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翀:中国债务的安全界限在哪里?
(二)以辩论形式展开的争论
2023年2月19日,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举行“如何看待中国的债务问题”的辩论,邀请赵建和徐高参加辩论。
首先是双方陈述观点。赵建指出,他不反对债务,但反对滥发债务。他对增长模式从原来的国内生产总值锦标赛变成债务竞赛感到惊悚,他亲眼看到许多像安邦、华融、海航的企业在负债端迅速扩张,最后把债务丢给政府。因此,他觉得债务是鸦片。
徐高则指出,我国债务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只略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另外,我国政府拥有高额的国有企业资产以及国有土地,政府资产负债表很健康。我国储蓄率较高,如果不把储蓄转化为投资,将会发生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接着进入反驳与论证阶段。赵建指出,储蓄是收入减去消费后的余额,它与债务没有直接的关系。另外,债务率不是度量一个国家债务健康程度的指标,有的国家政府债务率不到60%,但却危机重重。赵建表示反对政府随意发行债务,美国中央银行在2020年大规模发行货币购买国债,结果导致2022年的通货膨胀。
徐高指出欧洲债务危机实际上是国际收支危机,债务问题很复杂,不能说债务多了就要出事。另外,过去10年我国发生了总需求不足的情况,我国政府通过借债刺激总需求可以避免衰退。
赵建表示,他说的吸鸦片是指一些不规范的地方政府借债行为,要让地方政府感受到发行债务不是没有约束的。徐高则认为,地方政府债务发行得还不够,它不是宏观风险的来源而是经济增长的法宝。
这场争论涉及到债务与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些基本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
对争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的探讨
(一)资产负债表分析方法可行吗
债务问题是一个实证问题,不是个人抒发价值取向的问题,因此需要采用准确的概念,基于客观的事实,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研究。笔者拟对争论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方法、理论、实践问题发表个人意见。
赵燕菁提出,宏观上,一个经济可以被视作无数资产负债表的加总。资产负债表扩张,则经济增长;反之,则经济衰退。
笔者认为这种分析方法存在下述问题:
第一,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与严格意义上的“债务”不是一个概念。严格意义的债务是指居民、企业或政府通过银行贷款或者发行债务工具等方式所形成的还本付息的责任,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或者国家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则是一种现时法定义务,未必是还本付息的责任。
就企业资产负债表来说,企业借入债务形成企业的负债,但企业的负债未必是借入债务形成的。例如,企业预收货款、应付员工薪酬、应付税款等等都是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但并非借入债务形成的负债。
就国家的资产负债表来说,一个国家的资产负债表就是国际投资头寸表,境外对本国直接投资属于一个国家的负债,但不属于对外借贷形成的本国债务。
第二,产值增长的过程并非一定是资产负债表中负债增加的过程。例如,企业利用自有资金进行固定资产投资,从而形成了新的生产能力。这个过程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表现为资产项的变化,企业的负债表并没有增加。
又如,在存在闲置生产能力的条件下,居民提取银行存款和出售债券以增加消费,在货币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总体上的企业资产负债表可能出现收缩,但产值将会增长。
第三,资产负债表分析方法不能正确解释债务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按照这种分析方法,只要负债端扩张,资产端就可以扩张,经济就会增长。相反,如果负债端收缩,资产端就会收缩,经济就会衰退。这样,就把债务的作用简单化和绝对化了。债务是有界限的,超过这个界限的债务积累有可能导致债务危机的爆发,从而对整个国家的经济造成破坏性影响。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资产负债表分析方法造成债务是产值增长源泉的错觉,忽略了推动或拉动产值增长的各种因素的作用,不能客观反映债务在产值增长中的作用。笔者认为,从债务对生产能力的形成,对消费、投资、政府支出的影响等角度,来分析债务在产值增长中的作用,将更为清晰。
(二)债务是消费的总开关吗
赵燕菁提出,消费总规模取决于流入市场的货币总量,货币多则市场大,货币少则市场小,债务规模是货币供给的总开关。……债务是消费规模的总开关,决定债务规模的房地产就是重启消费的关键。
在这里,涉及到四个变量:消费、货币供给、债务、房地产,遗憾的是赵燕菁对这四个变量关系没有给予清晰的说明,笔者存在下述疑问:
第一,货币总量决定消费总量?这是否意味着中央银行扩大货币供给必然导致消费支出增加?实际上,居民的消费支出取决于居民的收入和居民的消费倾向,货币供给只是为消费支出提供了一种货币环境。这就是说,货币供给增加使居民可以获得更加充裕的消费信贷和住房抵押贷款。然而,居民是否借债消费要考虑多种因素,贷款是否充裕仅是其中一个因素。如果货币总量可以决定消费总量,那么要解决目前困扰着我国政府的消费支出不足的问题就太简单了:中央银行投放货币。
第二,债务是消费的总开关?赵燕菁十分重视债务的作用,提到债务既是货币供给的总开关也是消费的总开关。开关是阀门的意思,它可以控制流量。债务是货币供给的总开关似乎可以理解,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以后,如果没有银行一轮一轮的贷款和存款增加,也就是如果没有债务的增加,货币供给难以增加。
至于 “债务是消费的总开关”,如果把这句话与赵燕菁所说的“决定债务规模是房地产”和“房地产市场要有流动性,就必须有人看涨”联系起来,他的意思似乎是通过推动房地产价格上升来推动居民借债投资房地产。且不说房产在经济学中不属于消费品而是属于投资品,这不是问题的重点,问题的重点是房地产市场存在严重的泡沫已经是大多数人的共识,赵燕菁本人也认为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难道还要继续吹泡沫?
赵燕菁提到,捅破泡沫比任由泡沫自己破裂更不可取。实际上,对于已经形成的房地产泡沫来说,捅破泡沫与任由泡沫自己破裂都不可取,都要付出沉重的经济代价。但是客观规律是,泡沫越大,泡沫破裂对经济的伤害就越大,所以任由泡沫自己破裂更不可取,继续吹房地产泡沫就“更更”不可取。
日本20世纪80年代末房地产泡沫破裂给日本经济带来的巨大伤害,人们还记忆犹新。因此,我国政府不应捅破泡沫而是抑制泡沫的进一步膨胀,在继续鼓励居民购买第一套自住房产的同时,要控制房地产的投机需求,通过压抑房产价格上升或者促使房产价格缓慢下降的方法,使房地产泡沫逐渐消散。
- 原标题:关于债务问题之争的思考:债务界限在哪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WPS被新OFFICE颠覆?金山回应:上半年推出GPT类产品
2023-03-21 22:47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同程挺过疫情:利润腰斩,年付费用户量却较疫前增两成
2023-03-21 18:19 观网财经-互联网 -
东方财富“崩”上热搜,损失算谁的?
2023-03-21 16:47 观网财经-金融 -
妖镍变石头?全球最大金属交易所再爆丑闻
2023-03-21 15:59 观网财经-海外 -
市值缩水超99.5%,趣头条将退市
2023-03-21 15:57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地产瘾难戒,香港中资券商集体巨亏
2023-03-21 15:20 观网财经-金融 -
民航局:运输持续恢复,国际货运已超疫情前
2023-03-21 15:12 -
耿爽安理会发言:光听听这些名字,就知道到底是不是防御性的?!
2023-03-21 09:33 半岛火箭 -
出口额近500亿元!被多国“疯抢”的中国罐头为啥这么火?
2023-03-21 09:23 -
裁员扩大,亚马逊将再减员9000人
2023-03-21 09:06 大公司 -
全国97%地级以上城市取消皮卡车进城限制
2023-03-21 07:26 观网财经-汽车 -
同比增长39%,拼多多2022年营收逾1300亿元
2023-03-20 19:51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文心一言只是“ChatPPT”?我们和它深度聊了聊
2023-03-20 18:16 观网财经-科创 -
业务大幅收缩的斗鱼,终于减亏了
2023-03-20 18:13 观网财经-互联网 -
美国提名的世行行长候选人访日“拜票”
2023-03-20 13:41 -
海关总署回应集装箱空箱数量增加
2023-03-20 12:03 -
娃哈哈董事长回应《狂飙》中的AD钙奶镜头:没植入但我有意见
2023-03-20 11:11 -
瑞银收购瑞信!全球第五大财团只卖30亿
2023-03-20 10:31 观网财经-海外 -
3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与5年期以上均维持不变
2023-03-20 09:43 -
证监会现场检查:问题五花八门
2023-03-20 08:06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