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回国工作,说明了什么?
最后更新: 2021-09-08 12:15:19【导读】 9月6日,清华大学举行2021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全校研究生开学第一课,却因一则数据引发热烈讨论:
过去10年,清华大学毕业生出国(境)深造占比约14.2%。截至2021年4月,2002-2011级出国(境)清华校友中已有超半数回国工作,且这一比例还在持续扩大中。
“该不该留学”“要不要回国”,既是个人选择,也和国家发展相关。对此,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有句名言:“一出国,就爱国”。在他看来,现在的90后是自信的一代,不用做过多担心。只有出去了才能了解国外的真实情况,对个人发展、国家现状形成理性认识。
本文为《这就是中国》第二期演讲全文,观察者网重发此文,供读者参考。
主持人:
大家好,欢迎来到《这!就是中国》节目的现场,让我们一起在这里认识中国,定位中国,读懂中国。站在我身边的是我们的主讲嘉宾,来自于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的院长张维为教授,欢迎!在现场还有很多观众朋友,也有我们的编前会小组,同样也欢迎大家!在现场我们将会聆听到张维为教授的演讲,同时张教授也会跟我们现场的观众朋友们展开对话。接下来我还是先把时间交给张教授。
张维为:
2014年,我有一个演讲,被观视频做成了视频,标题叫“中国人,你要自信”,影响比较大,到今天网上的点击量有数亿了。我当时讲了一个故事,一次,我在上海一个大学里做演讲。讲完之后互动,有人提了个问题,说张老师啊,你的演讲给人感觉好像中国人都生活得很幸福,但是现在很多人要移民,你能不能劝他们不要移民,留在中国。下面一些听众也笑了,觉得这是很刁钻的问题。我说你这个问题问的好,而且问对人了,我认识的海外华人移民太多了,我说我不做这样的傻事情,我鼓励他移民。我做过小小的研究,中国人出国之后,一出国,就爱国,这个概率最保守的估计70%,这个效果比党的教育还要好。
如果你想移民纽约,我给你支个招,因为我对纽约非常熟悉,可能不亚于上海。你可以从上海的浦东机场或者虹桥机场出发,然后降到纽约任何一个机场,现在跟上海联系比较多的是纽瓦克机场,你先感受一下什么叫做从第一世界的飞机场到第三世界的飞机场。美国的基础设施绝大部分都是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建的,怎么和中国比?我还跟他开了一个玩笑,但是一个真的故事。如果你有胆量的话,你尝试一下,看看你敢不敢在纽瓦克这个镇住一夜,尝试一下你晚上敢不敢出去,我住过,确实是很害怕。我有个朋友在纽瓦克医学院做过博士后,我问他的,你这医学院到底质量怎么样?他说不错的。我说你哪个专业最好?他说枪伤科。
你只要对美国这个国家有点常识性的了解,就知道,这个国家是第三世界、第二世界、第一世界,如果你不幸地坠入美国的第三世界,那对不起,你的命运很可能是非常凄惨的。如果你像我们很多留学生那样通过自己努力进入美国的第二世界,成为一个中产阶级,你可以问问他们,过去二十多年,你的实际收入有没有增加,你买了房子,你的房子有没有增值,你对未来在美国的退休生活有没有信心。
我不是说美国什么都不好,美国有些方面是不错的,但许多公知今天还来虚构一个无比美好的美国,忽悠国人,那是要笑掉大牙的。当时公知忽悠中国社会太厉害了,所以这个视频某种意义上起到了增加民族自信,平视美国的作用,我们既要看到美国的长处,也要看到他的短处。这里要谢谢观视频,在中国崛起的关键时刻,我们发出了应该发出的声音。
如果今天还要让我再做一个类似主题的演讲,我可能会说,一出国,就爱国,这个比例应该比5年前更高了,至少80%,因为我们许多90后、95后都加入了出国看一看的大军。90后、95后大概是中国最自信的一代,他们没有贫穷中国的记忆。他们还是手机的一代,他们一出国,会发现,世界上只有中国一个国家做到了:一部手机、全部搞定。他们今天抵达美国,会发现美国是个“五没有”的国家,没有高铁,没有微信、没有支付宝、没有共享单车、没有安全感,而这一切在中国都是标配了,背后就是中国全方位的迅速崛起和美国的相对衰落。
这使我想起了4年前,上海一个研究机构请我做一个讲座,他们正在做一个上海国际大都市文化建设的长期规划,知道我走过世界100多个国家,想听听我的意见。我很乐意,然后我就说,能不能让我看一些其他学者的这方面已经做的研究,我看了两份材料。但看了之后我总的感觉是,我们可能过分谦虚了,因为我看到的研究材料,都是说我们跟纽约的差距有多少,跟伦敦差距有多少,跟巴黎差距有多少。我自己在这三个国际大都市都生活过,感觉不完全是这样的。
上海很多地方其实已经比人家做得好了,为什么我们不能更加实事求是一点呢?这样你可以更客观地看待你的竞争对手,看到人家的长处,也看到我们的长处,所以我就提了个建议,我说能不能以我个人为例,我在国外长期生活,最怀念上海什么?这些怀念的东西可能就是上海的比较优势。这个比较优势非常重要。我觉得你一个城市文化建设规划,实际上首先要考虑这个地方、地区人民本身的文化偏好。毕竟我们城市的未来首先是要让本地的百姓,让中国的百姓感到高兴和幸福。所以我进行了一些横向比较,这里我可以与大家分享一部分。
当然,这里我只用上海作为一个例子给大家提供一种思路,大家也可以用成都,用南京,用自己的家乡,来进行对比。我只是提供一种思路,就是用中国人的眼光和视角来看这个世界,特别是看西方世界,从而获得更多的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
先谈硬件,上海全面领先纽约、巴黎、伦敦。机场、码头、地铁、高铁,商业设施等都是如此。
在软件的关键指标方面,上海全面超越纽约,与巴黎伦敦也有的一比。上海的家庭净资产中位水平、人均寿命、婴儿死亡率等都比纽约好,其中人均寿命比纽约高四岁。这些指标与巴黎和伦敦比,多数也不相上下,社会治安比他们都好。然后我又比较了其他几个方面,几乎都涉及一个国家的文化偏好。
首先是餐饮文化。我说一出国,就爱国,很大程度上是中国人的味蕾实在是太发达、太丰富了,多数国人到国外一下就感觉到这个差异,国外的吃怎么能和中国比,落后至少一千年吧。我们这么多留学生一出国,就开始怀念自己大学的食堂,本来在国内念大学的时候他对食堂说三道四,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出国之后在想“哇,什么时候能够这样吃一顿”。
我把中国称为文明型国家,或者叫百国之和的国家,成百上千个国家慢慢整合起来的,光是主要菜系就有八个,其他地方菜系更是数不胜数。我在欧洲长期生活过,欧洲最好的菜系是法国菜系,但中国八大菜系中拿出任何一个菜系,可能都比它丰富多彩。因为法国菜是法兰西民族一个民族的菜系,而中国是个“百国之和”的国家,它的菜系都是历史上许多菜系混合而来,这种丰富性、多样性、精彩性,一般文化没有的。
跨国城市比较有一个指标是人均餐馆的数目,人均餐馆数目越多,这个城市的餐饮指数就越高。但我说光这样比是不行的,应该加入中国人的文化偏好,比方说,不能光是比较餐馆的数目,还要比类型,因为中国人不习惯天天吃热狗、汉堡、麦当劳,中国食不厌精者比较多,这也是一种文化传承,所以要比较餐馆种类的丰富性,这个维度对于中国人来说,太重要了。
另外,中国人亲朋好友聚餐,喜欢有个单间,在中国,餐馆设单间是普遍的做法,稍微好一点的餐馆都有单间,但国外设单间的餐馆非常之少,大家都坐在大堂里就餐,大概中国的百分之一都不到。所以说,如果我们比较城市的餐饮水平,把餐肴的丰富性和餐馆的单间数也放进去,餐饮指数就能够反映中国人的文化偏好了,也更加实事求是了。换言之,我只是用餐饮作为一个例子来说明。进行任何比较,在标准设计上,要尽可能考虑一个民族的文化偏好才有意义。我们自己制定城市规划的时候,更要全面反映一个地方的文化偏好,也就是习近平主席讲的,要以人民喜欢不喜欢,满意不满意为标准。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林郑:香港不采取“与病毒共存”策略
2021-09-08 12:06 香港 -
王毅:中国将坚定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
2021-09-08 11:50 -
网售8支火柴枪被鉴定为枪支,淘宝店主称不认罪
2021-09-08 11:29 -
公安部交管局:严禁接送就地打工农村群众的车辆违法载人
2021-09-08 10:52 -
涉嫌违反香港国安法 反中乱港组织“支联会”多名成员被捕
2021-09-08 10:45 香港 -
教育部:我国教师总数达1792.97万人
2021-09-08 10:22 中西教育 -
沪苏通铁路二期获批:正线设上海宝山、上海东站等6座车站
2021-09-08 09:35 -
习近平将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三次会晤
2021-09-08 09:14 -
31省份新增确诊19例,本土无新增
2021-09-08 08:5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郑州地铁将于9月12日、15日分两批次恢复载客运营
2021-09-08 08:42 河南暴雨 -
“我会让你活着离开济南吗?”警方:调查中
2021-09-08 08:10 -
中纪委:正建立行贿人黑名单制度,将重点查处…
2021-09-08 07:58 观察者头条 -
-
银保监:房地产贷款增速创8年新低
2021-09-08 07:44 中国房市 -
连云港回应“学生餐配送公司绞肉机有蛆虫”:全面排查
2021-09-08 07:34 食品安全 -
有感振动风险已消除,赛格广场大厦将恢复使用
2021-09-07 22:13 安全生产 -
-
“横琴方案”印发,专家解读来了
2021-09-07 20:20 中国经济 -
广电总局:文艺工作者要明大德、立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2021-09-07 20:06 -
被@中国历史研究院 点名,高晓松那些年都说啥了
2021-09-07 19:36 明星那点事儿
相关推荐 -
“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34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03“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84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91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2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