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尹伊文:在缅甸遇到只教“选举”的西方NGO,我问他们:那治理呢?
最后更新: 2021-03-17 07:59:16缅甸1948年正式宣布独立后实行了十年左右民主制,结果是政党分裂、族裔对抗、经济困难、腐败滋生……于是发生了军事政变。此后军人统治了缅甸五十年左右,在军人统治的政体框架中,军队被定位的角色带有明显的“优主”色彩。
缅甸的军人统治者主张:“训练和发展一支强有力的国防部队,使其具有军事、政治、经济和行政的卓见,来承担国家政治领导角色。”[4]所谓“具有卓见”,就是具有优于普通人的能力;所谓“国家政治领导角色”,就是要当主政者,作“优主”。他们还具体化了军人在国家中作“领头羊”的工作目标:军人“在前头推进和捍卫国家的十二个大目标”。[5]这十二个大目标包括国家稳定、和平团结、经济发展、道德提升、文化传承等等。[6]不过,缅甸历史发展的实际结果却背离了优主政治的设想,这十二大目标并没有如“优主”所愿地实现,缅甸的优主政治是失败的。
缅甸的民主和优主都不成功,回顾缅甸自独立以来的历史,可以看到其不成功的曲折道路,也可以反省其不成功的原因。
在缅甸的历史中,既蕴涵着搞民主的国情元素,也蕴涵着搞优主的国情元素。作为英国殖民地,缅甸的精英受西方教育熏陶,接受民主价值观,想搞民主政治是很自然的。但是同时,缅甸军人在独立运动和其后各届政府中扮演的“优越”角色,再加当时的国际大环境中一些肯定军人优越的思潮,又使得搞“军人优主”的想法也很自然。
领导缅甸独立的精英大部分是军人,譬如昂山[7]、奈温。而且他们是“体制内”的正规军人,不是“体制外”的游击军人,他们在政府中一直占有“优”的重要领导地位。他们的独立运动始于1930年代反抗英国殖民当局的活动,由于日本当时要和英国争夺缅甸,日本军国主义政府积极支持缅甸独立运动,昂山等精英去过日本,接受过日本的军事训练。1942年日本全面入侵缅甸,赶走了英国人,成立了所谓的“独立政府”,昂山、奈温等精英在这个政府中担任了部长等高级职务,他们领导的军队是这个政府的“正规军”。
1945年春,昂山领导这个“正规军”背弃日本,反戈一击,投向盟国联军;他们继而和英国谈判,最终达成了缅甸在1948年正式独立的协议。在这段缅甸独立的历史进程中,军人在政府体制内扮演了举足轻重的领导角色,带领国家获得了独立,被视为优越的领导者。
缅甸独立之后,民主元素显现了力量,成立了议会民主的政府,不过军人仍然在政府中保持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是因为缅甸独立之后,不断发生少数民族的起义叛乱,中国溃败的国民党军队又进入缅甸占领了大片领土,这都需要军人来和这些武装势力作战,因而使得军人继续有机会表现其举足轻重的力量。同时,民主政府的执政表现不佳,政党内斗分裂、经济发展无力、社会治安不稳……相形之下,军人显现出相对的优越性,鼓励了优主元素的发酵。
在1950、1960年代左右,国际上有一派学者肯定军人在国家整合、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军队具有训练素质良好、组织性强、凝聚力大的优势,可以成为维持社会政治稳定的最可靠力量,这种理论当时具有相当的市场。[8]对于缅甸的军人来说,除了理论,他们还有一次“实践”,使他们可以称自己是最可靠的优势力量。这次“实践”是“军人看守政府”在1958至1960年期间的执政。
1958年民主执政的政党发生了严重分裂,很可能引发内战,军队领导人与民主政府的领导人达成共识,进行了一次有“共识”的军事政变,由军人组成“看守政府”。此后两年,军人“看守政府”的执政绩效相当不错,一改民主政府的混乱低效状况,仅从宏观经济数字就可见一斑。在民主政府执政的1948至1958年期间,人均GDP一直低于二战前英国殖民统治时代的1938年。以1938-39年为基数100,民主政府时期各年的数字都小于100,最低年份甚至只是61,而在军人执政的两年中,人均GDP发生了首次超越,1958-59是102,1959-60是107。[9]不仅是宏观经济数据,在维持治安、稳定物价、改善市政面貌等方面,军人执政期间也都有很明显的进步。
1960年缅甸再次举行民主选举,这是军人“看守政府”在民主元素影响下作出的承诺,要归政于“民主政府”。在竞选中,吴努领导的党派主张要把佛教定为缅甸的国教,由于缅族占缅甸人口的69%左右,佛教是缅族文化的巨大支柱,这样的竞选纲领吸引了大量的缅族支持者,不过同时也冒犯了一些少数族裔(有些族裔不信仰佛教,或者与缅族的文化有很大的差异)。
吴努竞选成功当政之后,几个少数民族的领导人开始酝酿要退出缅甸联邦,根据当时的民主宪法,他们是有权利这样做的。1962年,军人以防止国家分裂为理由,再次发动了政变,这次政变和民主政府是没有“共识”的,军人政府也不再是“看守政府”,而是要长久执政的。
奈温是这次政变的领袖,政变后他领导的政府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在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于领袖一人之手;二是在经济上,推行了“缅甸社会主义道路”的经济政策。在“缅甸社会主义道路”政策的指导下,工商业进行了大规模的国有化,农业虽然没有搞大规模的集体化,但是政府控制了农产品的价格和买卖,还强势指导许多农业活动。
在奈温政府时期(1962-1988),缅甸的经济表现差强人意。据传奈温1967年在内部高官圈中讲话时说:缅甸二战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出口国,但现在却要喂不饱自己了。[10]此后政府推出了一些改革措施,并且大力引进国际“绿色革命”的高产改良品种,使得农业产出有了不错的改进,农产品出口大为增加。从出口总额的数字来看,军政府开始执政的1962年是2亿6千万美元,1970年跌到1亿美元,“绿色革命”后的1980年大大上升至4亿7千万美元。[11]
但是到了1980年代的后期,“绿色革命”的效力渐弱,1987年出口总额降到2亿美元左右,1988年更是跌到1亿5千万美元,GDP也出现大幅度的下降。[12]在奈温执政的晚期,他曾经做出过一些匪夷所思的经济决策,譬如废止某些面值的纸币。1987年9月政府突然宣布面值25、35、75缅元的纸币全部作废,同时推出面值45和90缅元的新纸币。如此怪异的决定据说是因为根据缅甸的占星术和命理学,奈温相信“9”是吉祥数字,用能被9整除的数额作货币面值可以使缅甸经济繁荣,还可以使他自己活到90岁[13]。
这次废止货币是突然宣布的,而且不允许持有旧币的人兑换新币,这使得很多人的财富骤然化为乌有,因此引起民众强烈的不满。这种不满成为引发1988年民主反抗运动的重要原因。
在1988年的大规模民众反抗和激烈社会动荡之中,奈温于7月辞职,军人又在9月发动了一次政变,成立了“国家法律和秩序恢复委员会”(State Law and Order Restoration Council,SLORC),从此,奈温时代结束,缅甸进入了新军政府时代。[14]这个新军政府和奈温政府相比,有两点不同。第一,在政治上新军政府是小集团的“集体领导”,而不是奈温式的“个人独裁” [15];第二,在经济上新军政府推行了私有化、市场化等等的新政策,而不再走“缅甸社会主义道路”。
在新军政府执政的1988-2011年期间,缅甸的经济有相对较好的增长,官方公布的年增长数字有时候高达10%以上,虽然这些数字被不少海外学者质疑,但即使增长率没有官方数字那样高,缅甸经济还是相当不错的。在平息少数民族叛乱方面,新军政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与几个少数民族的叛军达成了停火协议。我2013年访问东部掸邦的时候,接触了几位巴奥人和佤族人,他们以前都是叛军,在和中央政府达成停火协议后,他们投械从商,成了当地颇为成功的商人。
新军政府的私有化和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虽然带来了经济增长,但也带来了大量的贪污腐败。军政府的人士在国企私有化时低价鲸吞国有资产,在开放吸引外国投资时利用特权跻身厚利的合资企业,在推行开发项目时大量掠夺土地……不少军队精英,以及与军政府有特殊关系的人,在这期间暴富起来,而广大平民,尤其是失去土地的农民,则处于贫困之中,“缅甸社会主义道路”时代的平均主义被新军政府时代的贫富悬殊所取代。
2007年,为了推行市场化的价格改革,军政府取消了燃油价格补贴,导致各种燃料的价格上涨一至五倍。这次市场化的价格剧涨,使贫困民众的生活雪上加霜,引起了强烈的社会不满,引发了“番红花革命”。反对派的政治人士和学生,以及身穿番红花色袈裟的僧侣走上街头,举行大规模的游行示威。军政府对这次游行进行了强力镇压,军政府的行为遭到了国内广大民众的抗议,也遭到国际上很多国家的谴责。
在内外压力之下,民主元素再次显现力量,军政府被迫进行了“民主化”的转向,于2008年推出了新宪法,并且举行了批准宪法的公投。虽然这部新宪法含有维持军人参与政治领导的成分,譬如议会下院(Pyithu Hluttaw)的25%议席由军人占据,但也含有西方民主的成分,譬如两院制、多党竞争、权力制衡、保障个人基本自由权利等。根据宪法,2010年举行了大选,一些“民主派”人士和少数民族党派的人士当选为议员,总统也不再是现役军人。[16]军政府统治在大选之后的2011年正式结束。
缅甸政府“民主化”转型之后,进行了一系列民主改革,譬如释放政治犯、取消审查制度、开放报禁等等。在经济方面也进行了更为开放、更为市场化的改革,积极吸引外国投资来促进缅甸的经济发展。民主化使西方国家减少了对缅甸的经济制裁,外资进入缅甸的数量大为增加,2012至2013年,缅甸的GDP年增长率在7%左右。[17]不过在民主化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干扰了发展,尤其是罗兴亚问题,引起国际社会对缅甸民主政府的强烈谴责,有些国家又对缅甸实行了经济制裁。
民主、优主的双重教训
回顾缅甸自独立以来的七十年左右历史,可以看到缅甸的执政实践有半个世纪是要搞优主政治的,想把军队打造成“具有军事、政治、经济和行政的卓见”的优秀集团,来领导实现和平团结、经济发展、道德提升等等的伟大社会目标。但是,无论是“个人独裁”的奈温政府,还是“集体领导”的新军政府,都没有实现这些目标,更没有实现军队的“优化”。寻找缅甸失败的原因,可以从优主政治的五大原则来分析。缅甸军政府的执政实践显示,这五大原则都没有被遵循。
标签 缅甸-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陈轩甫 
-
美国新增确诊55810例、死亡1248例
2021-03-17 07:3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德国检察院:中国驻德国大使馆纵火案嫌犯是中国人
2021-03-17 07:25 欧洲乱局 -
德国:七种血栓形成病例与阿斯利康疫苗接种相关
2021-03-17 07:1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德国警方:一汽车在莱比锡市冲入人群,致2死2伤
2021-03-16 23:08 -
习近平同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总理罗利通电话
2021-03-16 22:33 中国外交 -
美日2+2“抱团”会议,大部分针对中国
2021-03-16 22:09 中日关系 -
诺基亚计划裁员1万人,“勒紧裤腰带”抗衡华为爱立信
2021-03-16 22:00 5G -
阿根廷总统遭遇民众袭击:采矿合法化之争背后的兴衰往事
2021-03-16 21:46 拉美左翼 -
乌克兰想收回克里米亚?俄外交部的回应绝了
2021-03-16 20:38 俄罗斯之声 -
这两国部长,互喷对方“出产垃圾”
2021-03-16 19:57 -
英外相:若我们想成为世界领导者,就需和中国打交道
2021-03-16 19:16 不列颠 -
美军称或将在韩追加部署萨德?驻韩大使回应
2021-03-16 18:30 三八线之南 -
美高官放话:中国不停止对澳“经济胁迫”,中美关系就好不了
2021-03-16 17:35 中美关系 -
韩媒称中国沙尘暴袭韩,赵立坚:中国只是“途经站”
2021-03-16 16:47 极端天气 -
28年来首次,拜登要向富人开刀?
2021-03-16 15:50 美国经济 -
独立245年,美国终于创造这个历史
2021-03-16 15:46 美国政治 -
缅甸无限期关闭移动通信网络
2021-03-16 15:43 -
遭欧洲18国停用后,澳部长要国民“对阿斯利康疫苗有信心”
2021-03-16 15:3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为访美见拜登,菅义伟去打疫苗了
2021-03-16 14:58 日本首相 -
台军大型两栖登陆舰全貌曝光
2021-03-16 14:46
相关推荐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22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评论 46“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评论 48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评论 123特朗普“杀得兴起”,欧洲想“刀下抢人” 评论 108最新闻 Hot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
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
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
“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
日本想“跪”,被警告:政府将垮台
-
特朗普:最初是我“炸”了它
-
“关税将抹掉15亿美元利润”,福特撤回了一个预期
-
县长张汉坤官宣被查,公安局长落马后“消失”4个月
-
今年第三次议息,美联储“将无视特朗普,维持不变”
-
在他嘴里,加拿大都成了“靠美国养活的社会主义政权”
-
越南总理:越美首轮谈判本周三举行,维持全年8%增长目标
-
“最美教师”邓滢,履新职
-
五一出游哪里人最多?河南接待游客6450.3万人次
-
美防长“动刀”美军高层,至少砍20%
-
以色列要全面占领加沙?“等特朗普结束中东之行……”
-
特朗普“杀得兴起”,欧洲想“刀下抢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