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云来:数说七十周年经济巨变
关键字:【本文首发于《财经杂志》(ID:i-caijing),作者/朱云来,编辑/蒋丽】
近日,在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和网易财经联合主办的2019网易经济学家年会夏季论坛上,金融专业人士朱云来发表了一篇主题为“数说七十周年”的演讲,在分析详尽的数据分析总结称,“回顾过去:七十历程,增长卓著,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展望未来:效率提升,科技创新,体制完善,科学管理。”
以下为演讲全文:
朱云来
朱云来:
我的题目是“数说七十周年”,也是紧扣主办方的题目”回顾70周年走向新的开放时代”。
从数字来看1949—2019年的经济发展,大致分为前三十年和改革开放后的四十年。1949年开始的数据相对比较少,开始有三年的经济恢复时期,所以大多数的经济数据从1952年开始,但是可以从我们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看出来一个历史的成长以及阶段性的特点。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们的名义产值,也就是以当年市场价格计算的产值,2018年90万亿,从统计局出版的年鉴最早的数据是1952年为679亿,这期间增长1326倍,年均增长11.5%,其中前三十年年均增长6.4%,后四十年年均增长14.7%;如果以1952年的价格为基准,2018年的真实产值应该是11万亿,增长167倍,平均年度增长8.1%,前30年平均增长是5.9%,也就是6%左右,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平均增长达到9.3%,发展步伐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很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后期产值的增加非常迅速,货币供应的增长也很迅速,从52年的121亿元增至183万亿元,增长15122倍,年均增长15.7%,其中前三十年年均增长9.9%,后四十年年均增长19.7% 。
这条蓝线也代表了社会总通胀的一个基本结果,前三十年还是相对稳定,改革开放以后市场化的改革也伴随着通货膨胀,这张图把历史真实地进行了回放,1996年宏观调控以后一直到2002年价格处在一个相对较平稳的阶段,到了2002年以后又是迅速爬升的过程,到了2011年、2012年开始,增速开始适当放缓。黄线是积累,绿色线固定资产投资,这两者差别08年之后在扩大。
这也是经常讲的消费的指数,我们把它转换成价位的高度,可以简单理解为1952年1元的东西,现在8.8元。绿色的是消费,蓝色的是资产,我们常说的住宅、工厂也包括在蓝线里。
这个是给大家一个历史的感觉。七十年的经济体量到底有多大,所以我把人口也放进去,人毕竟是所有经济生活的中心,而与我们现在14亿人联系最多的就是粮食和肉类,2018年粮食总产量差不多有6.6亿吨,肉类总产量8625万吨,水产大概也是6458万吨左右。一红一绿基本上平行的,这也构成了最基本的经济。
我们再来看看其他的方面,能耗2018年46.4亿吨标准煤(我们的能产同年为37.7亿吨),材料产量这条线是纱布、钢铁、焦炭、水泥、硫酸、化肥、乙烯这几大主要工业材料项目产量加起来从49年的182万吨增至18年36亿吨,年均增加11.6%。货运总量2018年也从49年1.6亿吨增至515亿吨,为了方便入图让大家看的更直观,在作图时将数除10。图中背后蓝的背景是我们的真实GDP,真实GDP也就是讲的数量,去掉了价格的影响,可以看到有一个迅速的成长。
现在我们的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通过图来衡量一下什么是我们的效率。蓝线是人均职工人数除以当年的真实产量,折成每年多少元。看一下1953年至2018年的人均真实产值的效率,1952年328元到2018年1.5万。人均真实产值每年都会有一个变动,我们看到的这条橙色线, 1978年开始,总体还是正向的,当然这是对我们经济的一个初步衡量,从2007年以后,我们的平均效率增长率有所下降,从13%变成6%左右。
刚才讲的是人均生产效率,现在这张图是资产的效率,我们有系统的固定资产投资的记录,固定资产投资每年形成的工厂、铁路,累计的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赖以进行的基础,今年的产值总额是经济今年的产出,或者说固定资产基础的产出,这两个一比应该是效率(这也可以叫做资产周转率,是资产周转效率的衡量)。前面是因为数据隔断,没有以前的数据。如果看后面的数据,总体有几阶段,比如说1972年到改革开放80年代初是一个相对高一点的水平,那个时候总资产量比较小。后面有平稳也有下降,为什么2002、2003年以后开始下降呢?投资规模反过来,投资规模迅速增长,效率在下降。2015开始,下降趋势有所放缓(2016,2017年17%)。也许现在看到固定资产效率开始转向的迹象,所以这也许可以说是宏观的调控、去杠杆等的一系列措施,还是起了作用。
当然这些估计在这里还没有考虑到折旧的影响,大量的投资是在后期,折旧折没了是以前的东西,以前的数据相对来看数较小,折旧的计算对效率整体来看影响不是很大。至少我们可以从整体初步看到一个概念,经济投资太高也不一定是好事。而且经济计算的方法,产值当中固定资本形成是一部分,投资与效率的关系,其实是综合平衡的问题,看一个宏观经济需要有这样的两方面视角来系统考量。
最近大家比较关注世界比较,在这里我们拿美国的产值来做一个简单的比较,美国算是经济规模相对较大科技先进的代表。事实上,早就从1911年到现在,我们在迅速地增长。我们如何冷静地客观来看待发展,关键是持续力有多久?持续力靠什么?有很多人谈到收入陷阱,其实收入陷阱经济学上不存在这样的概念,有人说好像有一个暗物质拉着你,你就上不去,其实不然。还是要看技术含量、劳动生产率、创造价值的能力,这是收入的一个标准,不是陷阱。我们要往前持续,第一要可持续,第二还能再攀高,可以借助科技的进步来推动我们的发展。
- 原标题:朱云来:数说七十周年经济巨变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朱敏洁
- 最后更新: 2019-08-26 07:50:37
-
利率新政来了,你的房贷怎么算?
2019-08-25 23:01 中国房市 -
首批“全面二孩”的孩子到年龄了,幼儿园多了吗?
2019-08-25 07:49 中西教育 -
英央行行长:可创建全球电子货币,减小对美元依赖
2019-08-24 20:17 金融圈 -
去年我国电商交易达31.6万亿元 半年内快递超350亿件
2019-08-24 13:00 -
美元美股双杀,纽约金收涨近2%创6年新高
2019-08-24 09:58 中美关系 -
中方反制后道指狂泻620点,特朗普急了
2019-08-24 08:09 美国经济 -
华为海思将注册资本由6亿元提高至20亿元
2019-08-24 07:55 华为 -
中方反制,美股遭当头一棒
2019-08-23 21:56 中美关系 -
高岛屋宣布不退出中国:得到协助,重拾信心
2019-08-23 14:40 大公司 -
德国首次零息贱卖30年国债,特朗普却羡慕了
2019-08-23 13:15 德意志 -
8月美PMI指数十年来首次跌破“荣枯线”
2019-08-23 10:12 美国经济 -
合肥12家银行二手房停贷
2019-08-23 08:47 中国房市 -
内地房贷减值51亿,香港老牌银行中期盈利大跌75%
2019-08-23 07:15 香港 -
英国敲定脱欧后首个亚洲贸易伙伴:韩国
2019-08-23 07:13 不列颠 -
世界最长航班将试飞,单程19小时
2019-08-22 22:49 航空航天 -
2019民企500强:华为四连冠,四省占半壁江山
2019-08-22 16:01 大公司 -
一天后就改口“不减税了” 特朗普:让“经济衰退”来来看
2019-08-22 10:29 美国经济 -
日无人机初创公司“闯进”大疆总部所在地
2019-08-22 08:14 大公司 -
拼多多二季度亏损收窄 补贴翻倍仍有407亿元现金
2019-08-22 07:50 -
科创板开市满月:28家公司平均涨171%
2019-08-22 07:32 股市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