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年金融危机时美两党还罕见合作,如今支离破碎或难避险”
(观察者网讯)造成美国硅谷银行破产的“罪魁祸首”究竟是谁?在这场指责游戏中,有人指向硅谷银行CEO的“愚蠢”操作,也有人责怪美联储的“持续过度加息”。与此同时,美国两党则马不停歇地来了场“政治足球”,将硅谷银行列入2024年总统大选的党争清单。
综合路透社、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纽约时报》等外媒报道,在民主党方面,拜登政府和各议员将焦点锁定在特朗普政府于2018年通过的《多德-弗兰克法案修订案》,炮轰特朗普及共和党人当时放松银行监管,导致如今局面产生。
相较之下,共和党这边的反击过于分散。除部分共和党人反击指控,称银行破产的根源在于“管理不善,而非监管放松”之外,多数党内大佬们似乎各自为营、暗流涌动。特朗普炮轰拜登领导不力、为“现代版胡佛”;其两名党内对手佛州州长德桑蒂斯和前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妮基·黑莉则借机提出各自的政治主张……
“硅谷银行的戏剧性崩溃肯定地证明了一件事——美国最大的系统性风险不在于其银行体系,而在于其两极分化的政治。”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3月14日如此总结道。
如果说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两党还能“罕见地”团结起来,那么在如今后真相时代的政治氛围下,美国政治分裂已经成为常态,“这一点上,几乎没有明确的迹象表明,美国支离破碎的政治体系届时将能够及时避险。”
“美国最大的问题在于政治,而非在于银行”,CNN报道截图
拜登领头,民主党人炮轰特朗普
“在奥巴马-拜登政府期间,我们对硅谷银行等银行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包括通过并实施《多德-弗兰克法案》,以确保我们在2008年看到的危机不会再次发生。但不幸的是,上届政府取消了其中的一些要求。”
当地时间3月13日,美国总统拜登就三天内两家银行倒闭发表讲话,表示将加强银行监管,同时将矛头对向特朗普政府及共和党人。
拜登还安抚美国民众:“美国人可以相信银行系统是安全的。你的存款将在你需要的时候出现。全国各地在这些银行有存款账户的小企业可以松一口气了,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将能够支付工人的工资和账单。”
拜登13日发表讲话,指责特朗普政府放松银行监管
资深民主党籍参议员伯尼·桑德斯3月12日发布声明,同样指责特朗普政府。他写道:“让我们明确一点。硅谷银行的失败是特朗普签署的荒谬的‘2018年银行放松监管法案’(即《多德-弗兰克法案修订案》)的直接结果。我当时强烈反对该法案。”
民主党籍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是《多德-弗兰克法案》及2008年后美国一系列经济改革的主要设计者之一。在13日接受采访时,她坚定地将责任归咎于特朗普政府放松银行监管,并表示,如果国会和美联储实施更严格监管,“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本能够更好地抵御金融冲击”。
美媒Axios认为,这表明,拜登政府和民主党议员共同为银行倒闭事件找到了一个“罪魁祸首”——前总统特朗普,以及特朗普和共和党人在2018年通过的《多德-弗兰克法案修订案》。
美媒Axios和路透社报道截图
监管放松?还是管理不善?
2018年5月,美国众议院投票通过了修订《多德-弗兰克法案》的议案,随后时任总统特朗普签署成法。
该议案同意缩减2010年《多德-弗兰克法案》中对小型银行和社区银行的经营限制,将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的认定标准从资产规模500亿美元拉高至2500亿美元,放松了对资产规模低于100亿美元的银行的交易、放款及资本规定。路透社当时称,该修正案兑现了特朗普的竞选承诺,即放松监管来刺激经济增长,“可谓特朗普就任后在立法方面的一大胜利”。
不过,美媒Axios提到,尽管民主党人谴责起特朗普和共和党来“正义凛然”,但其实在2018年的国会投票中,有不少民主党议员选择支持《多德-弗兰克法案修订案》:在参议院投票中,有17名民主党参议员;在众议院投票中,有33名民主党众议员投了赞成票。
据NBC报道,3月12日,在被问及是否后悔支持《多德-弗兰克法案修订案》时,民主党籍参议员马克·沃纳为自己做辩护。他表示,“我确实认为这些中型银行需要一些监管放松,一些适当水平的监管”,同时指出,当前的当务之急在于,搞清楚银行管理层的失误以及如何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同时,一些共和党人也对民主党的指责做出驳斥。
“情况绝对不是这样”,据路透社报道,共和党籍参议员、参议院拨款委员会高级成员比尔·哈格蒂13日否认监管放松导致银行倒闭,表示事情的根源在于银行管理层“管理上的失败”。
曾在2018年投票支持《多德-弗兰克法案修订案》的共和党籍参议员凯文·克莱默12日接受NBC节目采访时指出,现在,他仍然支持放松对中小型银行的监管措施。“他们当然不需要更多的监管,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管理不善。我不认为小银行需要更多的监督和监管,也许需要更好的监督,但肯定不需要更多的监管。”
- 责任编辑: 齐倩 
-
刚出狱一个月,英国恋童癖歌手因上暗网又进去了…
2023-03-14 22:11 -
离谱后续!在印度遭多名男子骚扰,日本女网红却道歉了…
2023-03-14 22:09 -
果然,日本首相第一时间“支持”
2023-03-14 20:48 -
被中企收购10年,美猪肉加工巨头反驳“中国威胁论”
2023-03-14 20:42 中美关系 -
“禁不禁售燃油车,欧洲‘内战’”
2023-03-14 19:44 -
中老铁路老挝段3月15日启用互联网手机App售票系统
2023-03-14 19:25 基建外交 -
为什么是她?
2023-03-14 18:15 -
这篇报道,美网民无语:你是在写什么淫秽小说吗?!
2023-03-14 18:14 -
硅谷银行恢复取款,数家中国企业称已取回全部存款
2023-03-14 17:59 -
欧盟高层意见不一:事关中国,你该找我协商
2023-03-14 17:59 欧洲乱局 -
拜登说漏嘴:卡特让我给他致悼词
2023-03-14 17:15 -
英国最大监狱曝出丑闻:18名女狱警与囚犯发生不正当关系被解雇
2023-03-14 17:01 -
美方称期待中美领导人通话,外交部:美方应拿出诚意
2023-03-14 16:31 中美关系 -
墨西哥总统:我们这儿比美国安全
2023-03-14 16:18 -
中方将在俄乌和谈方面扮演怎样的角色?外交部回应
2023-03-14 16:11 中国外交 -
中方回应美英澳核潜艇合作:在错误和危险道路上越走越远
2023-03-14 16:08 -
安抚无效?银行危机蔓延、指责游戏开始…
2023-03-14 15:55 美国经济 -
他怒斥泽连斯基:先管好自己
2023-03-14 15:47 欧洲乱局 -
韩国2月ICT出口额同比减32%连降8月,其中半导体降41.5%,
2023-03-14 14:45 -
塞尔维亚经济部长呼吁对俄制裁,被要求辞职下台
2023-03-14 12:07 欧洲乱局
相关推荐 -
商业首飞,圆满完成! 评论 175C919今日商业首飞,130余名旅客率先体验 评论 283这次连西方国家也没站在科索沃这边 评论 322百岁基辛格:美国自诩正义,但其他国家并不买账 评论 293谈判依旧无果,耶伦宣布“美债违约日”延至6月5日 评论 577最新闻 Hot
-
起飞!
-
5天来首次直接对话后,麦卡锡抢先宣布“阻止民主党人…”
-
俄罗斯将驱逐数百名德国人,多在文化教育领域
-
土耳其大选第二轮投票在即,埃尔多安民调领先
-
乌军总司令发视频宣称“即将反攻”,只是个“祈祷”?
-
“我认为中美还有机会修补关系,美国首先要…”
-
美右翼组织创始人因“国会山骚乱”被判18年,自称“政治犯”
-
美安全协议引发巴新学生抗议:我们不能被欺骗和霸凌
-
东航:C919将于近期投入实际运营
-
8年前被诬为“间谍”,美籍华人学者诉FBI案终获翻盘机会
-
“不应被美国公司敲诈”
-
“普京是头号暗杀目标”
-
多名网友收到“枪决通知”短信,警方下场吐槽
-
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首次人体临床试验获美FDA批准
-
“干涉”美国大选?墨西哥总统明着来
-
“美欧再也没能力将经济意志单方面强加给亚洲大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