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挺:正视经济困难,我们达成了五点共识,但还有三点分歧
【导读】 本文为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在2024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的演讲,观察者网获得授权整理发布。
【文/ 陆挺】
过去一个星期是非常不寻常的一星期,我在市场的一线,明显感觉到外资对华投资氛围的变化。
曾经有一段时间,外资基本不碰我们的资产,但过去这一个星期全球投资者跟我们进行电话会议、视频会议要求的数量急剧上升,是这几年来的新高。可以说这个星期的政策是人心所向,市场上有一种感觉是久旱逢甘露的感觉,反应非常正面,非常热烈。
在此,我结合过去这一段时间的大家讨论,还有这个星期的一些政策进行主要观点分析。
正视困难,凝聚共识
第一个共识,是经济增速的下行压力有加大的风险,在这个星期中央政治局已经正视困难后,我相信这已经成为一个绝对的共识。
第二个共识,是房地产业已经发生了持续一段时间的萎缩,也许很多人不愿意再去讨论,但是房地产行业萎缩无疑是我们经济下行压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因素。
第三个共识,是房地产行业下行之后带来了衍生冲击。包括财政下滑对企业家信心的冲击,比如有些地方的趋利性执法、远洋捕捞式执法对企业家信心的冲击。还包括对国民财富的影响,我们的房价还在下跌,价格年化下行速率大概在10%左右。抵押品的价格也在下行,流动性在上升,这对中国的信用和信贷体系的冲击很大。
房地产下行带来衍生冲击资料图
第四个共识,就是宽松型、刺激型政策应该加码。我们知道,之前传统的货币政策还有些空间,在宣布了降准降息之后,货币政策空间也许还有,但是效果可能比较有限。在我看来,降准这样的政策对目前中国经济的问题,在效果可能已经比较小了。
市场真正期待的是财政政策接力,这种接力非常有赖于非传统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结合。9月24日三个部委宣布的政策中,针对股市的一些政策已经属于非传统的货币政策范畴。在财政选择政策发力的方向时,我认为我们不能仅仅像以前那样刺激拉动基建生产,而是要关注消费,要关注家庭收入,乃至于解决包括像生育率过低在内的一些问题。
最后一点共识,是中国房地产板块持续萎缩下行对地方财政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我们已经意识到财政方面的改革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短期问题,而不是一个中长期问题。
在财政刺激方面,有一个问题有些分歧:究竟如何向人民发福利?哪怕现在很多人已经形成我们的财政发力方向要关注家庭收入、关注消费的共识,但是我相信现在支持向全民发钱和消费券的经济学家数量明显比以前少。我们是不是需要更多考虑向特定的尤其是中低收入阶层和弱势群体发放福利。
第二个分歧,我们的降息空间有多大?有没有可能把政策利率和银行存款利率进一步往下压,甚至压到1以下?央行多大程度上可以通过它的资金供给来刺激股市?我们的股市是否可以单兵突进?在这个方面,我认为大家都认可在传统和非传统货币政策之后,一定要有其他的政策跟上,不然股市没有持续的上涨根基。
第三个分歧,刺激的力度究竟有多大?过去两三个月有不少争论,比如有每年刺激3万亿、5万亿,持续两年、三年的,甚至有每年5万亿搞十年的,分歧确实比较大。
从4月底开始,我们能感受到国务院是以保交房为政策重心的。后续财政如何发力我认为非常关键,因为后面的问题很具体:给特定人群提供财政补贴究竟该怎么做?哪些人群算特定人群?涉及到财政改革的方向应该如何处理?
接下来我就讲讲自己个人的观点。
首先,我认为股市大涨的时候,各方面对经济基本面的判断还是要保持冷静。虽然有些方面还有政策空间,但是空间有限。我认为现在降息不是经济复苏的充分条件,甚至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必要条件。股市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观察,现在也许为时过早,但是在恰当的时候应该有序恢复股市融资的基本机制。
国庆前最后一个交易日A股大涨,沪指突破3200点视觉中国
第二,今年经济下行所面临的压力之一来自于股市融资及其背后VC、PE融资的下滑,这对资金供应和连带的信用链条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第三,在我看来,房地产稳定绝对是经济稳定非常重要的前提,保交房是重心。房地产改革分成短期、中期和长期的结构性改革,我希望从这三个方向谈谈我的看法,然后从支持低收入阶层的角度讲两个细节。
从短期的角度来讲,考虑到目前地方财政困难,当务之急是通过增加国债发行等方式筹集资金,增加转移支付,维持地方政府的基本运转。这里尤其需要关注没有稳定产业基础收入的地方政府。如果不对他们进行救济,地方政府可能会有更多的趋利性执法和跨区的远洋捕捞式执法。我们需要遏制部分地方财政萎缩的背景下,地方营商环境恶化的势头。
从短期应急措施的角度看,我非常同意刚才余永定老师的说法,基建不可废;但是过去十来年我们在基建方面确实有很多问题。短期财政要形成一定的支出,国家需要提供最终的需求,加速已开工的国家重点工程。尤其是需要加速在人口密集的、比较发达地区的、人口还在流入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工程需要经过仔细认证,从中找到那些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形成支出,但又能在中长期不会造成严重问题的方法。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唐晓甫 
-
“在这个世界中,美国不是稳定的锚,而是需要防范的风险”
2024-10-03 23:28 美国一梦 -
“中概股暴涨已让空头血亏70亿美元,损失惨重”
2024-10-03 13:22 中国经济 -
“‘生儿育女’后,马斯克政治立场快速转变”
2024-10-03 08:55 美国政治 -
港股大爆发!恒生指数站上22400点
2024-10-02 13:55 -
130万亩良田喜迎丰收,汾酒“第一车间”诉说持续千年的粮农故事
2024-10-02 09:59 观网财经-消费 -
马斯克可以“试错迭代”,我们行不行?
2024-10-02 09:59 观网财经-科创 -
斥资80亿元打造上海荟聚,宜家母公司: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毋庸置疑
2024-10-01 14:32 -
深交所对许家印给予纪律处分
2024-09-30 23:02 大公司 -
盛松成:稳增长政策应向民生领域倾斜,建议个税起征点提高到8000元
2024-09-30 21:44 中国经济 -
住建部、金融监管总局:扎实推进保交房工作
2024-09-30 21:31 观网财经-房产 -
李大霄:千万不要上杠杆,要吸取2015年短命行情的教训
2024-09-30 19:57 -
日本经济前路迷离:反安倍斗士上台,依然难以告别安倍经济学?
2024-09-30 18:12 -
鸿蒙誓师,见证中国互联网生态大跃迁
2024-09-30 18:05 观网财经-科创 -
荣耀:副董事长因个人原因辞职
2024-09-30 18:01 观网财经-科创 -
“有房东连夜跳价50万试探行情,中介忙得没空吃饭”
2024-09-30 16:55 观网财经-房产 -
历史新高!港股成交额突破4500亿港元
2024-09-30 15:59 金融观察 -
-
监管:券商基金等要确保国庆开市前各交易系统处于正常
2024-09-30 15:45 观网财经-金融 -
多只海外中国ETF规模创新高
2024-09-30 15:29 观网财经-金融 -
A股三季度收官:沪指站上3300点,当天成交额近2.6万亿创历史
2024-09-30 15:10 金融观察
相关推荐 -
“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34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03“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84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91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2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