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中国经济怎么稳怎么进?听三位经济学家深度解析
最后更新: 2023-01-04 15:33:42观察者网:会议指出,我们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这向外界传递出一种怎样的信号?吸引外资的关键是什么?
张燕生:有三组值得关注的数据:
首先,今年前11个月,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长只有1.3%。而台港澳企业是加工贸易的主体,说明他们现在面临巨大的困难。
第二,今年前11个月,外企进出口下降0.1%,在外贸总值中的占比已经下降到33.1%。曾经占外贸半壁江山的外资已经下降到1/3,外资的进出口可以说到了冰点。
第三,2021年我国制造业引资规模比2019年减少4.6%,占比下降到19.4%。
从这些数据可见,明年稳外贸、稳外资的形势有多么严峻。
2022年9月11日,上海洋山深水港自动化码头
我今年去苏州调研,当地干部提到,现在制造业的外资增量全靠再投资。成本驱动型外资和市场驱动型外资,它们的再投资仍然是指向低价的劳动力和市场。而对中国高质量发展来说,最需要的制造业外资是效率驱动型,也就是能带来关键人才、关键技术、关键零部件生产的外资,但这部分却大幅下降。
我认为,稳外资最好的方式就是中美高层增加接触和互动。比如说,今年最近中美元首会晤,中方提出,中美双方需要探讨新时期两国正确相处之道,找到两国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轨道。两国元首同意,两国财金团队就宏观经济政策、经贸等问题开展对话协调。
中方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政治基础中的基础,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我认为,中美迫切需要一个管控东亚地区风险的协议框架。
中美元首的几次对话非常重要。元首通话或会晤之后,两国工作团队及时跟进和落实达成的共识也很重要。
全球跨国公司都很关注台海地区局势,如果局势不稳,现在很多外资都会随时撤出。这同过去的制造业外资截然不同。看似不错的外资数据背后,75%至80%是服务业外资,轻资产说走就走,隐含的是一场深层次外资外贸危机。我们如果不能控制好不确定性,就很难摆脱困境。
另外,我们现在过度强调进口替代、本国优先,导致许多外资担忧,它们认为这是一种歧视。因此如何对外资、台港澳资、民资,如何对央企、民企、外企、台港澳企一视同仁,实现公平竞争,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值得我们认真考虑。
观察者网:国务院副总理刘鹤12月15日在第五轮中国-欧盟工商领袖和前高官对话上指出,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针对当前出现的下行风险,已出台一些政策,正在考虑新的举措,努力改善行业的资产负债状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坚持房住不炒、“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这一定调对于明年的房地产行业来说意味着什么?房地产行业如何才能走出困境?
刘元春:关于房地产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确保目前房地产头部企业的债务危机以及保交楼所产生的社会危机,不会进一步产生系统性的行业风险。因此,必须持续通过“三支箭”保持房地产流动性的相对稳定,另外要通过有效的债务重组方案,使房地产头部企业的债务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防止产生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第二,政府在资金和债务重组的基础上,出台一些扩大居民住房需求的政策,扭转市场预期。房地产行业要想最终解套,不是靠政府“输血”,而是通过市场需求的复苏。
第三,我们不能将中国宏观的稳定依托于房地产市场能够短期调整到位。因为本轮房地产调整涉及到深层次的基本参数、整个行业的盈利模式以及整个市场周期信心的调整,所以调整周期和深度会比以往更长、更深。
但是,宏观稳定不可能等到房地产自我稳定之后再来稳定。所以政府轨要加力,通过政府的投资对新市民、年轻人的保障性住房、租房市场进行扶持。这实际上是要求中国房地产模式大转型,从“香港模式”向“新加坡模式”转变,从过去以增量调整为主体逐步过渡到增量和存量并存的调整模式。因此,这需要在房地产市场上,有“短中长”相组合的政策定位。
2022年9月6日,市民在太原一家房地产售楼部挑选商品房户型
观察者网:会议强调,要“科学精准问责,为担当者担当”。问责制也是您一直以来呼吁的,您在采访中曾提到,在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之后,就要改变过度依赖上级激励并引入向下问责的制度。问责制的利弊是什么?如何才能做到“科学精准”?
张军:“问责”对应的英文单词是“accountability”,原意为“accountable or liable to people, do what is due”(对人负责,做该做的事),指的是一种激励制度,让官员承担起责任来。中文翻译成“问责”,实际上过度强调了“做错事会被追责和惩罚”这层意思,反而忽略了激励官员“去做正确的事”这层更为重要的意思。这样可能会造成官员的卸责、不作为、不敢作为或极少作为。
“问责制”更好的译法可能是“担责制”,鼓励或激励官员更好担责,而不是作为一种惩罚,做不好就免职。
我国的地方官员由上级任命,绩效表现受到上级监督,因此他们首先会考虑怎样执行上级制定的政策。不过,目前的地方官员也很在乎地方百姓的评价,因为这通常也会对其绩效产生影响。所以,大多数人可能会更多地考虑平衡。
事实上,问责是不太容易把握的事情,因为在评估地方官员表现或绩效时,很多东西很难被量化,能量化的东西也不见得就好,所以建立一个好的评价体系绝非易事。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考察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主要看GDP增长率。这种评价方式比较简单,因为可以量化,而越定性的东西越难以评估。在定量评价当中,单变量是最简单的。如果对于一个事情的要求是“既要又要还要”,就变成了管理学上所说的“多任务的目标”,会变得复杂。
比如说,如果从GDP增速、环保、民生三个维度去评价一个官员,那么他就会考虑什么方案才是付出最小又能通过考核的最佳组合。前几年,我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强调环保“一票否决”,其他事情做的再好,只要环保不达标,考核就“一票否决”。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官员自然就不会特别关心GDP、投资等有关经济增长的问题。
但我想这个阶段一定是要过去的。如果我们的政府官员什么都要管,这个问题就不可能彻底解决,“既要又要还要”的多任务目标就难以避免,而且最后还要做到精准问责下级官员。这些都很难做得到。这就引出了我们过去讲的关于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最近讲的太少了。
(张菁娟、黄一帆对本文亦有贡献)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王慧 
-
航天科技集团2023年计划:全面推进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测工程
2023-01-04 15:26 航空航天 -
伊恩·克劳福:我们也许会在“人民城市”上海永远住下去
2023-01-04 13:20 老外讲故事 -
天府可乐回应破产传言:申请破产的是老企业
2023-01-04 13:15 观网财经-消费 -
《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治规范与分级诊疗流程》发布
2023-01-04 12:56 抗疫进行时 -
事关新冠重点人群,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通知
2023-01-04 12:33 抗疫进行时 -
清华研究团队发现新冠病毒纳米抗体,对变异株BF.7等均保持活性
2023-01-04 11:58 -
东航第二批C919乘务员4日开始集训
2023-01-04 11:50 中国大飞机 -
海口多名男子持械打砸超市,当地警方回应
2023-01-04 11:33 -
瑞丽姐告国门将恢复人员货物通关
2023-01-04 11:00 -
东莞放开限购首周,新房成交量环比增950%
2023-01-04 09:40 中国房市 -
高福:医院不是菜市场,应逐渐过渡到“看病要预约”
2023-01-04 09:12 -
北京地铁1月8日起取消乘客测温
2023-01-04 09:08 -
XBB毒株会引发第二轮感染吗?中疾控回应
2023-01-04 08:55 抗疫进行时 -
河南省财政下达80亿元应对疫情补助资金
2023-01-04 08:50 抗疫进行时 -
不用抢购纸尿裤!
2023-01-04 08:14 -
多地拼经济,重点“瞄准”促消费
2023-01-04 08:07 中国经济 -
教育部:寒假期间各地严防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
2023-01-04 07:58 中西教育 -
财政部长刘昆:今年每一分钱都用到国计民生关键处
2023-01-04 07:45 观察者头条 -
刘国中调研四川、重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2023-01-04 07:39 抗疫进行时 -
“阳了”看病吃药医保咋报销?多地已明确
2023-01-04 07:18 抗疫进行时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