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范勇鹏:中西方的又一次理性对话
主持人:在这场“芒克论坛”的对话中,我还注意到格里菲斯问了几个非常务实的问题,包括“身份政治”、“民粹”问题。是不是因为西方社会现在对这几个概念有切肤之痛,所以他其实也想问中国有没有比较好的处理方法?
张维为:我看了最新的美国社会的一些民调,总体上百分之七十多的人认为,美国今天最大的问题是社会分裂。这个实际上就是这种“身份政治”造成的。我过去经常讲,西方搞殖民地的时候,它对外是搞“分而治之”,英文叫“Divide and rule”,实际上它在国内也是这种传统,分而治之——从它统治阶级的角度来讲,你可以不把矛盾对准我了,你们互相之间去闹,越来越分裂,越来越不团结,最终整个社会承受巨大的代价。
所以我创造了一个概念,你们是分而治之,我们是“合而富之”,“Unite and prosper”,团结在一起,国家就有力量,国家就繁荣。我觉得这是两种不同的哲学,中国人是强调“合”,强调差异中有共性的地方,这样就可以避免身份政治,然后使整个国家更加团结。
范勇鹏:确实,这个“身份政治”是今天美国和西方国家里边最严重的一个社会问题了。5月2日,美国最高法院就曝出了这样一个重大新闻,就是最高法院要推翻女性的堕胎权。其实这是一个个人选择的问题,但是在美国它就变成了最核心的政治问题之一了,甚至有可能会带来全国性的分裂。
英国《卫报》相关报道
为什么它会出现这种“身份政治”?其实张老师一开始就讲到了这样一个重要的点,即中国的诞生是产生于一个“百国之和”,所以我们这个文明它特别强调和而不同,强调这个共性,最后大家一起通过包容、融合来形成一个整体。其实这样一种方式,它恰恰是具有普遍性的。
你看看全世界所有国家,国之为国,首先是要讲这个“合”的。比如你看看美国,叫“美利坚合众国”,首先是要“合”,英国的名字叫“联合王国”,讲的也是“合”。所以它们历史上的这些先贤都知道,什么东西对一个国家是好的。但是到二战后,特别是冷战结束之后,它们的统治集团就会利用这种“分而治之”的方式,对内部社会进行分化,有意地在推动这种身份政治,最后就会给西方国家的社会带来非常深刻的伤害。
主持人:看上去像是个人选择至上,但某种程度上它实质造成的是社会的对立和分裂。类似的一个议题还有“民粹”,我们以往也在节目里面讨论过民粹对美国、对西方一些国家的伤害和影响。民粹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其实在中国的互联网世界我们也能看到有这些影子。我们到底怎么去应对它?
张维为:我自己一直说,如果只有民主没有集中的话,结果往往就是民粹。现在在西方国家,这个变成一个几乎是没法控制的问题。因为选举政治使然,因为社交媒体兴起、金钱的卷入、人工智能的卷入,导致民粹主义泛滥,所以一个政府很难从人民的整体的长远的利益出发来做决策。
但好在我们政府的决策,特别是在大的问题上的决策,我们是通过民主集中制,可以听到各方面的意见,最后决定的时候要考虑人民的整体的长远的利益。我觉得因为决策机制不一样,所以虽然大家都有民粹主义,但是我们可以避免民粹主义影响我们的决策。
范勇鹏:从社会角度来讲,“民粹”这种现象为什么会出现?其实严格来讲,民粹不是一个主义,某种程度上它是一个立场,就是一种代表下层平民的立场,它对立的就是精英,“民粹主义”它代表的就是精英和平民相对立的这样一种关系。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关系呢?我认为它的根源其实就是政治和经济的严重不平等,更甚的根源实际上就是在资本主义身上。
比如我们看看俄国民粹主义的兴起是十九世纪中叶之后,也就是刚刚摆脱农奴制的人民,又落入了资本主义的精英统治,所以它自然会产生这种反应。美国的民粹主义也是十九世纪末产生的,正好也是当时美国资本主义最野蛮生长的阶段。
同理我们来看今天为什么美国、欧洲这些国家民粹在上升,说白了就是今天资本主义的弊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非常极端、非常危险的程度了,所以民粹主义作为一个“病症”才暴露出来。当然,民粹还有另一面,就是有一些政客、野心家,他会有意地去利用和煽动民粹,利用这样一种社会力量来达到他的目的。
所以我们从社会主义来看民粹,就能认识到它是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今天我们中国实际上也是有民粹这个现象的。首先,当然我们有一些特殊性,比如我们的民粹可能更多的是互联网上的一种传播和文化现象,但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也说明我们的社会本身确实也存在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那么从未来来看,中国怎么能够在长远的角度来避免陷入这种民粹政治的陷阱?我觉得根本的一条就是坚持我们的中国道路,坚持我们的社会主义性质。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美国新增感染25430例,死亡100例
2022-05-29 07:35 美国一梦 -
泽连斯基:反对任何加入欧盟的替代方案
2022-05-29 07:23 乌克兰之殇 -
伊朗就扣押希腊油轮声明:两国关系不应被第三方破坏
2022-05-29 07:23 伊朗局势 -
俄驻华大使:国际社会干预中国新疆事务是不可接受的
2022-05-29 06:59 俄罗斯之声 -
“联合国人权高专走访喀什,深入棉花种植田间地头”
2022-05-28 23:06 中国外交 -
美国警察终于“认错了”
2022-05-28 22:43 美国枪击案 -
拜登给他们“布置任务”,目标南海
2022-05-28 22:28 中美关系 -
美国给中国设局,中国该如何破解?
2022-05-28 22:17 中美关系 -
澳外长来访,斐济总理提醒她一句话
2022-05-28 21:53 -
你没听错,他还鼓吹:禁枪会害死更多儿童
2022-05-28 21:15 美国枪击案 -
王毅:我们愿公平比一比,谁把国家治理得更好
2022-05-28 20:15 中美关系 -
高福入选英国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22-05-28 20:11 抗疫进行时 -
德媒:德政府拿人权说事,拒绝担保大众在华投资
2022-05-28 19:29 德意志 -
“美国精神分裂,妄想征服中俄”
2022-05-28 19:10 -
“医生,我好朋友被枪杀了”“啊?那是我女儿”
2022-05-28 19:03 美国枪击案 -
乌军称恐弃守卢甘斯克最后阵地,泽连斯基:战局极其艰难
2022-05-28 17:10 乌克兰之殇 -
吃土豆、武器差、没支援…顿巴斯前线乌军军官爆料后被逮捕
2022-05-28 16:40 乌克兰之殇 -
凶手母亲一句话再掀滔天怒火…
2022-05-28 15:57 -
“场内场外,两个美国”
2022-05-28 15:55 美国一梦 -
相关推荐 -
美国全球封杀华为昇腾芯片?“无理且自大” 评论 223“特朗普最大的中东外交豪赌” 评论 57拿错剧本?特朗普在沙特演讲:美国不再说教了 评论 193脑洞很大!前北约秘书长:新组织D7,可对付中美 评论 486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