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抗疫是“爱国者治港”的关键测试
香港抗疫过程中出现的指挥不一、责任推诿、执行力不足等现象,反映出特区政府在管治理念上缺乏“为人民服务”的积极作为,缺乏“爱国者治港”的情怀和责任感,仍然存在“打一份工”的消极公务伦理和精致管理与推卸责任的公务陋习,甚至存在对“动态清零”抗疫路线的软抵抗。[全文]
-
俄乌冲突下,福山又来预言了
这是福山信仰的底牌,是福山对美国的“效忠宣言”,也是福山哲学思想回旋退步的标志。福山怀疑俄罗斯,但也暴露出思想的封闭性,其30余年来丰富的经验比较、学术反思以及惊人的公共写作产量,最终并未带来任何结构意义上的思想进步。[全文]
-
香港防疫,还有人想学西方“与病毒共存”?
香港在维护全体市民健康安全以及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上不存在特殊性、或者必须与西方一致的理由,需要决断而行,与国家共进退,实现港式“动态清零”,为西方世界做出示范,即一个资本主义社会是如何超越西方一般标准而实现动态清零的。[全文]
-
历史走到这一步了,中国开始“平视”世界
中国之“平视”,不是新霸权的确立,而是新世界的发现和耕耘。与“美国治下的和平”及其霸权乱序相比,这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世界恰似一个巨大的“历史荒原”,有待各方的合意与耕耘。[全文]
-
新选制、新立法会与香港民主的自主性发展
部分美西方国家在此次选举期间,抹黑新选举制度、怂恿扰乱选举秩序、诋毁选举结果,是一种注定徒劳无功的“民主霸权”哀嚎和持续干预的图谋,不能得逞。[全文]
-
这场全球民主大辩论,是人民民主与霸权民主之争
美国主观上否定中国的民主资格,但客观上与中国民主“打擂台”而确证了中国民主的存在性及其世界地位。中美关系经由贸易战而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拜登政府的“民主战”是拿出了压箱底的“制度核弹”对中国进行“天下围攻”,其本质与民主无关,而是美国的“霸权保卫战”。[全文]
-
中国和东盟,同志、家人还是兄弟?
“西方化”在东盟各国精英层以及社会公众心理层面仍有强大的历史惯性和影响力,而美国针对中国的类似“新冷战”的种种策略部署无疑将继续加强、而非削弱西方的整体影响力,是中美全球性软实力竞争的重要一环。[全文]
-
美对台“准殖民地化”?大陆如何破局
事实上,在美国的严格控制下,所谓的台湾民主既不能自主决定走向“统一”,也不能自主决定走向“台独”,必须在美国利益允许的范围内做规定动作以及实施一些不违背美国利益的自选动作,从而出现了隐秘的、非正式的“准殖民地化”。[全文]
-
“一国两制”进入下半场,国家精神教育可以用这三部电视剧
香港社会理解国家精神还需要更加具体生动的文艺作品和沟通形式,需要适度的历史化、事件化、故事化、偶像化和人格化,需要激活香港社会人心的历史记忆和重新理解,需要打动青年人心的底层硬核而促其转变。[全文]
-
香港民主“大洗牌”,下一步不只是“防卫”
香港反对派整体上的一代人“政治青春”已逝……“稳定压倒一切,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理辩证法,在“一国两制”的香港同样适用。[全文]
-
见证着帝国“夕阳”,我们能解决“文明冲突”吗?
我们正在见证的是帝国“夕阳”光景,尽管看起来似乎还是红通亮泽,但温度早已不如初年,幻想依靠它获得温暖与庇护的人们,在象征意义上都是喀布尔机场的“逃难人”,这对港独和台独是绝佳的历史警示。[全文]
-
美式民主的失败与塔利班“建国大纲”的考验
某些阴谋论者或过于热情的民族主义者鼓动中国出兵阿富汗填充美国留下的空白,实在是要么心眼很坏,要么是心智很迟钝,不足与谋大局。[全文]
-
香港国安法首犯被判9年,司法“拨乱反正”的里程碑
当然,笔者并不是说法官在司法过程中已尽善尽美,甚至在法律条文的解释细节、解释方法以及具体量刑上仍存在商榷余地,但我们要充分理解香港国安司法的专业难度与政治环境的复杂性,支持香港司法逐步形成扎实有力的国安判例法,推动香港国安法在香港法律体系中的软着陆和有机融入。[全文]
-
“一国两制”方案,不能只想着怎样给台湾更高的自治权
香港经验不能只看“高度自治”的一面,单纯想象怎么样给台湾更高自治权,也应重视国家权力和利益的层面,特别是国家安全、国民教育和文化领导权层面,必须有预先的研究和政策设计,以及相关的心理建设。[全文]
-
如何让香港社会理解“党的领导”?
回归24年,香港社会对党的领导的历史和法理认知存在重大缺陷。政治秩序稳定的前提是认同宪制,而党的领导正是中国宪法最根本的制度原则之一。香港社会不能正确认识党的领导体制,就不能全面准确理解和维护特区宪制秩序,也难以真正落实“一国两制”和爱国者治港。[全文]
-
香港该补上“党史课”了
在港英殖民统治、国民党历史叙事以及各种反共势力的劫持扭曲之下,香港社会出现了相当程度的“反共”思潮和行动。骆主任的讲话,事实上触及了香港的“党史”补课问题,这不仅涉及香港教育体系的改革问题,也涉及公职人员伦理改造与社会文化生态修复的问题。[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