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桑特·辛格:中印边境问题上,中国如何智胜莫迪?印前军官说……
印度逆转中国在拉达克取得的收益的选择正在减少。印度军队从巴基斯坦边境重新部署并调整六个师的兵力,在拉达克地区部署近5万人,在2020年之后,进一步加强拉达克地区的监察力度以防止中国军队进入。据印陆军司令部高级官员称,拉达克危机迫使中国将部队部署在离实控线更近的地方,使中国脱离“舒适区”,若发生冲突,该官员表示有信心在战术和作战层面上与中国势均力敌,但其不确定中国军队在网络和电磁频谱战中的实力。人们还担心伪阿鲁纳恰尔邦(我国藏南地区)某些边境地区的军事部署存在巨大差距。在与许多高级军官谈及拉达克和中国军队时,他们对中国军队不屑一顾,但对与中国的军事升级前景感到畏惧。
印度似乎决意坚持这一路线,并且未表现妥协中国进入实控线的意图。北方军区司令乌彭德拉·德维维迪中将在采访中表示,印度决心杜绝冲突发生,“我们既有战略耐心,也准备好等待。印度已准备好进行谈判,如果时间延长,印度将继续等待下去。”这是因为印度担心如果其试图在实控线进行另一次“交换条件”方案行动可能会导致意外升级。成功的“交换条件”方案将使印度能重新回到谈判桌时更具优势地位从而达成有利交易。
中印高级指挥官之间的会谈频率正逐步下降。在印度的多次要求下,最近两次分别于2022年3月和7月举行。频繁举行较低级别的会谈可以降低冲突风险,但无法在更广泛的议程上取得进展。
印度将所有希望寄托在军事和外交谈判上,这导致中印在边界地区脱离接触以增加两国军队之间的距离、减少直面对抗,通过建立禁巡逻区保持相距几公里。但这种脱离接触是实控线的印度一侧受限。
根据印度的设想,脱离接触之后是降级,双方将在距离前线几个小时的地方部署部队并携带重型军事装备。然而,中国断然拒绝降级。虽然印度方面谈到部署所需的小时数相等,但中国坚持后退相同的距离。这在军事上对印度不利,因为中国优越的边境基础设施将使其能够在类似的距离上更快部署军队。第三步也是最后一步,所有额外部队全部撤离拉达克。在将一支师级规模的反叛乱部队从乌达姆普尔(Udhampur)转移到拉达克南部之后,印度军队没有心情或意图在2022年4月后又将转移到那里的所有部队撤出战区。
即使中国同意印度的三步程序,中国为高效作战部署提供支持的新建基础设施及其对现代技术的引入所带来的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因为中印信任已经完全破裂,脱离接触最多只能在战术层面为中国带来的复杂战略挑战按下暂停键。
这一挑战来自中印两国之间日益扩大的权力差距。中国的经济规模是印度的五倍,国防开支是印度的近四倍。在技术上,中国在各个领域均取得巨大进步,而印度则远远落后。
在地缘政治上,印度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正在衰落的美国的崛起伙伴,而中国的既定目标是在2049年内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中国希望那时在国际秩序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莫迪执政的八年里,权力平衡向中国转移,双边关系的未来走向面临严峻挑战。
1962中国对印自卫反击战向亚洲发出中国比印度更强大的信号,在此60年后,拉达克危机令南亚地区国家清楚得知印度并非中国的对手。2022年8月,尽管印度公开抗议,斯里兰卡对中国科考船远望5号停靠其港口的态度证实此现实。尼泊尔亦是如此,尼泊尔公开反对印度以“烈火之路”(Agnipath)计划招募廓尔喀人加入印度军队。
1962年,印度在有争议的拉达克边境地区建造一座临时堡垒以应对中国(图源网络)
尽管莫迪政府颁布“邻里优先”政策,但在过去八年中,印度与其南亚邻国的交往低谷远多于高峰。2016年,莫迪因乌里袭击事件退出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南亚合作的唯一论坛)的年度会议,试图在南亚地区孤立巴基斯坦。尽管印度试图推动孟加拉湾多部门技术和经济合作倡议(BIMSTEC)以及孟加拉国、不丹、印度、尼泊尔倡议(BBIN),但印度一直无法用实质性替代方案取代南盟,无法与财力雄厚的中国及其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相提并论,再加上印度不满其被视为南亚地区霸凌者,这意味着印度在南亚的“统治范围”已缩小为一个小区域的“影响范围”。
由于莫迪政府对巴基斯坦的印度教民族主义政策,这个问题变得更加棘手。在拉达克危机前,执政的印人党领导人在政治演讲和竞选活动中大声疾呼并攻击巴基斯坦。自拉达克危机爆发以来,印度无法应对中国和巴基斯坦两线相连的军事威胁,这迫使印度对巴基斯坦保持沉默。印度利用阿联酋与巴基斯坦进行秘密谈判,重申沿线停火,但巴基斯坦持续的经济和政治动荡可能会破坏平静,新的陆军参谋长计划于11月接任,因此到目前为止,巴基斯坦并未利用中印的不平衡地位。
印度的未来道路很简单。印度不应仅由安全和情报机构处理与巴基斯坦的关系,而是需要发挥外交、政治和经济的作用。印度当局应与巴基斯坦建立友好关系。与巴基斯坦建立实质性和平进程将使印度可以自由地专注于中国的战略挑战,而并非总把目光投向巴基斯坦以防止另一场危机。南盟应成为达成此目的工具,因其将吸引其他地区国家参与讨论,使它们成为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进程中的利益攸关方。莫迪政府不能因担心南盟其他成员联合使中国成为正式成员而回避南盟。随着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现成为新兴全球地缘政治的重心,印度必须为应对邻国的持续权力争夺做好准备,并学会巧妙应对“政治游戏”。正如前国家安全顾问希夫·尚卡尔·梅农(Shiv Shankar Menon)所说:“全球体系的整体不确定性越大,印度在稳定和管理其周边地区,特别是次大陆方面应给予的优先级越高。”
印度除了将其军队从巴基斯坦边境转向中国进行内部再平衡外,还尝试在该地区进行外部再平衡,尤指重振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四方安全对话峰会、部长级会议以及其他官方会议制定了包含大量声明的非安全议程,但没有一项提案能改善中印边境的不稳定状况。印度仍然是唯一与中国接壤的四方成员,并且不是美国的条约盟友。因担心会激化中国在陆地边界的军事升级,莫迪政府似乎不愿接受对中国的强硬路线。印度还冒着制造潜在印象的风险,即中国开始将印度视为其美国挑战的一部分。然而,印度在俄乌冲突上的态度已充分表明其立场,其态度违背西方的方向并反映中国的行动,让中国困惑于印度真正的合作伙伴和赞助者到底是谁。在中国国际电视台《The Point》英文对话节目中,国防部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安全中心主任周波大校表示,他坚称印度遵循战略自主有迹可循,并且在乌克兰问题上也正在走这条道路。
印度与俄罗斯的长期关系依赖于印对俄国防物资和替代品方面的广泛需求,使得印度不可能同意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前印度驻俄大使表示,由于印度近70%的军事装备来自俄罗斯,并将服役数十年,因此印度需要俄罗斯的支持,即使俄罗斯成为中国的伙伴,莫迪政府也别无选择,只能希望俄罗斯不要屈服于中国的压力,保持与印度的独立关系。尽管在2020年上合组织会议期间,印中两国国防部长和外交部长在莫斯科举行会晤,但印度官员声称不允许任何俄罗斯人出席这些会议。印度驻俄大使馆的一位初级外交官告诉我,俄罗斯试图在2021充当中印之间边界危机的掮客,但被礼貌地拒绝了。通过参加上合组织和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并与中国在俄罗斯参加东方2022年军事演习,印度已发出与俄罗斯和中国单独接触的信号。如果中印关系每况愈下,莫迪对中印与印俄关系的相对力量假设将受到严峻考验。
在旧国际秩序下取得成功后,中印均在新旧全球秩序交替间的动荡时期中航行。日益强大的中国与印度的陆地边界存在争议,这是印度必须应对的现实。无论莫迪如何拐弯抹角地大声宣称,在他的领导下,印度已经成为一个超级大国,中国不会接受印度是其地缘政治对手。这是一场硬实力的博弈:经济、军事、技术和地缘政治,然而印度落后于中国,这一现状将不会在短时间内改变。
印度陷入了困境,如果它想维护自己的利益,目前畏惧中国或无视中国达成目标的政策是行不通的。1961年,第35任美国总统约翰·F·肯尼迪 (John F Kennedy)在柏林危机中说:“我们不能与那些说‘我的就是我的,你的可以谈判’的人谈判。” 出于政治需求,莫迪政府着眼于短期利益的解决方案,试图制造对危机模棱两可来的行动以麻痹印度国内的影响,这迟早会伤害到印度。模棱两可的行为态度总是符合更大大国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是中国的利益。
中印在拉达克地区的边界地图,描绘1956年和1960年的中国主张线,以及1962中国对印自卫反击战前后的实际控制线(图源:维基共享资源)
尽管在2014年9月艾哈迈达巴德的萨巴尔马蒂河边他与中国领导人在秋千上亲切交谈,当中国军队在拉达克地区冲进楚马尔河时,莫迪应该吸取这个教训,然而莫迪反而称赞中国领导人,称他是继7世纪佛教朝圣者玄奘之后访问印度的第二位最重要的中国人。此后,莫迪与中国领导人会面17次,但未能为印度争取到太多。
拉达克危机表明莫迪与中国领导人的个性化外交彻底失败。这一失败给印度的中国挑战蒙上了漫长而黑暗的阴影。
- 原标题:Out of Control: How China outmaneuvered the Modi government and seized control of territory along th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啸云 
-
我领馆:加州半月湾枪击事件遇害人员中有5名中国公民
2023-01-27 08:26 美国枪击案 -
“美国政治日渐衰弱,中国等国家应更多参与全球治理”
2023-01-27 08:04 中美关系 -
欧盟提议对俄柴油价设上限:每桶100美元
2023-01-27 07:31 欧洲乱局 -
以军打死9人,巴勒斯坦:停止与以安全协调
2023-01-27 07:29 巴以恩仇录 -
美军在索马里击毙1名“伊斯兰国”高级头目
2023-01-27 07:23 非洲之窗 -
美国家档案馆要求过去6届总统副总统自查
2023-01-27 07:23 美国政治 -
美国制裁俄“瓦格纳”集团相关个人和实体
2023-01-27 07:23 美国政治 -
-
“美国越围堵,中国越有可能研发出与ASML匹敌的光刻机”
2023-01-26 21:12 科技前沿 -
“欧洲没有真正的外交国防政策,我们总是跟着美国人”
2023-01-26 19:22 欧洲乱局 -
国庆日?入侵日!成千上万澳大利亚民众上街为原住民发声
2023-01-26 15:38 -
我驻福冈总领事:8名船员已确认死亡,其中有6名为中国船员
2023-01-26 14:35 -
美国新任驻俄大使特雷西抵达俄罗斯
2023-01-26 13:13 美国一梦 -
禁言两年,特朗普“脸书”账号将解封
2023-01-26 10:43 特朗普 -
“宁愿手上俄制武器成为废铜烂铁,也不会交给乌克兰”
2023-01-26 10:29 乌克兰之殇 -
拜登刚松口提供坦克,泽连斯基就给美国“下任务”
2023-01-26 09:54 乌克兰之殇 -
-
我驻福冈总领馆:有关船员身体状况良好,情绪稳定
2023-01-26 07:20 -
“枪手是…狗”
2023-01-25 22:36 -
美国松口后,俄大使放狠话:摧毁
2023-01-25 22:20 俄罗斯之声
相关推荐 -
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62“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79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87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26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597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