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41期:谈谈台湾民主
最后更新: 2019-12-17 08:38:55【“两岸实力的此长彼消已不可逆转。今天的台湾迫切需要政治改革,否则将继续走衰。我们希望台湾能够推动实质性的政治改革,希望两岸人民越走越近,希望两岸能够实现共同繁荣,希望最终能够实现国家统一。我也相信这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
“台湾只要一到那个关卡点又回到国族认同,40岁以上的台湾人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就多,到50岁以上,可能七八成的都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完全没有办法。怎么去形塑一个人的国族认同?真的就是教科书,真的就是执政的力量。”
12月9日,在东方卫视《这就是中国》第41期节目中,节目主讲嘉宾、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台湾政治评论者黄智贤共同剖析台湾民主困境。观察者网整理节目内容,以飨读者。】
张维为:
非常欢迎黄老师参加我们这个节目。大家知道黄老师是台湾地区的一位知名媒体人,支持祖国统一,支持“一国两制”。10月1号国庆节,她也在天安门,我看着记者对她采访,她说很激动很感动,台湾会回来的。我们看了也很感动。同时我们也很钦佩您的勇气,特别是在台湾现在政治生态环境中能发出如此重要的宝贵声音。非常高兴能来我们一起来讨论台湾这个民主问题。
黄智贤:
谢谢,谢谢张老师,谢谢主持人,真的很荣幸能够来到《这就是中国》。每次我都要讲我是台湾人,所以我当然就是中国人。但是讲这样一句话在台湾当然就被当成是神经病。每一天你都觉得好像活在敌后工作状态下,为什么在一个号称是自由、号称有人权的一个地方,你终究不被容许活得像一个人。这就是我今天想要讨论的,站在一个这就是中国人的立场,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台湾曾经走了怎么样的路,怎么会走到今天这个样子,未来应该怎么办?
张维为:
2016年我曾经在东南卫视做过一个演讲,演讲结束时我用了一个例子,当时是比较大陆基础设施的飞速发展和台湾的情况,两岸不同的政治制度,产生了制度绩效的落差。我当时是这样讲的,我第一次去台湾访问是1996年,当时台湾就决定要建一条地铁,在台湾叫“捷运”,从台北市中心到桃园机场,一共51公里,但20年过去了还没有建成。这期间换了13个“交通部长”,大都是政治任命,不是真正干事业的。
而过去这20年间,中国大陆发生了什么?中国大陆修建了世界最大的高速公路网,世界最大最好的高铁网,所有能建地铁的城市都在建地铁,上海从零开始已经修建了世界最长的城市地铁线。所以当时我说在制度绩效反差如此巨大的情况下,还是有些人认为台湾的这个制度代表中华民族的未来,我认为这叫做严重“脑残”,或者说严重“脑子进水”,缺少起码的实事求是。
我当时讲这番话本来是针对大陆那些“带路党”公知的,没想到这话传到了台湾,一石激起千层浪。《中国时报》那年12月7号发了一篇社论,标题是台湾民主还有制度优势吗?社论就引用了我刚才讲的那段话,并称台湾这20多年来的民主化,在部分大陆知识分子看来,不仅不是大陆未来需要参考的模式,甚至根本是负面教材。文章还称,张维为并不是第一次这样评论台湾,早在2014年台湾“太阳花学运”落幕的时候,就曾在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中以“从希望到失望”为标题,谈了台湾的民主问题。
实际上这位社论作者可能不知道,我在很多场合很多次讲过,如果没有中国大陆的帮助,台湾民主将不仅是从希望走向失望,而且从希望走向绝望。因为大陆的模式使大陆经济腾飞,给台湾带来了大量的发展机遇。大陆出于同胞情,愿意与台湾同胞分享这些机遇。
这篇社论很有意思,后面还接着说,从这个节目的高收视率来看,大陆为数不少的精英阶层对台湾的印象,已经逐渐从昔日的“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这种浪漫情怀,逐步转到今天的比大陆落后的负面示范。换言之,不少台湾人过往感到相当自豪的民主成就,在两岸互动交流的20多年来,并没有让对岸感到心向往之,反而是避之唯恐不及。而且持这种看法的,很多还是知识分子……我们也得扪心自问:台湾的民主示范,真的值得骄傲吗?没错,台湾经历了3次政党轮替,但一次比一次撕裂严重,而且自今年所经历的政党再轮替后的台湾,恐怕连想自我感觉良好的机会都没有了。
最后这篇社论作者感叹,当台湾不同立场者每天在街头、在媒体PK,当社会弥漫着焦虑不安,也不必再等张维为这样的大陆学者做任何负面评论了,台湾的主流民意早就通过民调给台湾民主打了分,不是吗?当台湾作为负面教材成为一种流行,没有人会感到好过,但我们是不是也要做一些理性的反思呢?一个没有理性反思的制度,还谈什么优势呢?
有意思的是,当时观察者网把这篇社论刊登出来以后,引来网民热议。一位住在美国波士顿的华人写的跟帖很讽刺,他说,台湾桃园捷运1996年规划,据说不久就要试通车,不管怎么样,20来年建成了,51公里,造价大约等于人民币260亿元,这简直太了不起了。你们看看,在我居住的这个城市——美国波士顿——有个中心隧道工程又叫“大挖掘”工程,英文叫Big Dig,才12公里多一点点,但45年过去了还没建成,1971年规划,1991年开始施工,迄今还在进行中,已经花掉了150亿美元,约合一千亿人民币,几乎比桃园捷运高四倍。
其实,采用西方模式带来的一个很大困境是,各种利益集团和政客挑起无穷无尽的党争,结果以牺牲包括基础设施在内的人民整体利益为代价。比如,美国加州想建高铁,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但迄今为止一公里也没有建成,因为加州的各个县议员说,必须在我这里建一站,否则高铁就不能通过。建高铁要损害航空公司的利益,要损害汽车公司的利益,要损害饭店旅馆等等行业的利益,这些公司都有强大的游说集团,也可以打各种各样的官司。总而言之,就是西方模式确实出了大问题,不改革的话,无论美国还是台湾地区,恐怕只能一路走衰。
我记得当年台湾刚开始所谓的民主转型,美国不少政治人物都说,台湾民主能够成为照亮中国大陆的灯塔。现在美国这个“民主灯塔”也是晃晃悠悠,大陆网民调侃为“灯塔国”,连他自己都失去了方向,更不用说台湾这个灯塔了,能照亮自己前行的道路就很不错了。那么台湾民主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呢?我和大家初步探讨一下,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我们可以先看一下台湾民主化30来年的几个结果:
首先是经济严重的滑坡,台湾经济已经从“亚洲四小龙”之首变成最末,1996年民选上来的李登辉搞“戒急用忍”,台湾失去了大陆市场发展的良机。2000年民选上来的陈水扁,8年换了7个“行政院长”,大搞权术平衡,而不是经济建设,连续8年公共投资为负数,经济急剧走衰。2008年民选上来的马英九,到执政末期的民调支持率甚至低于当年陈水扁的水平。但他有一点做对了,就是承认“九二共识”,所以在一段时间内稳定了两岸关系,加强了与大陆的经济融合。
台湾经济与大陆相比,更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台湾在所谓民主化起步的时候,也就是上世纪80年代末,经济规模大约是大陆的45%。30年过去,今天台湾的经济规模大约只有大陆的4%,今天深圳一个市的财政收入就超过整个台湾的财政收入,也就是说深圳市长手中的预算大于台湾“蔡省长”掌管的预算。多数台湾老百姓的实际收入,包括大学毕业生,近20年没有增加,很多芯片工程师纷纷跳槽到大陆,因为大陆的收入是台湾的三倍多。
第二是政治恶斗加剧。一些人还认为台湾民主至少实现了多次“政党轮替”,这是了不起的成就。其实,每次轮替之后,就是一个政党对另一个政党的掠夺、清算、报复。例如,蔡英文上台后,不是优先解决经济问题、民生问题,而是热衷于推动所谓的“转型正义”。民进党利用自己在“立法院”占多数的优势,通过了所谓的“不当党产处理条例”,剥夺国民党的财产,让国民党以后没有足够的资源投入选举。他们还通过了“促进转型正义条例”,意图把民进党描绘为民主化身,把国民党定为专制化身,来继续双方你死我活的斗争。
在民进党的操作下,搞“台独”就是民主,和大陆发展关系就是“专制”。这种情况在今天香港的乱局中,也可以看到,反大陆就是民主,支持大陆就是专制。我将其称之为愚昧至极。我们大家已经在电视上看了很多台湾“立法院”肢体冲突的恶斗,有一个统计是,从2008年到2016年的八年间,民进党在立法机构开会时,霸占主席台多达近100次,上演各种各样的肢体冲突,大打出手,这样的民主怎么能够赢得别人的尊重呢?
台湾媒体的生态也发生巨大变化,台湾媒体在两蒋时期被叫做“哈巴狗”,现在被叫做“疯狗”,故意挑起族群矛盾,诸如“外省人”、“本省人”、“台湾人”、“中国人”等等族群被撕裂,政府丧失对社会的整合能力。
第三是腐败有增无减。台湾民主化后,黑道和金钱大规模介入政治,迅速变成市场化。陈水扁八年执政,贪婪敛财,令人发指,最后锒铛入狱,结果又保释出来,这个我不想多谈,大家都很熟悉。早在2009年,也就在大陆出台“八项规定”之前,亚洲政经风险顾问公司在当年的报告中就认为,台湾地区的腐败程度高于大陆,当时马英九痛心疾首。马英九时期,虽然其本人还算清廉,但也出现了很多贪腐事件,他管不住下面的人,因此他的政府在民众中的形象也不好。国民党多位高官接连贪腐,使得台湾民众发出“蓝绿皆贪”的感叹,各种形式的贿赂贿选更是屡禁不绝。最新的丑闻就是蔡英文出访的专机上竟有官员走私近万条香烟。
第四就是台湾对大陆的文化软实力全面衰退,我2013年去台湾时发现大陆的电视连续剧《甄嬛传》火遍台湾,大陆历史正剧也纷纷被抢购、热播,如《武则天》、《康熙王朝》、《雍正王朝》、《汉武大帝》、《大宅门》、《乔家大院》等等,收视率在台湾都是比较好的。民进党政客认为大陆正在给台湾人洗脑。事实上,他们担心得多了一点,想想二三十年前整个大陆都在听邓丽君、看琼瑶剧,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大陆电商也在改变许多台湾人的生活方式,淘宝粉丝非常多。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柳传志本周将卸任联想控股董事长
2019-12-17 08:21 大公司 -
多项指标超预期,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
2019-12-17 07:49 中国经济 -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男神另有其“人”!
2019-12-17 07:48 -
女子丢身份证“被结婚”,民政局:无法撤销建议起诉
2019-12-17 07:33 婚姻故事 -
南京江葬业务停摆半年 谁在阻挠逝者骨灰入江?
2019-12-17 07:25 养老与社保 -
安徽“黑老大”被判刑25年,曾是“中国好人、道德模范”
2019-12-17 07:25 依法治国 -
警察这么做来制造恐慌?港警火速回应
2019-12-16 23:04 香港 -
人民日报专访何厚铧:一国两制带领澳门走出困境
2019-12-16 22:44 澳门回归20周年 -
区块链、支付产业……李强今天调研金融科技企业时提到这些关键词!
2019-12-16 22:34 上海观察 -
最让你引以为“澳”的是什么?
2019-12-16 22:33 澳门回归20周年 -
576套房源疑被人提前内定 官方回应
2019-12-16 22:26 中国房市 -
李克强会见来京述职的林郑月娥
2019-12-16 22:03 香港 -
林郑来京述职,有两个重要变化
2019-12-16 22:00 香港 -
TVB重组业务,将裁员350人
2019-12-16 21:38 香港 -
欠款不还,机管局扣留港航7架飞机
2019-12-16 21:06 香港 -
“金屋藏娇”藏不住了!汉武帝时期冷宫首次被发现
2019-12-16 19:30 -
习近平会见林郑月娥:中央充分肯定你的勇气和担当
2019-12-16 19:03 香港 -
习近平会见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
2019-12-16 17:20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中国大使在德媒谈华为,美媒竟炒作他以汽车“威胁德国”
2019-12-16 16:33 华为 -
美国NGO高层又窜港,密会乱港分子
2019-12-16 16:29 香港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