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鲍韶山:从奥库斯到巴以冲突,澳大利亚的软实力正在下滑
实际上,正如《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2023年7月30日)指出,“自二战以来,美国在澳大利亚领土上的永久性军事存在规模已达前所未有,并且还在加速扩张”。如《华盛顿邮报》形容,澳大利亚正被打造成美国对亚太地区发动军事干预的“跳板”,因为美军正在该国增加武器弹药的储备。
安德鲁·福勒(Andrew Fowler)在最近出版的新书《被核平:击沉澳大利亚主权的潜艇丑闻》(Nuked: The Submarine Fiasco that Sank Australia’s Sovereignty)中提到,美方对于澳大利亚似乎正在摆脱美国的影响力轨道、尝试与法国达成安全协议的做法感到大为不满,并果断地采取行动来破坏这种可能性。莫里森和工党反对党都十分容易受到美国方面的施压。福勒对莫里森进行了猛烈抨击,写道:
“一手促成了澳大利亚外交政策重大转向的人却是一位基督教原教旨主义者,他过去曾是一名旅游业市场营销经理,从未接受过战略或外交事务的培训,但在保密和欺骗方面相当有天赋。”
无论如何,当时澳大利亚政治和国防领域的建制派已经将接纳奥库斯协议视作既成事实。在两党的支持下,此举无疑是对美国亚太军事规划朝一体化方向发展的一次推进与深化。就算工党对此有所顾虑,但面对即将到来的选举,政治上的考量限制了该党的行动空间。
2023年3月,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三国领导人在圣迭戈官宣奥库斯三边安全协议视觉中国
奥库斯协议官宣之初,批评声显得微不足道,可能让人误以为这是一个提前预知且轻而易举的胜利。然而,接下来的3年里,批评的声音逐渐增多。随着更多相关细节的浮现——或者缺失——公众对奥库斯的讨论开始缓慢升温,人们开始对这一决定的合理性提出质疑。
围绕奥库斯协议是否会损害澳大利亚的国家主权,以及该决定在国防战略领域究竟有多少实质意义,各方展开了激烈争论。在实际操作的层面,舆论对美国是否有能力如期交付潜艇产生了严重怀疑。无论如何,这种延误都会导致各界高度质疑这个关于军事装备的决定所引发的战略依赖。在地区层面,人们对于太平洋地区的无核化正在遭到破坏的风险流露出隐隐的担忧。包括印尼和马来西亚在内,部分东南亚国家已经公开表示担忧,即奥库斯协议可能加剧军事紧张与区域不稳定,而不是缓和紧张的局势。
迄今为止,澳大利亚政府与反对党不顾公共舆论的担忧,加码支持奥库斯协议。这些舆论质疑是否会最终影响到政府的决策还有待观察,尽管仍然有大量的制度层面的理由来解释为什么很难在短期内调整方向。
无论如何,澳大利亚对美国主导的亚太安全框架的坚定承诺——加入奥库斯协议就是其体现——加剧了亚洲国家的不安,尤其是这样做对地区稳定产生的影响,并对澳大利亚未来在维护亚洲安全与稳定中扮演的角色产生了怀疑。
加沙的种族灭绝
如果说有哪个国际问题在澳大利亚与其他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国家)之间制造了更大的分歧,那一定是加沙的种族灭绝问题。根本不需要重复自2023年10月以来在加沙地带发生的一系列悲惨事件就能注意到,澳大利亚政府采取的立场与地区国家的立场大相径庭。
面对全球日益严重的关切和对以色列行为的谴责,澳大利亚政府的立场被描述为含糊其辞与反应迟缓。澳大利亚政治建制派在机构层面形成的肌肉记忆就是其官方立场要与美国的保持一致。
过去几个月以来,因为拒绝谴责以色列而导致日益发酵的民间愤怒,澳大利亚政府不得不调整严重亲以色列的立场,开始就实现停火的必要性发表温和的批评言论。这种适度的话语调整并不能掩盖一种可能性,即澳大利亚已经在加沙种族灭绝问题上一意孤行地违反了所承担的国际法义务,更有甚者,通过向以色列提供军事装备部件,澳大利亚实际上助长了这场种族灭绝。澳大利亚政府对加沙种族灭绝事件的沉默和姗姗来迟的口头谴责,与本区域许多国家的立场形成对立。
马来西亚毫不保留地谴责以色列的行为,印尼谴责以色列拒绝“两国方案”,东盟各国外长也同样谴责了以色列的暴行。而澳大利亚政府模棱两可的表态形成了鲜明对比,其他的亚洲邻国不会对此视而不见。
太平洋的副警长
在太平洋岛国论坛会议结束之际,澳大利亚与相关岛国签订了一项新的警务合作协议,而澳大利亚的主权范围与“机构权限”也遭到了质疑。一名新西兰记者拍到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向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坎贝尔介绍这份协议。坎贝尔当时在镜头前称赞阿尔巴尼斯:“我们已经给你们让道,尽管走吧。”
这起事件促使澳大利亚前驻华大使芮捷锐(Geoff Raby)撰文指出,最近发生的事情提醒世人,澳大利亚就是美国的“副警长”。如果澳大利亚没有采取行动谈成那份警务合作协议,美国人很有可能会全面接管相关工作。坎贝尔对阿尔巴尼斯的讲话清楚地表明,美国人之前就向澳大利亚驻美大使陆克文(Kevin Rudd)提出了这件事,意味着美国人计划采取行动。而陆克文向坎贝尔保证,没有必要那么做。
澳大利亚与太平洋岛国之间的关系历来就带有殖民主义者的居高临下以及一种“慵懒的漫不经心”态度。澳大利亚往往只在必要时采取行动。即便如此,他们挂在嘴边的“一家人”与现实中从未落实的发展承诺往往令太平洋岛国深感失望。西方国家未能兑现承诺、在气候变化问题上采取行动(这是关乎太平洋岛国生存的问题),更是往伤口上撒盐。无论如何,尽管最近双方达成了警务合作协议,一些太平洋岛国的领导人依然质疑这份协议的诚意,他们担心可能会在违背自身意愿的条件下,被澳大利亚拖入大国竞争的旋涡。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黎巴嫩:以色列29日袭击已致105死359伤
2024-09-30 08:12 -
外交人员官邸遭苏丹军机袭击,阿联酋谴责
2024-09-30 08:09 -
飓风“海伦妮”已在美国造成93人死亡
2024-09-30 07:31 极端天气 -
以军对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发动新一轮空袭
2024-09-30 06:36 -
消息人士:我驻黎使馆已发撤侨意愿问卷
2024-09-30 00:40 中国外交 -
日本新外相、防相人选公布
2024-09-29 23:39 日本 -
“只因对华合作,我遭网暴四年被列‘死亡名单’,一下回到中世纪”
2024-09-29 23:35 美国一梦 -
纳斯鲁拉遗体已被发现,没有直接伤口
2024-09-29 23:02 巴以恩仇录 -
辩论在即,沃尔兹被曝压力巨大,可能问万斯这句…
2024-09-29 22:25 美国大选 -
马斯克转发中国登月服:反观美国...
2024-09-29 21:05 航空航天 -
“重大转变”!瑞士支持中巴倡议,有人坐不住了
2024-09-29 20:42 乌克兰之殇 -
石破茂打算10月9日解散日本众议院,重新大选
2024-09-29 20:42 日本 -
以色列空袭叙利亚,“或为阻止外界装备进入黎巴嫩”
2024-09-29 20:09 巴以恩仇录 -
以军称萨菲丁已开始掌控真主党,且比纳斯鲁拉更强硬
2024-09-29 19:54 巴以恩仇录 -
旅日大熊猫“比力”“仙女”将回国 日本民众排长队送别
2024-09-29 17:19 日本 -
真主党证实:卡奥克已死亡
2024-09-29 17:19 巴以恩仇录 -
日用品已变“奢侈品”,加沙人用木头做鞋、用沙子当肥皂……
2024-09-29 17:06 -
黎巴嫩华人:纳斯鲁拉遇袭时,谷歌地图突然失灵
2024-09-29 17:01 观察者头条 -
SpaceX宣布暂停“猎鹰9号”发射
2024-09-29 15:37 大公司 -
现场细节曝光!“炮衣摘除,随时启动”
2024-09-29 15:32 中俄关系
相关推荐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24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68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05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8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315最新闻 Hot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
英国快和美国谈成了?条件是…
-
改道、停飞,各大航司又遭罪了
-
巴军方公布回击细节:两国战机均未侵入对方领空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