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云飞:意料之中的黑天鹅——2022哈萨克斯坦大变局(下)
拍摄于2005年的纪录片《颜色革命的背后》,里面就已经提到当时的普京就已经将颜革视为心腹大患,并且提出要尊重当事国法律来处理政治问题。从这点上来说,十多年来普京并没有改变过自己的立场。
最后很重要的一点是,在整个集安组织出兵过程中,前后活动最热心的并不是普京,他一直到1月10号才公开对此事表态。而前后数次斡旋出兵的,是白俄罗斯的总统卢卡申科。
前面提过,因为乌克兰事件,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都对俄罗斯可能干涉本国事务而有所警惕。虽然2020年8月之后白俄罗斯对俄态度有了180度的大转弯,但是两国仍然没有就最终走向和卢卡申科的个人去留达成共识。
如果是普京强力主动干涉哈萨克斯坦内政,那么卢卡申科肯定会兔死狐悲,又像刺猬一样卷起身来防范俄罗斯,而不是热心地帮忙。
当然再次强调,这些分析可能在日后被新披露的细节证实或是证否,但是我们现在确切知道的是,1月5号在哈萨克斯坦首都发生了重大政治变动,反托卡耶夫势力无论来自哪个派系什么背景,其高层都在首都被一网打尽,失去了人身自由。
那么在1月5号其他大城市发生的事情,就容易理解了。突然之间丧失了高层的各个势力,以及得到消息感觉可以浑水摸鱼的团体,都行动了起来,要么对总统施压示威,要么乘火打劫。
而同样感到震惊的军警等强力部门,要么按照出身和关系投入到反对派一方,要么开始明哲保身不再行动。这也是为什么一天一夜之间,多处政府大楼、警察局、安全局等机构受到攻击并被占领和破坏,因为守卫人员要么是内鬼要么逃之夭夭,甚至搞出来四十人就能占领阿拉木图机场的事情。
阿拉木图机场虽然比不上中国国内的很多机场,但也是一昼夜可以接纳200余架班次的大型机场,这四十个人是怎么将其占领的,是个玄学问题。
在1月5号至7号之间,这些武装攻击政府部门和满街打砸抢烧的,大致也是分为三种人。
第一种是各个家族的直属与间接武力,包括在强力部门任职的亲属和平时挂在保安公司名下的力量,还有外围挂靠的有组织犯罪团伙等。
第二种比较复杂,他们既有国外背景,有自己的政治理念,但是又和各个家族合作。这些组织属于挂着NGO名义的、实际上的武装组织,多是来自土耳其的泛突厥分子和来自中东的泛伊斯兰极端主义者,他们也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加入了这次攻击行动。
最后一种则是被煽动起来以及企图乘乱抢劫的纯粹盗匪,来源有在大城市打工的外国黑工(主要是吉尔吉斯人),还有哈萨克本国牧区进入城市打工的人。他们是经济条件很差,而且对富裕城市生活非常仇视的人群,所以一旦发现城市失去了警卫和秩序,又有人煽动,立刻就出来打砸抢烧,并没有什么政治目的。
至于真正的中产小资和有工作的市民,不是躲在家里瑟瑟发抖就是成了牺牲品,并没有怎么参与。而一般意义上欧美组织的“颜革”活动,主要宣传和争取对象就是这种人,这也是为什么6号、7号开始,大多数“颜革”组织都主动和哈萨克斯坦的事情进行了切割。
被攻占后放火焚烧的阿拉木图市政大楼
这位女士的经历很有代表性,她是阿拉木图一家珠宝店的老板,当城市中心广场开始“和平示威”后,她就热心地前往帮忙送水和食物,等晚上才发现自己的店铺已经被抢劫一空损失惨重。
“借来”两万兵
按照1月11号托卡耶夫在议会讲话的内容反推,1月5号之后哈萨克斯坦强力部门大致的立场划分如下:国防部大致站在了总统托卡耶夫一方,各地警察部门基本瘫痪没有完成自己的职责,而安全部门则是站在了反面。
当然这也只是一个大概的划分,基于的是经过斗争和妥协之后才对外公开的说法。但是毫无疑问,在1月5号、6号期间,托卡耶夫应该是没有把握能控制住局势的,这才有了向集安组织要求出兵的举动。
现在官方的正式说法是,当天卢卡申科先给普京打电话,然后卢卡申科给托卡耶夫打电话,两人通话后,卢卡申科再给普京打电话,之后托卡耶夫给普京打电话。可以说是卢卡申科主动斡旋,促成了这次行动,并且在当天晚上集安组织领导人长达数个小时的闭门电话会议当中,一力主张共同行动并且一定要快速进行。
说起来,集安组织这次出兵行动,最有戏剧性的是这样一幕:目前集安组织轮值主席是亚美尼亚的总理帕西尼杨,最后也是他宣布出兵,但当时出兵的口号还是防止哈萨克斯坦发生颜色革命,而帕西尼杨是依靠颜色革命上台的领导人。
一个“颜革”领导人宣布由庞大的“保守主义阵营”出兵防止“颜革”在另外一个国家爆发,2022年开局就上演这样的魔幻大剧,写小说的敢这么写得被喷死。
帕西尼杨:没错,组织颜革的是我,宣布出兵镇压颜革的还是我。这究竟是命运的作弄,还是道德沦丧......
集安组织(俄罗斯)的部队6号就完成集结进入了哈萨克斯坦境内,行动如此快速也是“俄国主谋论”的论据之一。
其实从2010年开始,俄罗斯国防军事思路发生很大变化,主要工作重点之一就是集中资源打造一支可以快速集结并且布防的部队,要求接到命令后4个小时完成准备工作上飞机,24小时内完成远距离投送。
后来在叙利亚战争期间不断地用这种流程反复轮换部队,在南美和非洲的武装公司行动,也是用这套系统远程运输。从这个角度来说,进入速度快远远不足以说明俄罗斯早有预谋。
集安组织的部队进入是个信号,意味着托卡耶夫的地位获得了域内大国的承认和背书,而这些军队的进入,也意味着围攻首都的计划不可能实现了。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美国新增确诊65万例、死亡1083例
2022-01-18 07:1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伊朗:准备重新开放其驻沙特大使馆
2022-01-18 07:06 伊朗局势 -
美军最高将领马克·米利新冠检测呈阳性
2022-01-18 06:3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外媒关注2021中国GDP:好于预期,有一个亮点
2022-01-17 22:49 中国经济 -
假装给反疫苗者打疫苗,意大利一女护士被捕
2022-01-17 22:4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令人唏嘘!美籍华裔女高管被推下地铁身亡,生前积极帮助流浪汉
2022-01-17 22:19 -
中国去年GDP增量3万亿美元,GDP总量达到美国77.3%
2022-01-17 21:05 宏观经济 -
阿联酋首都发生两起无人机袭击:3死6伤,胡塞武装宣布负责
2022-01-17 20:52 也门局势 -
日本人奇怪,中国产品为何要加个“の”
2022-01-17 20:31 日本 -
欧洲反疫苗示威者:我们生活在两个阶级的社会中
2022-01-17 19:50 -
国家邮政局:严防境外疫情通过寄递渠道输入
2022-01-17 19:4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最难对付的不是中俄,而是不断编造谎言的美国”
2022-01-17 19:30 特朗普 -
日增2.5万逼近纪录,一度“躺赢”的日本要“全力”抗疫
2022-01-17 19:13 日本 -
“全球前十富豪疫情期间财富翻倍,应征99%暴利税”
2022-01-17 19:0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弹劾朴槿惠的是保守派自己”,她7小时录音遭曝光
2022-01-17 17:36 三八线之南 -
继续怼!被福奇骂“白痴”的参议员,又准备搞“福奇法案”
2022-01-17 17:10 美国政治 -
印度APP公然“拍卖”穆斯林女性,系半年内第二款
2022-01-17 16:48 印度惊奇 -
中朝铁路口岸货运已重启
2022-01-17 16:26 中国外交 -
蒙古国自然环境与旅游部部长被解职:控制空气污染不力
2022-01-17 16:14 -
被控“歧视低收入学生”,美16所顶尖高校摊上事了
2022-01-17 15:51 美国一梦
相关推荐 -
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94“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83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89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28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598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