略了具体的人类命运。同样的道理,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判断历史要有历史观,那么判断当下任何事的是非曲直,终究要有从人民群众立场出发的价值观。
放到如今的俄乌冲突中,乌克兰是纳粹政府那样邪恶吗?不至于,一个完全靠着外援支撑军事和财政的政府也没本事当纳粹,真正的问题在背后的北约。俄罗斯是苏联那样正义吗?当然也不可能,毕竟俄罗斯早就抛弃了苏联解放全人类的念想。
正如中国外交部说所的,这场冲突有着复杂的历史经纬。如今两个曾经友爱和谐的民族兵戎相见,世界重要的粮食和原料产地陷于战火,这不光是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的悲剧,也是全世界人民的悲剧。为什么我们要呼吁和平,反对制裁,反对提供武器,从而恢复世界正常的经贸秩序,减少平民伤亡?也正是基于中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大多数人民的利益。
当然,你要我个人来说,这俄乌冲突一年来,在乌克兰聚拢了一批恐怖分子纳粹分子,在全世界揭露了一群支持和洗白这些人类渣滓的势力,如果能借此机会将他们一网打尽,当然也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贡献,但八成不太可能。
上次美国为了反苏,给阿富汗送去的武器和资金,直接间接地养出了之后让他们头疼的基地组织和阿富汗塔利班。这次欧美各国给乌克兰送去的武器,有多少会流到新纳粹和恐怖分子手里,而这些人类的渣滓在乌克兰历练之后又会到哪里兴风作浪,可就真不好说了。
其实这种担忧,很多西方人自己也心里有数,知道那些现在加入乌克兰的新纳粹迟早要回流到各国:
不过,担忧归担忧,西方人什么问题都知道,但是他们不会改的。连叙利亚的恐怖分子问题都没搞明白呢,更不用说乌克兰的新纳粹了。
只能说迟早有一天,一些西方人会明白,中国外交部说的“停止煽动对立、拱火浇油,真正为欧洲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做点实事”,其实也是为了他们好。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原标题:俄乌冲突一年多,我们为什么还要关心谁是纳粹?因为这事关舆论场上的善恶定义权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朝鲜宣布试射弹道导弹
2023-03-15 06:56 半岛火箭 -
美国俄亥俄州就“毒火车”脱轨事故起诉诺福克南方公司
2023-03-15 06:56 美国一梦 -
“澳煤禁令,结束”
2023-03-14 22:44 -
“08年金融危机美两党还合作,现如此分裂或难避险”
2023-03-14 22:32 美国政治 -
刚出狱一个月,英国恋童癖歌手因上暗网又进去了…
2023-03-14 22:11 -
日本女网红被骚扰后道歉,“没有丑化印度的意思…”
2023-03-14 22:09 -
果然,日本首相第一时间“支持”
2023-03-14 20:48 -
被中企收购10年,美猪肉加工巨头反驳“中国威胁论”
2023-03-14 20:42 中美关系 -
“禁不禁售燃油车,欧洲‘内战’”
2023-03-14 19:44 -
中老铁路老挝段3月15日启用互联网手机App售票系统
2023-03-14 19:25 基建外交 -
为什么是她?
2023-03-14 18:15 -
这篇报道,美网民无语:你是在写什么淫秽小说吗?!
2023-03-14 18:14 -
硅谷银行恢复取款,数家中国企业称已取回全部存款
2023-03-14 17:59 -
欧盟高层意见不一:事关中国,你该找我协商
2023-03-14 17:59 欧洲乱局 -
拜登说漏嘴:卡特让我给他致悼词
2023-03-14 17:15 -
英国最大监狱曝出丑闻:18名女狱警与囚犯发生不正当关系被解雇
2023-03-14 17:01 -
美方称期待中美领导人通话,外交部:美方应拿出诚意
2023-03-14 16:31 中美关系 -
墨西哥总统:我们这儿比美国安全
2023-03-14 16:18 -
中方将在俄乌和谈方面扮演怎样的角色?外交部回应
2023-03-14 16:11 中国外交 -
中方回应美英澳核潜艇合作:在错误和危险道路上越走越远
2023-03-14 16:08
相关推荐 -
商业首飞,圆满完成! 评论 241C919今日商业首飞,130余名旅客率先体验 评论 288这次连西方国家也没站在科索沃这边 评论 328百岁基辛格:美国自诩正义,但其他国家并不买账 评论 295谈判依旧无果,耶伦宣布“美债违约日”延至6月5日 评论 577最新闻 Hot
-
起飞!
-
5天来首次直接对话后,麦卡锡抢先宣布“阻止民主党人…”
-
俄罗斯将驱逐数百名德国人,多在文化教育领域
-
土耳其大选第二轮投票在即,埃尔多安民调领先
-
乌军总司令发视频宣称“即将反攻”,只是个“祈祷”?
-
“我认为中美还有机会修补关系,美国首先要…”
-
美右翼组织创始人因“国会山骚乱”被判18年,自称“政治犯”
-
美安全协议引发巴新学生抗议:我们不能被欺骗和霸凌
-
东航:C919将于近期投入实际运营
-
8年前被诬为“间谍”,美籍华人学者诉FBI案终获翻盘机会
-
“不应被美国公司敲诈”
-
“普京是头号暗杀目标”
-
多名网友收到“枪决通知”短信,警方下场吐槽
-
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首次人体临床试验获美FDA批准
-
“干涉”美国大选?墨西哥总统明着来
-
“美欧再也没能力将经济意志单方面强加给亚洲大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