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之:德国 “反美主义” 由来已久,监听丑闻是颗新种子
统一后的德国马上面临两次重大国际冲突:1990/91年的海湾战争和1991-2001年的南斯拉夫战争。海湾战争时,国际联军有联合国授权;南斯拉夫科索沃战争时,北约的军事介入则没有联合国授权。德国政府出于对美国支持统一的感恩以及对北约的忠诚,程度不同地参与了这两场战争。
“9.11”事件后,德国总理施罗德对盟友美国公开表达了“无限支持”(uneingeschränkte Solidarität)。可是才过一年,面临大选的他义无反顾地改变了立场,明确表示他的政府将不会参与美国领导的伊拉克战争。
德国这次对美国说“不”当然不是施罗德“心血来潮”,而是体现了左翼“红绿”政府所代表的反战“和平主义”传统,同时也多少反映了德国社会中生生不息的“反美主义”思潮。
从此以后,德国与美国虽然还是盟友关系,但美国对德国的政治信任丢失大半。2017年特朗普上台后,干脆将北大西洋联盟冷冻起来,对德国更是微词不断,甚至认为柏林比北京更可恶。
德国谴责小布什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广告牌
小布什的“牛仔式”外交风格、奥巴马的“战略中心由欧洲向亚太转移”和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对外政策,使德国的“反美主义”再次抬头。现任总统拜登虽然重新回归所谓的“盟友外交”,甚至为此放弃了对德国“北溪2”项目的制裁,但要从根本上改变德国人对美国的态度几乎不可能。
结语
本文主要从反美“主体”(德国人)的视角概述了德国“反美主义”的文化根源和历史演变。其实, “反美主义”的兴衰很大程度上与美国(人)本身的言行密不可分。
譬如,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横行霸道”,“长臂管辖”和“干预主义”,强行推行自己制定的国际政治和经济运行的“游戏规则”;自诩“国际警察”,却对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所谓的“理念”,不惜支持和策划政变和动乱等暴力行为来实现政权更迭;利用美元和军力优势以及联盟机制,长期把控全球的秩序和资源。
“9·11”事件发生后,美国总统小布什据说曾在国会上发出“他们为什么恨我们?”的疑问。美国人不理解世界上“怨美”、“反美”和“仇美”的倾向从何而来,更不理解盟友中竟然也有与自己“不一条心”的现象(如德法2003年拒绝参与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等)。实际上,全球对美国的反弹和抵抗是美国“凌霸外交”的结果。
日前,欧洲多家媒体联合报道了又一起情报系统非法窃听政要的丑闻。在斯诺登事件中已“臭名远扬”的美国国家安全局(NSA)这次在代号为“Operation Dunhammer”的行动中,通过丹麦的军情局(FE)窃听德国总理默克尔、时任德国外长(现任总统)施泰因迈尔(Frank-Walter Steinmeier)、时任德国社民党总理候选人施泰因布吕克(Peer Steinbrück)以及挪威、瑞典等国领导人的电话。更不可思议的是,丹麦军情局不仅帮助美国人窃听盟国和邻国的政要,甚至连本国的政府和工业部门也不放过。
丑闻公布后,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默克尔均要求丹麦就此事作出说明,重申“刺探盟友,绝对不行!”的立场。欧美舆论虽然对此进行了报道,但和去年曝光“卢比孔行动”一样,在一天的新闻热度后很快归于平静。
是公众对这类丑闻已“司空见惯”?还是担心炒作此事会影响国家形象?但不管原因是什么,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些负面新闻犹如撒到地下的种子,总有一天会再次结出“反美”的果实来。
追溯德国的“反美主义”历史,我们还能经常观察到“物极必反,器满侧倾”以及“作用与反作用”的机理体现,还有真实不虚的“因果”定律:德国精英一战后期如果没有对威尔逊总统的《十四点方案》存有幻想和希望,也就不会在失望后产生如此深重的“厌美”情绪;如果没有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崇美”和“精美”,或许也不会有后来纳粹时期的“反美”和“仇美”;二战后的西德如果没有在“美国化”之下采取单边意识形态立场,六十年代的反美倾向或许就不会那么强烈。
同理,如果没有特朗普在任内对德国的微词和对北大西洋关系的破坏,德国官民对新总统拜登的期待也就不会那么高。如今在这样相对较“高”的期待下,如果拜登对新丑闻(斯诺登表示,美国现任总统拜登“深深卷入”)处置不当,也许又会引发新变化。
目前,欧美关系总体来说似乎正在改善之中。面对日益强大的中国,西方国家将进一步相互抱团取暖是可以预见的。但这种由理念维系和利益驱使的“共同立场”并不能彻底根除“反美主义”现象。
今天的“亲美”谁知道就不会是未来“反美”的伏笔呢?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标签 德国-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陈轩甫 
-
日本为何还没生产出新冠疫苗?
2021-06-02 08:0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瑞典首相:必须深究美国监视事件
2021-06-02 07:02 -
美国新增确诊19156例、死亡520例
2021-06-02 06:53 美国一梦 -
蒙古外长:地处中俄之间非常安全,没必要加入集安组织
2021-06-01 23:16 中俄关系 -
美国应该发生“缅甸那样的政变”?他否认了
2021-06-01 23:07 美国政治 -
一夜夷平“黑人华尔街”!这场种族屠杀,美国掩盖了100年
2021-06-01 23:04 美国一梦 -
征兵广告被批把美军变“娘”?美防长怼:小心被中俄利用
2021-06-01 22:55 美国政治 -
世卫将中国科兴疫苗列入“紧急使用清单”
2021-06-01 22:5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聊人权可以啊,咱聊聊冲击国会山吧”
2021-06-01 22:26 凉战 -
碰瓷营销?韩剧称坚持“观众至上”,随即删除所有中国广告
2021-06-01 19:29 -
一天修订11万!秘鲁成全球疫情死亡率最高国家
2021-06-01 18:1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澳大利亚人民又"站起来了"?
2021-06-01 18:16 -
印度近3000名医生罢工,要求感染新冠后可获免费治疗
2021-06-01 18:02 印度惊奇 -
美国扣押伊朗油轮卖掉船上200万桶原油,获利1.1亿美元
2021-06-01 17:50 美国经济 -
“世界各行各业依赖中国,这一改变影响巨大”
2021-06-01 17:33 -
首个批准中国疫苗的欧盟国家,又宣布一件大事
2021-06-01 16:2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旧金山一男子反抗亚裔女警执法,曾扬言“杀死亚裔”
2021-06-01 16:03 -
匈牙利外长:冻结中欧投资协定进程不符合欧洲利益
2021-06-01 15:39 一带一路 -
迈阿密3名枪手朝人群无差别射击,致2死21伤
2021-06-01 15:38 美国枪击案 -
日本前大臣:为什么日本解决少子化问题毫无进展?
2021-06-01 15:32 日本
相关推荐 -
“显然特朗普先退一步,虽尴尬但有用” 评论 51欧盟深吸一口气:这也太荒谬了 评论 198阵容庞大!关键时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国 评论 91转头,特朗普就炮轰欧盟 评论 310“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评论 262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