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时报:西方应如何应对来自中国的收购挑战
关键字: 中国欧洲华为【文/英国智库Policy Exchange产业政策研究负责人杰弗里·欧文】52年前,法国记者、政治家让-雅克·塞尔旺-施赖贝尔(Jean-Jacques Servan-Schreiber)曾写过一本极为成功的著作《美国的挑战》(The American Challenge)。他在书中警告称,欧洲制造业即将被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等美国大公司击垮。塞尔旺-施赖贝尔进一步指出,除非能迅速采取措施建立起规模更大的公司,否则欧洲将沦为美国的技术附庸。
英国智库Policy Exchange产业政策研究负责人杰弗里·欧文2019年4月26日在英国《金融时报》刊发评论:《西方应如何应对来自中国的收购挑战》。他认为,西方国家在把中国投资者挡在门外前应三思而行。
如今,我们正面临来自中国的挑战。人们担心,由隶属于中国政府或受到中国政府支持的那些大公司有能力通过更多研发支出击败欧洲的竞争对手。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等中国公司已经进入能够对欧洲的国家安全构成潜在威胁的高科技领域,这一现象进一步加剧了人们的担忧。
欧洲应对此作何反应呢?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已决定允许华为参与英国5G数据网络的建设(虽然还不是该项目的核心部分)。这表明,相对于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来说,英国对中国电信设备供应商的限制要少一些。
特蕾莎·梅的这项决定已经受到广泛批评,人们由此联想到一个问题:各国政府应该怎么做才能把中国挡在某些特定产业或项目之外呢?这种对国家安全完全正当的忧虑心理会在多大程度上演变成保护主义呢?
德国联邦经济部长彼得·阿尔特迈尔(Peter Altmaier)最近就对来自中国的竞争者进行了回应。他公布了一项颇具民族主义色彩的产业政策——德国和欧洲应该培育自己的冠军企业以抵挡来自中国的“入侵者”。
阿尔特迈尔部长对德国西门子和法国阿尔斯通两家列车制造商的合并表达了强烈的支持态度,他认为这两家欧洲公司合并后将能够更好地应对来自中国国有列车制造商的竞争。然而,该合并案并未获得欧盟的批准。欧盟委员会认为合并后的新公司将在欧洲列车市场上拥有太过强大的市场地位,这将导致列车售价被推得更高。而阿尔特迈尔部长认为,欧盟在做出涉及企业合并的决定时应更多地考虑到欧洲与外部之间的竞争而不是只着眼于欧洲内部的竞争。
诸如西门子-阿尔斯通这样的合并案是否能够加强欧洲的工业能力仍有待进一步讨论。然而值得指出的是,塞尔旺-施赖贝尔做出的诊断以及开出的药方可以说是完全错误的。当时欧洲所面临的竞争威胁实际上更多地来自日本而不是美国,而且欧洲建立大企业的几次努力都以失败告终了。
不过,由中国带来的竞争挑战与当年日本带来的竞争挑战相比还是非常不同的。欧盟委员会最近公布的一份文件显示,虽然中国已经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真正的进步,然而“至少其部分成就源于大量的政府补贴、严重的市场保护以及长期以来执行的不公平贸易政策”。
为了应对中国威胁,欧洲手中还有几张牌可以打出来:其一是使世界贸易组织变得更加强大;其二是加快欧洲单一市场的建设步伐。
阿尔特迈尔部长提出了一项未必可行的建议,即德国政府应获得授权以阻止中国公司对具有重要战略价值或涉及关键技术领域的德国公司的收购。阿尔特迈尔部长的建议若付诸实施将带来一定风险,因为这将把那些受到欧洲欢迎的中国投资挡在门外,如此一来很多欧洲企业的风险投资来源将被切断,欧洲初创企业的成功率也将下降。
对外来投资加强管控的趋势不仅出现在德国。去年,英国宣布将赋予政府更多权力以便对可能引发国家安全担忧的外国收购案加强审查。英国前公平贸易办公室主任约翰·芬格尔顿(John Fingleton)对此进行了批评,他认为这将导致受到政府插手的并购数量大幅增加、对并购案的审查更加政治化而且还会吓跑那些对英国具有潜在价值的外国投资者。
此外,美国也早已加入了这一行列。自1975年以来,外国公司在美收购行为一直受到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the Committee on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US)的严格审查。美国设立外国投资委员会的初衷本来是为了应对来自石油出口国的投资者在美国的收购行为。然而在上世纪80年代,该机构主要被用来阻止日本投资者对美国高技术产业的收购行为。最近为了应对中国发起的并购交易,美国进一步加强了该机构的影响力。
当具有潜在敌意的国家对本国事关国家安全的重要产业展开并购或收购部分股权时,政府采取措施制止这一行为是完全合理的。然而对中国投资意图的担忧不应将政府政策导向“强化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并削弱市场竞争”的方向,这只会损害自身经济,而且也无助于阻止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取得进展。
下面是《金融时报》读者在文章后的留言,观察者网选取部分翻译如下,仅供参考:
Michael Clark (was .mc in sf):大家都在为中国政府对其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进行援助从而提升其竞争优势的状况感到忧虑。然而我们不应忘记,19世纪和20世纪的西方公司在各自行业内形成其竞争优势时也曾通过各种形式获得过政府的帮助。《经济学人》杂志的漫画家卡尔几周前曾画了一幅漫画来描述这种情况:一架大型直升机将空客和波音一前一后吊在空中。波音抱怨空客获得了不公平的政府补贴,而卡尔创作这幅漫画的目的旨在对这一事件给出自己的注解。当然,其实波音和空客,或明或暗,都从政府那里获得了大量补贴。
3697088:针对一些国家的外资监管当局对中国投资的歧视性做法,中国刚刚通过的外商投资法允许中国根据对等原则采取相应措施。这部法律将于2020年1月正式生效。中国将自身视为西方国家的战略伙伴和战略竞争者,中国人并未忘记19世纪曾遭受殖民主义者侵略的历史。因此对于中国来说,在国家安全方面加强防范是切实必要的,中国会严肃对待这个问题。在维护国家安全时,若要为应用“国家安全例外条款”(本着国家安全优先的原则,世界贸易组织在WTO协定中设有国家安全例外条款,该条款允许WTO成员在特定情形下,为维护本国的重大安全利益背离其义务或损害其他成员的利益,使成员在追求基本的国家安全利益的情况下能够使用经济手段来达到政治目的。国家安全例外条款为WTO成员提供了在违背WTO基本原则的情况下采取行动的机制——观察者网注)确立一个合理的标准,人们可以看看中国在这方面的做法。
- 原标题:金融时报:西方应如何应对来自中国的收购挑战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马力
- 最后更新: 2019-05-14 07:52:57
-
朝鲜首家汉语水平考试中心揭牌 中国大使出席
2019-05-14 07:19 朝鲜现状 -
澳总理称“中国是客户,美国是朋友” 遭反对党炮轰
2019-05-13 22:57 -
哭笑不得!俄罗斯棕熊“洗劫”猎人食物后逃跑
2019-05-13 21:49 观网看片 -
土欲在塞浦路斯海域钻探油气,又举行史上最大海军演习
2019-05-13 21:46 奥斯曼之春 -
这件事上,加拿大选择站中国
2019-05-13 21:33 -
美国农民:为加税买单的是我们
2019-05-13 21:30 中美关系 -
美国“旧船票”登不上各国“新客船”
2019-05-13 20:02 中美关系 -
西班牙最长滑梯开放一天被关闭,网友:就是坨垃圾
2019-05-13 18:27 观网看片 -
“针对中国人”恐袭被挫败,外交部感谢巴方
2019-05-13 18:06 巴铁 -
“中国更有优势,美缺乏对华长期战略”
2019-05-13 17:57 中美关系 -
中美关系转圜,中国将对日本苛刻?外交部副部长回应
2019-05-13 17:11 中国外交 -
又有两艘沙特油轮遭袭 伊朗:警惕坏人阴谋
2019-05-13 16:44 伊朗局势 -
IS首次宣称在印度建“省” 外媒忧南亚反恐形势
2019-05-13 16:18 打击IS -
一男子在靖国神社附近剖腹自杀
2019-05-13 16:03 日本 -
就因发这张照片 约旦裔作家新书泡汤
2019-05-13 14:30 美国一梦 -
蓬佩奥取消莫斯科行程,赴欧盟总部谈伊朗局势
2019-05-13 14:19 美国一梦 -
他要调查劲敌拜登“通乌”,然而…
2019-05-13 13:59 美国政治 -
英前情报高官跟风咋呼:去中国,别带手机!
2019-05-13 13:37 华为 -
美军就位后,埃及、巴林、阿联酋谴责“港口破坏事件”
2019-05-13 13:23 伊朗局势 -
相关推荐 -
“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34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03“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84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91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2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