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青松:俄罗斯不会轻易同意冻结冲突,也不想被“套牢”在乌克兰
最后更新: 2024-05-09 04:29:53观察者网:那么,是否有望重启停火谈判?去年底《纽约时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普京对谈判态度有所转圜,有兴趣达成一项停火协议,前提是俄罗斯能够继续控制乌东四地,且不再寻求泽连斯基政府下台,乌克兰可以继续作为一个以基辅为首都的主权国家而存在。您怎么看这类信息,本质上就是重提“以土地换和平”的方案?2022年开战不久后俄乌展开了几次谈判,当时您在对话中说“俄乌之间真正严肃谈判还没开始”,后来事态如您所言;到一周年的时候,各界又反复呼吁谈判,未果;到现在再来看这个事,您持什么观点?未来可能为谈判提供前提的转折点,会出现在哪些方面?
万青松:首先,不太好判断《纽约时报》所谓消息人士信息的真实性,就像近期美国知名独立编辑西摩·赫什又再次爆料,称俄乌军方高层似乎已经启动和谈,这类消息的真实性都不好说。但是,作为信息战的组成部分,肯定是要达到某种目的,比如试探国际社会的反应,又或者向俄方传递某种信号,再或者为接下来的可能行动烘托气氛等等,外人很难明确判断其具体指向。
其实,关于停战谈判,普京在年度总结编辑会上当着本国民众和全球媒体再次重申:“当实现我们的目标:‘去纳粹化、去军事化、乌克兰中立’”,和平就会到来。”这意味着普京退让的空间有限,且深刻意识到这场冲突的结果关系到国家生存及其国际地位。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普京不会轻易同意西方的“冻结冲突”策略,因为西方可以获得新的备战时间,再次武装已经拥有更多战斗经验的乌克兰军队。这在俄罗斯看来后果不堪设想,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还会爆发一场新的、更具破坏性的大规模战争,进而陷入一种恶性周期循环:升级——各方消耗——不稳定的休战——力量积累——新的升级。这也意味着,如果俄罗斯被牢牢“搁浅”在乌克兰问题上,未来恐难以奢望实现“再次伟大”的强国梦想。
其实,俄罗斯政策界对此也非常清楚。曾被称为普京的“意识形态大师”、也是2014年俄乌谈判的俄方代表、《明斯克协议》的起草人之一苏尔科夫,最近撰写的一篇文章中排除了俄罗斯与乌克兰达成《明斯克协议-3》的可能性。苏尔科夫指出,俄罗斯早已不再是耐心解决邻国争端的调停者,现在是一场大战的急不可耐的参与者,这场大战将以自己的方式进行。
对普京而言,开启实质性谈判的重要前提是俄罗斯的关切需要被充分考虑,最重要的就是安全关切,说得更直白一些,就是重构更加有利于俄罗斯的新欧洲安全体系。实际上,问题仍旧回到乌克兰危机之前俄罗斯需要的安全保障。过去一年,俄罗斯各种暂停或退出安全条约其实就是俄美安全进一步脱钩:暂停《新战略削减武器条约》、正式退出《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同时扩军备战:军事开支、军队人数和战斗力提升、结合战场经验军事装备现代化升级。
就此意义来看,越来越大的共识是:乌克兰危机的解决之时,恐怕就是新的国际秩序出现之际,因为背后的实质是不同政治经济模式的竞争。
普京和苏尔科夫(右) 资料图
观察者网:俄乌开战一年多以来,普京在外交上出现了突破。除了今年3月习主席访俄和9月金正恩访俄之外,普京从10月开始,出国访问,参加大型国际活动,如到访吉尔吉斯斯坦,访华参加一带一路国际论坛,访问中东。回顾这些重要外交活动,您觉得10月初爆发的以哈战争是普京实现外交突破的一个契机吗?怎么看待俄乌和巴以这两场地区冲突在地缘政治上的联动性,某种程度上是否会改变战争趋势?
万青松:我个人认为,巴以冲突可以视为普京外交在第二战场(区别于俄与美西方的主战场)突围的契机,但要想达到2015年出兵叙利亚、进而开辟克里米亚危机第二战场的效果,恐怕还有距离,因此也难以改变战争趋势。
实际上,巴以冲突以来,俄罗斯的表现相对克制谨慎,其重心依然放在稳定国内政局和应对持久化的乌克兰危机上。我个人观点是,中东地区更多是俄罗斯与西方激烈博弈的第二战场,以及强化俄罗斯在全球南方影响力的关键地区。
与此同时,两场地区冲突处于新的地缘政治南北联动线上,不能完全割裂两者之间存在的联系,虽然当下更多侧重于强化合作层面。实际上,普京2023年的出访轨迹几乎都在周边国家,更确切来说,是强化和位于俄罗斯以南的国家之间的合作,包括大力推动南北运输走廊建设,来华出席“一带一路”峰会并强化中俄全面战略合作,访问哈萨克斯坦、稳住俄哈睦邻战略合作,构建起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之间的天然气联盟,以及加强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内部及其与伊朗等国之间的自贸区建设等;而闪电访问阿联酋、沙特,以及伊朗总统访俄,也与俄罗斯维持中东影响力及主办2024年扩员后的金砖国家峰会有密切联系。
以上种种迹象,又不禁让人联想到前文提到的苏尔科夫,他去年写了一篇重磅文章,提出俄罗斯国家的未来新定位——“大北方”,意指俄罗斯、美国和欧洲将形成一个三位一体的北方地缘政治组合,但潜台词是排除中国。
观察者网:除了回顾2023,我们在展望2024时,都知道一件事就是明年俄乌都要面临总统大选。战争状态下,大选无疑会有诸多不确定性,比如俄媒称乌克兰可能会推迟甚至取消选举,美欧可能也对基辅政权有所犹疑,美媒最近也报道称乌克兰高层可能出现分裂等等;不过,俄罗斯大选议程目前来看是确定的,普京已宣布参选。您怎么看双方对大选议程的不同表态,怎么解读乌方可能出现的状况?如果普京通过大选再次确认自己的政治合法性,而泽连斯基推迟或取消选举,会对战争及国际局势造成什么影响?
万青松:泽连斯基关于是否举行选举的表态,在乌克兰反攻失利之前是积极的,他可能试图利用自己作为战时总统“高支持率”的红利;直到承认反攻失败,泽连斯基才非常坚定地拒绝举行总统选举。
这意味着未来的不确定性很多,尤其是当下西方爆料泽连斯基与国防部长扎卢日内之间存在很多不和。同时,也意味着背后既有以他们为代表的政治势力之间的角力,也有乌克兰内部其他政治势力正在蠢蠢欲动,还有美西方试图培植能够继续执行其意图的代理人,更有俄罗斯关于完成军事行动目标之一的“去纳粹化”安排。
正因如此,有俄方专家甚至建议俄罗斯有必要保护泽连斯基的“安全”,因为他的离开,意味着俄罗斯实现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更加遥不可及。
泽连斯基与扎卢日内,图自乌克兰总统办公室
对普京来说,在今年3月的总统选举中胜出,显然没有多少悬念,更重要的问题是能否在第一轮投票中以较高投票率——比如俄媒讨论的80%以上——胜出,这是新执政任期最主要的合法性来源。
所谓“攘外必先安内”,一旦总统选举尘埃落定,普京在“战与和”之间才有更多施展空间,包括与美国之间的斗争或交易。普京在年度总结会上也说过:如果不想谈判,俄罗斯只能采取其他军事措施,用一个词叫“武力强迫谈判”,也可以是选项之一。
普京的支持率(1999-2023),图自俄罗斯列瓦达中心主任丹尼斯·沃尔科夫的民调文章
观察者网:去年底,俄罗斯列瓦达中心主任丹尼斯·沃尔科夫的一篇民调文章很有意思(虽然该机构被俄官方列为外国代理人),通过战争支持率、不同群体的态度变化等角度分析俄罗斯社会的状态,似乎有一种无奈接受现状的沉默,但不知道这种沉默之下是否有暗流,换句话说战争正在以什么方式、通过哪些层面重塑俄罗斯社会?
同样的,战争又在如何重塑乌克兰?刚爆发时,很多人认为乌克兰这个国家和泽连斯基作为领导人在战争中立起来了——也许长远点看,乌克兰的转变可以从2014年说起;经过一年多的,“疲态”是否会拖累士气与团结,令民意随之发生改变,尤其针对泽连斯基政府的态度?乌克兰内部的不安定因素可能在哪里?
万青松:2024年被确定为俄罗斯的“家庭年”,普京在2024年新年致辞中也特别强调祖国的命运是团结和凝聚俄罗斯民众的主要因素,并赞扬俄罗斯人民最重要的特征是团结、仁慈和坚定。他还指出“一个国家就是一个大家庭”,只有团结在一起,才是俄罗斯未来最可靠的保障。
俄罗斯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祖国保卫者日”。在保卫祖国面前,多数俄罗斯人是义不容辞的,也愿意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这就是多数民众选择沉默的重要原因。实际上,俄罗斯老百姓对俄乌冲突也逐渐产生疲惫感。我们中心的同事去年10月去圣彼得堡、莫斯科转了一圈,观察到俄罗斯老百姓对这个事情早已没有那么高的关注度,依然按照乌克兰危机之前的惯性过日子,这与2022年9月宣布国内部分动员时社会上弥漫的紧张恐惧氛围形成鲜明对比。
不过,普京有意识地保留了国内动员的话题,甚至在年度总结会上明确表示没有动员的必要,这话显然是说给国内老百姓听的,目的是让老百姓关注特别军事行动,因为这场战争的结果将关系俄罗斯国家的生死存亡及其在新世界中的地位。
从乌克兰方面来说,目前比较主流的社会看法是“和谈等于投降”。根据乌克兰最新民调显示,赞成和谈的比重比刚刚开战后要低得多,这意味着乌克兰的社会氛围也在发生变化,但能否实质性影响战争与和平进程,恐怕在举行总统选举前还看不到这样的前景。
观察者网:当然,我们对俄乌局势的观察肯定也离不开外部因素,首要因素便是2024年美国大选。基于目前美国两党的情况,能否大致提一些可能对俄乌局势产生的影响面?此外,中东局势恐怕也是影响要素之一,您觉得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外溢效应?
万青松:虽然人们的多数共识认为2024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年,但当前全球加速转型的非线性化进程,使得我们很难去描述未来会发生什么,包括影响俄乌局势变化的美国大选。
就我个人看到的一些分析,目前有很多预测认为俄乌局势的变化可能发生在2024年美国大选之后;但也有专家预测是2028年美国新一轮大选,这些观点认为不能指望拜登或特朗普,而是寄希望于美国新生代政治家。
中东地区巴以冲突的影响可能还是相对可控的,加上俄罗斯对中东的反应相对克制,普京的表态也相对平衡:既不严厉批评美国和以色列,也并不急于积极介入,当然也不排除在等待更加有利的时机出手,比如找到俄美在中东地区的交换空间,不过总的来说,俄罗斯的战略重点显然是应对乌克兰危机。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他被指控受贿10亿卢布”
2024-05-08 23:08 俄罗斯之声 -
震撼场面!上万名塞尔维亚群众走上街头 热烈欢迎习近平主席到访
2024-05-08 22:39 中国外交 -
日产CEO:中国车企强大了,我们陷入生存游戏
2024-05-08 22:38 新能源汽车 -
“这么对中国,欧盟很快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2024-05-08 22:34 新能源汽车 -
习近平主席对塞尔维亚国事访问成果文件清单
2024-05-08 22:24 中国外交 -
习近平出席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的欢迎宴会
2024-05-08 22:23 中国外交 -
“我们这些操作不得人心,所以拉美国家才更愿意找中国合作”
2024-05-08 22:03 美国一梦 -
“美禁令未必有效,57%含新疆棉样品被标仅用美国原料”
2024-05-08 21:48 -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2024-05-08 20:59 观察者头条 -
两名乌军军官涉嫌企图暗杀泽连斯基被捕,美俄回应
2024-05-08 20:44 乌克兰之殇 -
美撤销部分企业对华为出口许可证,商务部回应
2024-05-08 20:19 华为 -
习近平同武契奇共同会见记者
2024-05-08 20:17 中国外交 -
泰国新卫生部长上任首日:重新考虑大麻合法化政策
2024-05-08 19:53 禁毒战争 -
习近平宣布中方支持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建设首期6项举措
2024-05-08 19:22 中国外交 -
两年资金外流30亿美元,乌克兰农民为逃税竟出这些“奇招”…
2024-05-08 18:40 乌克兰之殇 -
-
两国元首共同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
2024-05-08 17:55 -
以代表威胁:若联大通过,美国将停止资助联合国
2024-05-08 17:00 巴以恩仇录 -
习近平检阅塞尔维亚仪仗队
2024-05-08 16:53 -
习近平:相信这次访问必将开启中塞关系崭新的历史篇章
2024-05-08 16:45
相关推荐 -
“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19“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142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59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713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59最新闻 Hot
-
100多架飞机大战后,印巴局势怎么走?
-
美国又炒作,我驻古巴大使发文驳斥
-
美英谈成了,“英国让步”
-
冲突愈演愈烈,莫迪首发声
-
“美国在欧洲的广泛军事存在并不是必然的"
-
印度两座水电站已重新开闸
-
“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
夸大对华关税效果,她被打假了
-
突发!巴称击毙约50名印士兵,印称摧毁巴第二大城市防空系统
-
弹射座椅大厂泄露了印巴空战战损“天机”?
-
巴总理:关键时刻,感谢“亲爱的兄弟”埃尔多安
-
日本地铁出现随机杀人事件,男子挥20厘米菜刀砍伤2人
-
“斯洛伐克几分钟前才被通知…现在知道国际政治是啥了吧”
-
“俄罗斯要价太高,但...”
-
乌克兰议会批准美乌矿产协议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