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尹伊文:在缅甸遇到只教“选举”的西方NGO,我问他们:那治理呢?
最后更新: 2021-03-17 07:59:16“缅甸的政治阶层”是一个涵盖很广的词汇,包括昂山素季的民主联盟。作为国会中的最大党,民主联盟在政治阶层中占的比例相当大。“政党的唯一目标是获得权力”,是不是暗指民主联盟中的一些人有这样的错误观念呢?有报道说,学运领袖和民主联盟的关系近来不如以前那样“亲热”,因为学运领袖多年来一直积极支持民主联盟,但民主联盟总是重用“自己人”,学运领袖方面的人没有得到担任政府工作的机会。“为了政治责任而非权力”,这是充满了理想主义的政治宣言。三十年前,学运领袖们曾经满怀理想,冲上街头游行示威。三十年中,他们付出了巨大牺牲的代价。三十年后,当他们涉足民主政治的现实泥潭,他们还能真诚地不忘初心、保持理想吗?当民主政治呈现出阴暗面的时候,他们的理想会改变吗?
2013年在仰光时,一位学运领袖和我谈过他的理想。他曾被囚禁10年,在1988年民主运动爆发之前,他是主修经济学的,有过当经济学家、发展缅甸经济的梦想。出狱之后,他看到缅甸的法律制度是经济发展的障碍,于是决定学习法律,后来他成为了一名律师。在土地掠夺的事件中,他在基层社区给被掠夺者提供法律服务,另外还给民主参政团体提供法律咨询。
他仍然怀有发展缅甸经济的梦想,他告诉了我他的“理想主义”经济发展模式。他说,缅甸的经济发展模式必须注重三大领域,这是基于缅甸的国情。第一个是自然资源领域,缅甸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资源型工业能够带动缅甸的工业化;在发展这个领域的时候,不能让私有企业独吞掠夺,需要形成机制,使资源所在的社区能够分享利益;外资、国资、民资都可以投资资源型工业,但必须有严格的管制;重要的自然资源,应该由国有企业开发。第二个是廉价劳动力的领域,缅甸工资低,劳动力充足,应该发展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第三个是农业领域,缅甸的农业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目前的农业产品主要是传统的、附加值低的,以后应该在农业中推广高科技,增加农业产品的附加值。
他说他提出这个理想主义的发展模式,是为了给缅甸的未来发展,勾勒出经济政策的重点。他希望政府的领导人能够制定出相关的具体政策,他期盼缅甸的经济起飞。
这位88民主运动的学生领袖被囚禁十年,在投身运动之前,他主修经济,梦想缅甸经济发展,出狱之后看到缅甸的法律制度是经济发展的障碍,于是改学法律成为了律师。他仍然怀着振兴缅甸经济的梦想,构思着“理想主义”的经济发展模式。
缅甸的失败与新加坡的成功
让缅甸经济起飞,是许多缅甸人的梦想。在二次大战之前,缅甸人的生活水平比周边国家高,那时缅甸被邻国视为“富裕人家”;现在,缅甸远远落后于它的邻国,成为东南亚的“贫困户”。在奈温1962年政变之前,缅甸的经济在民主政府治理之下就经历了下滑,逐渐落后于一些邻国。1960年,泰国的人均收入比缅甸高了80%。后来这种差距变得越来越大,2013年泰国已比缅甸高了近500%[1]。新加坡和缅甸之间的差距变化,更加使得缅甸人感到痛心。1965年当新加坡刚刚独立时,新加坡经济不如缅甸,还把缅甸作为赶超的目标,李光耀曾经说:20年后,新加坡将赶上缅甸。而在2017年,缅甸远远落到了后面,人均GDP缅甸竟然只是新加坡的2%[2]。
2016年昂山素季在新加坡访问时提到了李光耀的这个讲话,她说:“在新加坡刚刚独立的时候,李光耀总理说,20年后新加坡将赶上缅甸。现在,我们不得不改一下说:20年后缅甸将超过新加坡。”为了让缅甸能够超过新加坡,她呼吁新加坡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帮助缅甸,给缅甸提供宝贵建议。在经济方面,缅甸希望得到的新加坡帮助有投资、贸易,还有新加坡在创新和竞争等等方面的经验和建议。在政治方面,缅甸希望得到的新加坡经验和建议是什么呢?昂山素季没有具体说明。
根据西方的民主理论,新加坡不是一个民主国家,它的政治体制是“威权政治”,是精英通过威权来实行治理,是精英主义,不是民主主义。新加坡的精英政治特点是,挑选优秀人才,让他们成为体制中掌权的精英,这是和民主政治不同的,可以称为“优主政治”。[3]优主政治想要克服民主政治中常常出现的问题。有两个问题是民主制度中很容易出现的,一个是“自毁”,另一个是“自弱”。
所谓“自毁”,是由于民主选举只强调选举权利,却没有选举责任的约束,使得人们可以不负责任地投票选举,结果很可能造成破坏性的影响。譬如一些利益集团,利用了选民不需进行负责任思考的选举特点,散布不需思考、只重煽情的耸人听闻的信息拉选票,这些人当选后作出的决策,有利于小集团的利益,却毁害国家社会的长远利益,使得国家自毁。
所谓“自弱”,是由于民主制强调“多数决” 的规则,这使得民主制虽可以防止智力道德低下的底端者当政,但也妨碍了优秀的高端者当选,因为大多数人的智力水平是趋中的,不能理解高端,倾向于认同趋中者。“多数决”规则含有趋中效应,难以实现趋强取向的选择。趋中制国家在国际上和趋强制国家竞争,将处于劣势,导致“自弱”。
为了避免民主制的自毁自弱,优主政治瞄准了构建趋强体制的目标,其关键是选拔优贤人士,以组建贤能的“优贤主政集团”。如何才能形成这样的集团呢?下面的五个大原则是选拔和组建优主集团的关键。
第一,优者执政集团的大门是开放的,不应该设置除了“贤能”之外的任何其它准入条件。执政集团大门不开放会使执政集团缺乏多元化的、高素质的人才,也会造成社会大众的不公平感。
第二,执政集团的大门要有“择优”的门槛。“优”的标准是以“为社会长远利益服务的能力和道德”的水平为准,而不是以“为个人利益服务的能力”为准。择优门槛是保证优贤集团能够维持高水平的关键,必须有择优的机制,才能使执政集团在素质方面立于社会的高端。
第三,执政集团内部要有继续自我优化的机制。择优门槛固然能够网罗高素质人才,但如果这些人进入优主集团后就不再思进取,便会逐渐沦为非优者。继续自我优化需要特别注重于两个方面,一是要加强学习和历练,二是要加强道德方面的纪律检查。道德的下滑往往比能力的降低更容易引起大众的反感,这种反感会败坏优主集团执政的社会共识,从根本上颠覆优主集团执政的正当性、合法性。
第四,执政集团内部的组织机构要有结构优化的趋优化机制,并且要有机制防止高端出现个人独裁的情况。
第五,优贤精英要和非精英保持密切联系。精英如果脱离大众,将不能对社会有全面的了解,同时也会失去大众的支持。精英和大众联系密切,一是可以接地气、了解下面的情况、改进自己的认知,二是可以向下面传播自己的智慧,把高素质的意见传播开来,提高群体的素质。
新加坡的精英主义威权政治很近似于优主主义。优主模式的五大原则可以在新加坡的政治实践中看到明显的印记。
第一,大门开放。新加坡的执政集团的最重要成分是人民行动党,该党在吸收党员时采取了开放性的政策,只要提出申请,几乎都可以加入。新加坡的族裔矛盾曾经非常尖锐,但人民行动党主动吸纳各族党员,不搞族裔排他,还让少数族裔人士担任党的某些高级职位,在政府内阁中,也可以看到相当数量的少数族裔担任了高职,如财政部长、外交部长等等。这样的开放性不仅缓解了族裔矛盾,而且还吸纳了更多的优者。
第二,择优门槛。人民行动党的党员分两大类:普通党员和干部党员。虽然对普通党员大门开放,但要成为干部党员则需要跨过一道很高的择优门槛。对于这条原则,新加坡的执政者有高度的自觉认识,人民行动党秘书长李显龙反复强调:“新加坡采取精英治理政府的哲学。我们必须挑选各行业的精英来参与国家治理,这些精英需要具备的先决条件是有社会责任感,是愿意为人民服务的。”
李光耀更是具体提出了“猎头”的方法,强调主动去党外识别选择高素质的人。如果人民行动党相中了某个优秀人才,往往会锲而不舍地与其“茶叙”,想方设法将其纳入旗下。新加坡的执政集团除了设置政党的择优制度,还设置了非政党的择优制度,譬如在政府中设立了公共服务署,管理政府公务员的任命、晋升、处罚,以保证任人唯贤。公务员并非全部是人民行动党党员,这个机构使得执政集团又多了一个有门槛的择优途径。
第三,继续自我优化。在提高执政集团成员的能力素质和防腐反贪方面,新加坡都设置了具体的制度举措。譬如,办干部党员培训班来提高能力、通过贪污调查局和公共服务署来反腐。新加坡曾经贪污腐败泛滥,从英国殖民当局统治的19世纪,到1965年新加坡独立,贪污腐败一直很严重。新加坡独立后,人民行动党的政府对贪污调查局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同时又加强了公共服务署在任命、晋升、处罚公务员时的廉正公正措施,还实行了高薪养廉的防贪政策。
第四,组织结构趋优化。人民行动党的组织结构反映了这条原则,它的高层组织机构是中央执行委员会,由干部党员选举产生。干部党员已是经过择优门槛挑选出来的精英,他们具有责任感,具有思考识别的能力,由他们选举更高的优者,可以使适合的优贤人士担任更高的职务,使高层决策更加趋优,而且也能防止高端个人独裁。
第五,精英和非精英密切联系。在新加坡的政治实践中有几项活动与这条原则相关,譬如,人民行动党的上层精英和基层支部之间每月举行沟通联系的月会,议员在自己的选区“会见人民”、搞“走街”“家访”等等的活动。近年来当网络成为人际沟通的重要渠道之后,人民行动党也开始使用网络作为上层与基层的沟通手段。
新加坡的优主政治取得了良好的治理结果,1965年新加坡独立建国时人均GDP只是英国的28%,1993年赶上了英国,到了2013年其人均GDP已是英国的140%,弱小的前殖民地国家高效快速赶超了强大的前宗主国。新加坡也有“民主选举”,但它的“优主政治”使民主选举变了形。
人民行动党为了防止多党在议会中造成纷争的乱局,总是想法使自己能够获得绝对多数的议席,它主要采用了不断变动选区和更改选举规则的方法来排斥反对党。当看到反对党的候选人在某个选区将要获胜,人民行动党就会通过自己掌握的立法优势去更改那个选区的规则,使反对派的候选人无法当选,使全民普选变得有名无实。这种方法使得新加坡可以享“民主”之名、行“优主”之实。如此“偷梁换柱”的方法当然是不难被识破的,所以很多西方人士把新加坡称为“威权政体”,而不是“民主政体”。
缅甸交叉曲折的民主、优主历史
缅甸和新加坡一样,也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它比新加坡早独立17年。缅甸独立后选择的道路,有民主政治的影子,也有优主政治的影子。但无论是民主的道路,还是优主的道路,它都走得不成功。缅甸的不成功,可以给民主政治和优主政治提供双重的教训启示。
标签 缅甸-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陈轩甫 
-
美国新增确诊55810例、死亡1248例
2021-03-17 07:3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德国检察院:中国驻德国大使馆纵火案嫌犯是中国人
2021-03-17 07:25 欧洲乱局 -
德国:七种血栓形成病例与阿斯利康疫苗接种相关
2021-03-17 07:1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德国警方:一汽车在莱比锡市冲入人群,致2死2伤
2021-03-16 23:08 -
习近平同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总理罗利通电话
2021-03-16 22:33 中国外交 -
美日2+2“抱团”会议,大部分针对中国
2021-03-16 22:09 中日关系 -
诺基亚计划裁员1万人,“勒紧裤腰带”抗衡华为爱立信
2021-03-16 22:00 5G -
阿根廷总统遭遇民众袭击:采矿合法化之争背后的兴衰往事
2021-03-16 21:46 拉美左翼 -
乌克兰想收回克里米亚?俄外交部的回应绝了
2021-03-16 20:38 俄罗斯之声 -
这两国部长,互喷对方“出产垃圾”
2021-03-16 19:57 -
英外相:若我们想成为世界领导者,就需和中国打交道
2021-03-16 19:16 不列颠 -
美军称或将在韩追加部署萨德?驻韩大使回应
2021-03-16 18:30 三八线之南 -
美高官放话:中国不停止对澳“经济胁迫”,中美关系就好不了
2021-03-16 17:35 中美关系 -
韩媒称中国沙尘暴袭韩,赵立坚:中国只是“途经站”
2021-03-16 16:47 极端天气 -
28年来首次,拜登要向富人开刀?
2021-03-16 15:50 美国经济 -
独立245年,美国终于创造这个历史
2021-03-16 15:46 美国政治 -
缅甸无限期关闭移动通信网络
2021-03-16 15:43 -
遭欧洲18国停用后,澳部长要国民“对阿斯利康疫苗有信心”
2021-03-16 15:3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为访美见拜登,菅义伟去打疫苗了
2021-03-16 14:58 日本首相 -
台军大型两栖登陆舰全貌曝光
2021-03-16 14:46
相关推荐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评论 83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191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162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17“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54最新闻 Hot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
谁将继任教皇?
-
石破茂再发狠:不打算唯命是从
-
国际乒联最新排名:雨果升至男单第3
-
最高竟达3500%!剑指中企,美国又动手了
-
“美国自毁前程,中国肯定乐坏了”
-
男子早高峰爬上猎德大桥顶部,广州交警回应
-
特朗普再次抨击鲍威尔:美国几乎没有通胀,他总是降息太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