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文生:数字经济时代,争论“保6”意义不大
最后更新: 2019-12-23 10:40:00· 垄断与分配
规模经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但也可能带来垄断,形成壁垒阻碍竞争。垄断有两种,一种是技术进步或创新带来的市场影响力或行业集中度上升,这是一种“好”的垄断,虽然创新者获得超额收益,但这和效率的提升联系在一起。按照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垄断和创新有天然的联系,没有垄断的收益,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创新动力。还有一类是因为自然力量或政府政策比如监管形成的垄断,垄断在获得超额收益的同时不提高效率甚至损害效率,这就是“坏”的垄断。土地供给的垄断就是典型的“坏”的垄断,由于其天然的排他性,土地获得的超额收益必然以挤压其他要素的收入为代价。
就数字经济而言,现实中,“好”的垄断和“不好”的垄断有时候不容易区分,数字经济平台在开始阶段是“好”的垄断,是与创新紧密联系的,但到了一定规模后是否阻碍竞争就有争议了。
图4的描述有助于我们理解数字经济如何改变市场结构和收入分配问题。非竞争性/零边际成本带来两个效应,一个是规模经济,但同时也降低创新成本,比如每个有编程技能的人都可以参与开发App。这带来两个效果,一是市场集中度上升,规模效应导致有效率企业规模扩大,同时低创新成本吸引新的市场参与者。所以这种垄断不是静态而是动态的,既有垄断又有竞争,所谓“创造性破坏”。创新失败的可能性也很大,怎么吸引创新?需要风险溢价的补偿。超额收益既来自垄断租金,也有整体市场要求的风险补偿。只是超额收益由少数成功者获得,包括核心资本所有者、核心员工或者公司高管,赢者通吃,而一般资本和劳动报酬受到挤压。
但另一方面创新成本降低也意味社会流动性增强。全球主要经济体面临两大问题,一个是老龄化,使得整个社会创新动力下降;第二个是贫富差距,贫富差距导致社会流动性下降,也不利于创新。但数字经济会带来创新成本下降,社会流动性上升,可能对我们担心的老龄化和贫富差距问题有一定的对冲作用。
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对分配的影响还体现在劳动力和资本的相互替代性上,一个流行的担心是自动化、人工智能等发展导致机器替代人,带来失业问题或者劳动者工资受挤压。背后的假设是替代弹性系数大于1,但中国的替代弹性系数可能小于1。
· 中美是全球两个最大的数字经济体
一个代表性的指标是中美的电子商务市场规模遥遥领先(图5)。按上市公司市值来看,全球7个大科技平台里腾讯和阿里来自中国,其余全为美国,欧洲和日本已经被落下了。数字经济模式下的全球竞争新格局正在重塑。
那么,中美两大数字经济体是不是一样的?当我们谈到数字经济时,立马想到人工智能、机器替代、自动化等,背后含义是机器替代人,很多人担心劳动者受损。今天我要讲的一个要点就是中美两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模式既有共性,也有重要差别。简要来讲,美国的数字经济偏向资本,是对资本友好型的,和美国比较,中国的数字经济更偏向劳动些,对劳动友好型,两者的宏观含义非常不同。
二、美国:偏向资本的数字经济
前面提到数字经济的规模效应,提高效率,总量来讲应该体现在劳动生产率,但最近10年美国劳动生产率增速是降低的(图6)。微观层面,我们看到很多数字和数字技术应用提升效率的案例,但在宏观统计数据上看不到,被称为“生产率悖论”(productivity paradox)。同样情况在20年前发生过, 1987年 RobertSolow说,“You can see the computer age everywhere but in the productivitystatistics…”。
对此的解释有几种可能,一是总体的劳动生产率受其他因素的抵消影响,比如金融危机后大衰退导致的长期失业在一段时间降低劳动者的技能;二是国民收入统计的误差,比如无形资产投资被低估,导致产出(GDP)被低估;三是时间差,一般性技术进步(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扩张渗透到经济各层面需要时间,从发明电到电力应用普及提升经济效率经历了长达几十年时间的过程,Solow1980年代提出的疑问,在1990年代看到了劳动生产率提升的数据。
当然,还有一种偏悲观的看法,就是尽管有数字和信息技术的应用,现在的生产率增速就是低。我自己倾向没有这么悲观,常识告诉我们,数字经济对效率提升是可以看得见的,但这个争议大,已经有很多研究文献,这不是我今天讲的重点。我想讲的是数字经济在宏观层面的其他体现,大家关注还不够但很重要的方面,这就是美国行业集中度上升、劳动报酬占GDP比例下降、资本回报率上升的现象。
图7-8显示美国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的行业集中度上升,过去20年尤其明显。与此同时,国民收入分配的数据显示过去20年美国的劳动报酬占比下降,资本回报率上升(图9-10),也就是分配不利劳动者、有利于资本。一个可能的解释是“不好”的垄断,是政府政策、监管带来行业集中度上升,使得分配朝着有利资本的方向发展。但过去几十年是市场化、自由化的大背景,很难想象政策监管是导致行业集中度系统性上升的主要原因。我更认同有关研究文献提出的技术进步是主要推动力量的观点,也就是数字经济的影响。
- 原标题:彭文生 | 下个十年:数字经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时隔18年,中国解禁日本牛肉
2019-12-23 09:09 中日关系 -
发改委答问:支持民企“28条”有哪些重要突破?
2019-12-23 07:40 中国经济 -
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确保元旦春节肉品市场供应
2019-12-22 15:54 消费 -
光伏项目推平几代人种的3000亩沙漠林草地,华能:立即停工
2019-12-22 14:10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我一天接5个借钱电话,2019大部分企业都不容易”
2019-12-22 08:04 阿里帝国 -
国资委首任主任去世:在任7年,央企总资产从7万亿增至21万亿
2019-12-22 07:15 国企备忘录 -
任正非:已做好实体清单永不撤销的准备
2019-12-21 12:29 华为 -
二手房年涨幅超5%可投诉?深圳住建局辟谣
2019-12-20 16:27 中国房市 -
港交所总裁突然减持过半港交所股份
2019-12-20 11:31 大公司 -
重磅!黄金期权今日上市交易
2019-12-20 10:33 -
美芯片巨头获“华为许可证”,股价大涨
2019-12-20 10:01 华为 -
深市公司停牌次数大降 常停久停随意停现象成历史
2019-12-20 07:26 股市 -
百度诉今日头条不正当竞争:干预搜索结果
2019-12-19 11:58 大公司 -
首家美资!摩根大通在华控股券商获准开业
2019-12-19 11:30 中国经济 -
她重申不会将华为排除出德国市场
2019-12-19 07:09 华为 -
任正非回应近期争议:华为本色就是灰色,并非红得发紫
2019-12-18 12:30 华为 -
任正非:本来已准备退休 美国的打压让我产生了动力
2019-12-18 12:29 华为 -
“互联网金融风险令我们付出巨大代价,教训非常深刻”
2019-12-18 11:08 金融圈 -
韩企直言:韩国工人在某种程度来说对企业家是负担
2019-12-18 09:24 三八线之南 -
沪指大涨收复3000点关口 大金融板块全线走强
2019-12-17 15:27 经济晴雨表
相关推荐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220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7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268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评论 422“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评论 76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