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林民旺:与印度学者的对话
最后更新: 2022-07-25 09:53:29主持人:谈完印度的对外思路,我们再来观察印度国内的种种治理。我们先说经济,很多人也关心印度经济的发展。印度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一种怎样的状态?
林民旺:印度的经济其实发展得相当不错,在发展中国家里头也算是发展得相当不错的。它在改革开放前排在世界第13位,现在一下子上升到第5、6位,这个速度已经是比较快的。但是,你到印度国内去,观感又不一样。
我在印度工作的时候,我的国内朋友来访,第一天我让他们到新德里转一转。他们说新德里可以,我说“不急,你再去转转”,结果他们就去印度的农村乡下玩。他们回来之后就跟我说,“我刚来印度的时候,感觉印度跟中国差距15年左右,现在我怎么感觉印度跟中国差50年不止。”就感官来看,印度农村基层的经济状况是比较糟糕的。
主持人:从数字上看,印度的经济是不错的,但是为什么它没能转化为大家感官上的一种认识,或者说没有看到普遍生活水平的好转,特别是农村地区。问题在哪里?
张维为:我对印度一直是相对比较悲观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反复讲过的,它没有经过自己的社会革命,没有经过真正的土地改革。没有土地改革,农村农民富裕不起来;没有经历过真正的妇女解放,所以妇女地位很低。另外,种姓制度虽然从宪法中废除了,还有一些制度安排,但是在人民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这三个问题没有解决,等于是没有经过真正的社会革命。
从表面看来,它现在新建了机场,有高速公路,也有地铁。但你只要到它的基层,不用到农村,就到德里老城,到它的贫民窟,到一般人住的地方,你只要去一次,转一个小时,你马上就能感受到印度跟中国差距50、60年都不止。
主持人:所以张老师的意思是,其实印度没有真正地把基层的力量——比如说妇女的力量、不同阶层的力量——释放出来。是这样吗?
林民旺:是的,印度也有14亿的人口,所以你只要动员一部分起来,实际上它就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发展。
张维为:他们老说人口是印度的优势,但它如果不经历这些社会革命或者深刻的社会改革的话,其实人口会变成它的劣势。贫困人口比比皆是,脱不了贫。
资料图:印媒
主持人:张老师的这个角度非常重要,我们都说年轻人口多是印度的红利,但如果年轻人口引导得不好、用不好,可能就是一个反面作用。我看过一本关于印度青年的书,它说到很多青年人找不到工作,为什么莫迪一些比较偏民粹的想法在印度那么受欢迎?因为他确实能够把一些年轻人吸引到自己周边来,至少给他们一点点预期,让他们不至于因为生活的巨大波动而丧失对未来的信心。
林民旺:是的,因为莫迪他本人实际上就是一个模范,他不是那种传统的政治世家出来的,出身比较卑微,但最后能当印度总理,当然性格上也很坚强,这就给印度现在很民粹化的青年们一个感觉,就是(总有)机会在,我只要努力,你看我们总理都树立了样板。
但实际上印度有很多制度性的障碍,这些障碍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在印度待过的很多人会有一个感觉,就是制度性的腐败,但凡有点权好像就要搞腐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国会演讲的时候就说,印度国会有一半的人是有刑事案件在身的。结果印度的外交部就去抗议了,后来印度国内也在争论。
主持人:我们也不断看到有媒体报道分析印度国内的一些宗教现状,比如说印度教对穆斯林可能就会形成一些压力。这种情况会不会也成为阻碍印度发展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张维为:印度最近有不少学者也把印度称为“文明型国家”。我就跟他们讨论,说你宗教也好,民族也好,文字也好,整合的程度还不够。因为我觉得一个真正的文明型国家,它应该是把老的和新的融合在一起的。
你看最近曝出来印度人民党(BJP)的发言人对伊斯兰教穆斯林不敬,引起很多国家的抗议,不光是巴基斯坦,卡塔尔、沙特都抗议,要印度总理出来道歉,造成很大的问题。所以它和伊斯兰国家的关系也会遇到一些挑战。印度国内穆斯林人口将近两亿,是一个很大的体量。印度教当然有更多的人口,但印度确实不能真正地整合起来。
林民旺:印度国内的宗教问题,其实是它建国以来就存在的问题。尼赫鲁的时候,用所谓“世俗的民主”来解决宗教上的分歧;到了现在的印度人民党(BJP)上台——它是一个教派色彩非常重的政党——瓦杰帕伊当年执政,他自己在台下闹革命的时候,要选票,就说“我是印度教”的,但是到了台上之后就搞团结。
但是现在的莫迪,他从2002年在古吉拉特邦当首席部长之后形成一个经验,就是知道在政治极化的状况下,我只要把印度教人民的选票拉住就够了,把这个底盘坚固住,就没有任何问题,任何一次选举都一定能获胜。所以在他执政时期,当然也由于理念的原因,他在宗教宽容的问题上走得越来越远。你看美国虽然跟它关系好,但是美国国务院每年的宗教自由报告都批评印度。
张维为:我举一个例子,在社会层面,去印度你就会发觉穆斯林跟印度教教徒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印度教教徒是不杀生的,但是穆斯林是吃牛肉的,所以现在印度教教徒有一个很庞大的年轻人的力量,甚至非常暴力,就叫“武力捍卫牛的生命”,这就使社会层面的撕裂更加厉害。印度的整合程度是远远到不了中国的这个程度的。
- 原标题:张维为、林民旺:与印度学者的对话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有间谍正试图‘除掉’我,破坏塞尔维亚与中俄的关系”
2022-07-25 09:52 俄罗斯与世界 -
白宫医生公布拜登最新状况
2022-07-25 09:15 美国一梦 -
美国新增感染20201例、死亡14例
2022-07-25 07:30 美国一梦 -
美国今年已有近2.5万人因涉枪事件死亡
2022-07-25 07:14 美国枪击案 -
“美国西部12个世纪来最严重的干旱”
2022-07-24 22:43 全球变暖 -
樱岛火山喷发,日本气象局发布史上第二次5级警报
2022-07-24 20:25 -
澳反华分子跑去英国搞事,被捕
2022-07-24 20:02 不列颠 -
-
普京刚走,马克龙和伊朗总统打了2小时电话
2022-07-24 16:53 伊朗局势 -
美媒:美国为何抗疫失败?无能、阶级暴力、欺骗和谎言
2022-07-24 16:27 美国政治 -
为更具性别包容性,迪士尼把这一员工称呼给改了
2022-07-24 16:22 -
袭击纽约州州长候选人,美退伍老兵再度被捕
2022-07-24 15:58 美国政治 -
“他出现在这张照片上,是个挑战”
2022-07-24 10:52 德意志 -
白宫医生、福奇透露拜登新冠病情
2022-07-24 10:35 -
刚签协议就攻击乌港口?土耳其:俄方否认
2022-07-24 10:19 乌克兰之殇 -
世卫就猴痘发最高级别警报,专家:非常意外
2022-07-24 09:15 观察者头条 -
美国新增感染40009例、死亡133例
2022-07-24 07:48 美国一梦 -
最高级别警告!WHO: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022-07-23 22:36 医学 -
“欧洲国家政府正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崩塌”
2022-07-23 22:26 欧洲乱局 -
德国总理家垃圾桶“泄密”,对领导人配偶们的备注亮了
2022-07-23 22:05
相关推荐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9“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23“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202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评论 253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181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这是在邀请中国抢走我们的科学家,太可怕了”
-
白宫: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
“美国牛肉太贵,换澳牛,味道一样”
-
特朗普、普京、泽连斯基等发文哀悼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
“拜他所赐,美国变成了流氓国家”
-
“特朗普会输,但中国不会轻易给他台阶下”
-
“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宫平面图遭万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愤怒:再砍10亿”
-
“我们被美国梦骗了,精英把我们出卖了”
-
“美国太自满,恐在这三方面落后中国”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长在“家人群”也发了
-
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
中方出手,日欧车企“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