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飞龙:“一国两制”进入下半场,国家精神教育可以用这三部电视剧
其三,《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这是新中国“前后三十年”的转型史,也是改革开放和融入国际主流体系的建设史。这是国家从“阶级斗争”向“经济建设”的政治结构转型,是国家精神重心的内在调整,但不属于“另起炉灶”的断裂式革命。
对“前三十年”而言,内部反复辟和外部反干预是新生政权的生死命题,是无法回避的极端挑战,在体制和斗争方法上有诸多的应变思维和特殊管理机制,但也兼顾了国家常态制度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资料图
“前三十年”打下的国家制度基础、外部和平环境以及内部工业条件,成为改革开放的关键前提。1970年代初,中国开始考虑战略性地重构与美国及西方的关系,并争取更加独立自主的政策立场和有利于我国的国际政治环境。
粉碎“四人帮”之后,国家政治路线和经济战略面临结构性检讨和调整,邓小平以其对新中国国家精神的透彻理解以及民族复兴的方法路径的独立思考,推动国家转向了改革开放的新格局和新秩序。改革开放也为香港问题的和平解决及“一国两制”的制度实现提供了最有利的政治条件。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运动式治理弊端丛生,民主法治需要规范建立,人的权利和发展需要制度保护,因而需要对内“改革”,对外“开放”。这是“后三十年”改革开放精神及其路线的基本历史背景和理性逻辑,它与“前三十年”在党的领导、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层面并无差异,但在如何实现具体路径和方法上存在重要的调整甚至创新,并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是以“前三十年”为历史基础和政治基础的,又构成2012年以来,新时代一切改革及民族复兴全盘事业的关键前提和基础,前后相续,始终保持政治体制的稳健性和制度改革、经济发展的创新性的有机结合,坚决拒斥了苏联式的“颜色革命”崩溃之路,也遏制了回到之前体制的“老路”,真正按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民族复兴的时代要求向前探索。
香港“一国两制”的战略谋划来自“前三十年”,但其具体成形和结出硕果是邓小平时代的独特政治成果,并对中国整体的现代化与国际化作出无可替代的贡献。
改革开放有学习西方先进经验的一面,有市场经济和民主法治规范发展的一面,但这一切改革元素都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制范畴内有序、理性展开的。
对邓小平路线的理解必须结合“前后三十年”的连续性逻辑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化发展进行,任何简单向左或向右的片面化解读和扭曲都是有悖于改革开放精神及其民族复兴完整逻辑的,也不能在当代事业中取得共识。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有助于香港社会完整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原则和限度,以及背后的国家精神的完整谱系与核心元素。经由改革开放,中国稳住了,中国发展了,中国具备了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真正自信和实力。
香港特区政府因应国家精神理解的强烈需求,已将《觉醒年代》和《跨过鸭绿江》引入香港电台及公共文化空间,实际上《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也可做相应引入。但仅仅引入传播是不够的,还需要组织一系列的社会讨论、观影分享、课堂教学、课题研究以及学术评析,使之成为香港公共文化的有机的新元素,将国家精神和国家角色深刻植入香港文化生态之中,以弥补“一国两制”在香港长期以来的“国家”角色缺失。
新的“公民与社会发展科”重新划分了学习板块和内容,确定了“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以及“互联互依的当代世界”,更新调整了课程指引,提供了示范性教学课件,并规定了内地考察教育环节,其与上述经典历史剧及新时代精神切合攸关之处极为繁密,正可转化运用。
在此长时段历史叙事与社会教育的基础上,“一国两制”的话语权和社会认同才能稳固建立,而新时代“一国两制”的制度精神和发展逻辑才不是“突兀”的,而是其来有自,是中国文明与现代历史合逻辑的当代发展。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而对“序章”的准确理解和运用,是中国文化与历史的“擅长”所在,也是智慧所在,“一国两制”的转型发展不可能脱离这一“大逻辑”。
总之,香港“一国两制”合乎时代和理性要求地转向了下半场,面对巨变时刻的一切乡愁、幽怨或喜悦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呈现,但“一国两制”朝向“国家”、“民生”、“融合发展”方向的决定性转型不可逆转,而民主发展所需要的制度和社会条件也将因为上述转型的有效完成而更加完备。
2021年的《施政报告》可以是香港“一国两制”的一份历史性文件,因为它承载了中央的政策启发、特区政府的转型思考和香港社会的再出发构想,虽在一时之间未必构成香港全社会心悦诚服的整体共识,但其强大的历史叙事、政治判断、政策自觉和国家精神理解,以及对民生与发展的透彻思考,却是香港回归以来前所未有的。
香港“一国两制”正在深化转型,国家精神的完整理解和转化仍需深入,并构成“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关键所在和实践新路向的基本航标。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中纪委机关报:让侮辱英烈者付出应有代价
2021-10-09 07:50 捍卫英雄 -
国家邮政局长:邮政业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的基本业情没有改变
2021-10-09 07:49 -
山西新绛堤坝决口合龙
2021-10-09 07:12 极端天气 -
乌鲁木齐市委书记徐海荣,赴任广西
2021-10-09 07:01 -
中央政法委书记:坚决拥护党中央对傅政华进行审查调查的决定
2021-10-08 23:45 廉政风暴 -
内蒙古:全力推动煤炭产能释放,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2021-10-08 23:00 -
国家发改委征求意见:将“挖矿”活动列入淘汰类事项
2021-10-08 22:00 -
检方对罗某平诉讼立案调查
2021-10-08 21:52 -
布林肯称希望中国对恒大采取负责任行动,外交部回应
2021-10-08 21:15 中国外交 -
赵立坚怼日媒记者:这不是外交问题
2021-10-08 21:08 台湾 -
CIA组“中国任务中心”,香港保安局回应
2021-10-08 20:52 香港 -
钧正平:惩治罗某平不是目的,要遏制住虚无历史歪风邪气
2021-10-08 20:47 -
严金海任西藏自治区代理主席
2021-10-08 20:16 高层人事 -
国常会:纠正“一刀切”停产限产、“运动式”减碳
2021-10-08 20:12 观察者头条 -
@罗昌平 被关闭
2021-10-08 19:24 -
“在台湾问题上,美方对中方是做过明确承诺的”
2021-10-08 18:17 中国外交 -
经济日报:避免平台经济陷入低水平竞争循环
2021-10-08 18:06 大公司 -
一线城市中,深圳为什么性别比最高?
2021-10-08 17:43 中国经济 -
CIA设“中国任务中心” 赵立坚:典型冷战思维
2021-10-08 17:12 中美关系 -
美军秘密训练台湾军队?中方回应
2021-10-08 17:08
相关推荐 -
“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49“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166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63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714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5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美国与乌克兰达成稀土协议
-
特朗普祝贺:历史性时刻,美国的莫大荣耀
-
100多架飞机大战后,印巴局势怎么走?
-
美国又炒作“中国在古巴进行间谍活动”,我大使驳斥
-
美英谈成了,“英国让步”
-
冲突愈演愈烈,莫迪首发声
-
“美国在欧洲的广泛军事存在并不是必然的"
-
印度两座水电站已重新开闸
-
“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
夸大对华关税效果,她被打假了
-
突发!巴称击毙约50名印士兵,印称摧毁巴第二大城市防空系统
-
弹射座椅大厂泄露了印巴空战战损“天机”?
-
巴总理:关键时刻,感谢“亲爱的兄弟”埃尔多安
-
日本地铁出现随机杀人事件,男子挥20厘米菜刀砍伤2人
-
“斯洛伐克几分钟前才被通知…现在知道国际政治是啥了吧”
-
“俄罗斯要价太高,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