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鹏鲲:论文发表乱象已成世界共性问题
最后更新: 2020-01-20 08:52:54两次论文失范的症结是被核心期刊论文数据库收录
世界大势如此,中国学术圈也难以独善其身。值得注意的是,和网友众口一词地讨伐不同,无论是大量刊发亲子作品的王松奇主编,还是“歌颂”导师夫妇的博导徐中民都显得相当委屈。
对于该文,徐中民接受采访时称:“自然科学家需要情感注入,热议文章表面看起来有点问题,但实际潜伏得非常深刻,对目前地理学沉溺于科学的预测未来是很大的补充。”
徐中民还说:“自然科学家需要情感注入,需要点文史哲的知识,万事视为水,有情才生春。自然科学没有情感的注入,就是冷冰冰的。”
学术期刊不仅承担着广告、宣传学者研究成果的重任,而且还直接承担着科普的责任。科普不仅仅是介绍科学常识和辟谣,更重要的是介绍科学家的日常生活和学术生活、给青年科学家以指导、提供学术辩论的空间。
去年末杨文医生被害后,知名学术杂志《柳叶刀》主编力挺中国医生,更在年末首次在官网以中文刊发了一封中国医生的家书,充满了人文关怀,体现的不正是科学家的情感吗?
《柳叶刀》刊发的这封家书以情动人,也是一种可贵的科普。
但是这篇文章并没有出现在《柳叶刀》和SCI的学术论文数据库中,所以理所当然也没有争议。
不过,《银行家》杂志设立专栏刊发书法和文学作品确实有越界之嫌,理解为一种宣传也未尝不可。中国企业家喜欢书法和文学,因此《银行家》刊登此类作品本身并不是完全不行。问题是这九十余篇文艺作品居然都算核心期刊发文,这才是问题。
期刊主编本来首先是一个社会活动家,其次还是一个媒体人,最后才是一个学者。《Nature》和《Science》现在这么有名,首先就是两刊物的宣发工作做得好,比如今天本文上面所引的《Science》文章都难言有什么学术价值,但是它们都是科普,话题性都很不错。
《Nature》和《Science》为了科普甚至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允许通过出广告费、免审稿就能以论文形式发表在两杂志广告版的学术杂志。这种行为无疑引发了很多目的不纯的人踊跃投稿,但是也促进了很多西方民科以此为契机走上了严肃科研的道路,也为很多大学提升了全球知名度(广告版主要是大学在买),并为杂志创造了利润。
当然两大权威刊物并不算所有文章是正式学术文章(Article)。发表在广告版的论文虽然可以在纸质版见到,也可以通过官网下载,但是他们都不算正式学术文章(Article),也无法在数据库中找到。
所以“夸导师”和“捧儿子”的相关论文之所以称之为失范,并不是因为它们出现在了学术期刊上,而是因为他们都被核心期刊论文数据库收录,将来相关人员评职称、定贡献都可以算成正式学术文章(Article)业绩。
其中,算在王青石小朋友身上的核心期刊文章甚至比很多大学的教授还要多,这显然是不公平的。这并非主编王松奇所说的“谁写的好,就发谁的”,而是混淆概念、以权谋私,把非学术文章当学术文章收录。
通常而言,英文学术界把文章按体裁分为若干类,最常见的有Article (正式学术论文)、Meeting (会议论文)、Abstract(学术报道)、Review(综述)、Letter (学术信件)等五种,其中只有Article(部分期刊还要加上Report)算是中文口语表达中的论文。
英文论文有复杂的种类划分
但是论文的价值并不能简单的按体裁去划分,所以实践中这一标准相对灵活。即使是以Article的体裁写的文章,审稿不通过的但编辑又认为有一定价值的,征得作者同意可以放入Letter分类。相反,Letter和Review形式的文章也有可能因为写得好,经过相反的流程放入Article分类。
但放入Article分类就意味着,期刊承认它的学术地位,主编和编辑就要为其科学性负起应有的责任。
中文论文虽然没有这么多的区分,为过往的论文重新梳理分类的任务也过于庞大,但一篇文章有没有放入数据库的必要,主编做得了主,也有责任为中文学术数据库把好门。
以笔者的管窥之见,徐中民的“夸导师”一文有一定的学术部分。如果删除掉全部夸师娘和大部分夸导师的部分,以类似于英文的Review形式认真梳理院士导师的研究思想,在国内没有类似研究的情况下是可以放进核心期刊的。
但是该文的姊妹篇《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II):理论框架与集成实践》事实上并没有这样去做。因此该文没有当学术文章发表的价值,只能发在期刊读者来信栏目供大家讨论。
而王松奇的《父子集》栏目不仅没有学术价值,而且把国家的出版资源用于个人宣传,到底该负什么责任还得等待相关部门的处理。
这两个典型事件不仅有共性的内容,还有很强的个性,都折射出当今学术出版组织的一些问题。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陈辰 
-
中国大使讲实话,竟被瑞典政府召见
2020-01-19 23:40 中国外交 -
伊朗大规模取消改革派议员竞选资格
2020-01-19 22:58 伊朗局势 -
-
黄背心再起!巴黎歌剧院罢工《马赛曲》响彻街头
2020-01-19 20:37 法国见闻 -
31日23时正式脱欧?英国政府公布纪念方案
2020-01-19 20:25 不列颠 -
特朗普外孙女的“对手”来了?
2020-01-19 19:48 美国大选 -
朝鲜外相换人:“美国通”被撤换
2020-01-19 19:28 朝鲜现状 -
美国一商场传来枪声 原来…
2020-01-19 19:18 观网看片 -
阻止移民赴美,墨西哥军队拦下超2000人
2020-01-19 18:34 -
环保组织大闹车展 150人被拘
2020-01-19 17:29 欧洲乱局 -
IMF总裁:全球可能出现新一轮“大萧条”
2020-01-19 17:21 宏观经济 -
乐天创始人辛格浩去世,终年99岁
2020-01-19 16:22 大公司 -
“我们会用事实,让他们闭上臭嘴”
2020-01-19 16:20 俄罗斯之声 -
-
这回,示威现场变“烟火晚会”
2020-01-19 14:09 观网看片 -
头一回,美国航母将以黑人命名
2020-01-19 13:42 美国一梦 -
日本高考出错一道中国历史题,所有考生都得分
2020-01-19 13:40 日本 -
“花2000亿修海堤防风暴?歇了吧,备好拖把水桶!”
2020-01-19 12:06 特朗普 -
-
“二战”老兵建言取消总统任期,普京回应
2020-01-19 10:31 普京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