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眼联盟”之新西兰:为何只想对中国沉默低调?
最后更新: 2021-06-23 14:20:23新西兰去年对华出口总额逾870亿元,占比超出口总额的1/4
《南华早报》文章指出,在新冠疫情、中美贸易战以及抵制中国的影响力等方面,新西兰表现出自己和其他四个“五眼联盟”成员国的意见分歧,这也表明它希望自己不要像其他成员国那样,损害和最大贸易伙伴(中国)之间的关系。
吉里皮斯表示,新西兰与中国贸易往来密切。1月底,在双方升级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之后,两国取消了几乎所有的贸易关税。相比之下,澳大利亚剑指中国,挑起争端,随后一系列澳大利亚产品受到了贸易限制。
“新西兰担心就贸易争端而言,如果它像澳大利亚一样激进,也会面临与它相同的处境。”
朱辉介绍,新西兰在上世纪90年代就认识到,自身意识形态虽然与欧美接近,但在经济方面无法依靠欧美寻求出路。当时的新西兰总理就提出一个理念,认为新西兰经济上是亚洲的一部分,必须打开亚洲市场。新西兰在90年代初就向亚洲开放移民,新西兰在经济上饱尝了亚洲的甜头,也使其在几次经济危机中没有受到太大影响。2020年,虽然有疫情影响,但新西兰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超过230亿美元,顺差70亿美元。
据新西兰国家统计局网站6月2日公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3月的一年中,新西兰前五大贸易伙伴是中国、澳大利亚、欧盟、美国和日本。中国是新西兰最大的贸易伙伴,占新西兰与世界其他地区贸易总额的市场份额约23%;新西兰对中国货物和服务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26%,达190亿新元(约合871亿元人民币)。
新西兰国家统计局通讯截图
陆波先生表示,中国和新西兰长久以来就保持着紧密的、良好的贸易关系。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新西兰政府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签署,这是中国与发达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新西兰的企业和普通民众,在对华交往方面基本持积极态度。但值得说明的是,新西兰国内实业界在积极展开对华贸易的同时,也在努力开拓多元化的贸易关系。无论是经济关系还是外交关系,“去依赖”的独立态度,都是新西兰对外交往的基本底色。
《南华早报》援引新西兰当代中国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高宏志(Hongzhi Gao)的观点称,尽管新西兰与中国有着密切的经济关系,但新西兰企业正试图实现多元化发展,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部分原因就在于政治风险。
“从贸易的角度来看,新西兰仍然是一个贸易小国,”高宏志指出,“事情正变得非常政治化、非常激烈,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冲突非常明显……新西兰企业非常关注中国和美国之间的情况,以及中国和澳大利亚之间的情况。”
高宏志表示:“新西兰想要独立的立场,所以用阿德恩的话来说,新西兰要在自己的航道里游泳。”
“新西兰既不喜欢被五眼联盟捆绑自己的外交政策和国家利益,也不愿意在压力下与美国和澳大利亚直接作对,”陆波先生表示,“新西兰在对待中国和五眼联盟的态度上,更多的是基于自己国家利益的考量。新西兰未来是否在此问题上不再‘游离’于五眼联盟之外,政策回摆的空间又会有多大,都有待进一步观察。”
向左?向右?新西兰何去何从
综合《南华早报》文章报道,不难发现澳大利亚等其他“五眼联盟”成员国,对新西兰的“外交引力”是非常明显的。
澳大利亚外交部长佩恩访问惠灵顿时,她形容道“五眼联盟是一个关键的战略联盟,对我们的安全和情报利益至关重要”。在昆斯敦举行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莫里森也“毫不怀疑”地表示,一些人将“寻求通过制造一些根本不存在的分歧,来破坏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安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随后便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其中就包括表示对香港、新疆、南海、印太安全等话题的所谓“关切”。
文章称,在对华态度上,新西兰与“五眼联盟”中其他成员国保持距离的做法遭到了一些国家的强烈反对,其中包括在有关香港、新疆等问题的联合声明上,新西兰没有像其他国家那样“不遗余力”。今年5月,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举行了15个月来两国领导人的首次面对面会晤。在一份联合声明中,两国总理宣称对所谓的新疆“人权状况”表示所谓“关切”。但新西兰并没有像加拿大、英国和美国那那样,使用“种族”相关表述。
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战略研究教授艾森(Robert Ayson)表示,新西兰有时愿意用其他国家团体来表达自己的立场,有时会直接支持另外四位“五眼联盟”成员国。“这在新西兰政府这里得到印证,包括马胡塔成为外交部长以来的外交记录,”艾森表示,“你会注意到,阿德恩和马胡塔都重申了五眼联盟对新西兰的重要性。”
艾森认为,新西兰采取这种做法的一个原因是,新西兰倾向于同更广泛、更具包容性的国家团体进行交流,以达成尽可能多的多边共识。尽管他指出了一些例外,例如联合国发表新冠溯源报告后,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共14个国家发表联合声明表示所谓“担忧”,意图在抹黑中国上继续做文章,新西兰就没有参与其中。
在艾森看来,有一个问题仍待研究。即新西兰在多大程度上希望人们认为,它对人权问题以及其他一些国际问题的“看法”,是由其传统安全关系所塑造的。
《南华早报》表示,这并不是新西兰第一次被大国夹在中间——在冷战期间,新西兰拒绝美国核动力船只访问,坚持让自己成为无核区,就曾激怒过美国政府。但在不少人看来,随着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进一步加深,新西兰将面临更大的压力。与此同时,近年来新西兰和中国也出现了一些紧张关系,譬如新西兰2018年禁止华为设备进入其新建的5G网络等。
陆波先生对观察者网表示,新西兰不愿意让美国乃至于澳大利亚捆绑自己的外交政策,与中国直接交恶。但新西兰与美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的关系和联系是深远的,它必然也要为自己预留政策空间,而不是直接与之作对。因此在对华心态上,“新西兰不愿意恶化对华关系”这样的说法会更加贴切。
朱辉先生指出,现在西方盟友盲目批评新西兰,指责其对中国软弱,只顾赚钱,但新西兰有新西兰的难处,那些西方大国能够承受跟中国闹翻的经济损失,但新西兰对中国经济上依赖程度太大,如果遭受中国制裁,西方大国对新西兰的经济能提供多大帮助?实话说,新西兰政府和人民对此并没有多少信心。
4月中旬,马胡塔表示,中国和新西兰需要相互尊重——尽管两国“不能也不会同意”一些事情。马胡塔称,“有时我们会和与我们意见相同的人联合起来发声,有时也会单独行动。无论是哪一种情况,我们都会根据我们的价值观和新西兰的国家利益,做出独立决定。”
朱辉认为,这体现了新西兰当前的谨慎态度,因为它现在面临着意识形态和面包之间的取舍,这也可以理解的。
而陆波提到另一个视角,他认为,“五眼联盟”的对华态度,还可以从殖民主义的发展历程来理解。世界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是殖民主义和反对它的力量相互斗争的历史。
如果以公元1500年(大航海时代)和公元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为界,将世界划分为前殖民时代(公元1500年以前)、全球殖民时代(公元1500-2008年)和后殖民时代(2008年以后),那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以后,殖民主义就逐渐转变了它通过肉体暴力和直接武力来掠夺的形式(即“硬殖民时期”),转而通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战胜国主导的全球秩序,以一种资本的、“柔和的”、相对隐蔽的“软殖民秩序”继续在全球范围内强行分配。
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殖民时代中期产生的资本主义发展方式是殖民主义的“涡轮发动机”,加速了全球殖民化的扩张和发展。始于法国大革命的社会主义运动在欧洲的发展是为了对抗资本主义,但当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到东方,其意义已经上升到反殖民主义的高度。中国坚持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在实现和平崛起的同时,也成为了推动全球发展和人类进步的积极力量。
“西方文明是扩张文明,中华文明是治理文明,在后殖民时代西方扩张文明已尽,治理文明的时代到来,中华文明将引领后殖民时代的良性发展。”
“从人类历史演变的角度上来说,殖民主义时代充斥着暴力和不公平,但客观上仍是历史之必然。殖民主义时代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全球化运动,必然会对后世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陆波表示,“五眼联盟广义上而言都是殖民主义时代的既得利益者。中国始终站在破除殖民主义的最前线,必然遭到这些国家的联合压制。一个国家在殖民体系中的既得利益越多,压制中国时便会越强硬,其举措也会更为激进。”
“五百年之大变局,凭谁服软?!”
- 责任编辑: 周毅 
-
-
中朝举办座谈会纪念两国最高领导人历史性互访
2021-06-23 14:05 中国外交 -
-
新总统强硬表态后,美国立即关闭36家伊朗相关网站
2021-06-23 13:47 伊朗局势 -
他声称:若中国逾越“红线”,德国绝不回避对抗
2021-06-23 13:35 德意志 -
中国呼吁彻查加拿大后,特鲁多急了就……
2021-06-23 10:44 -
“特朗普灵光一闪:把确诊者送到关塔那摩?”
2021-06-23 10:37 特朗普 -
“人亚同志秘藏”的是什么?
2021-06-23 10:01 建党百年 -
瑞典法院维持华为5G禁令,爱立信先慌了
2021-06-23 09:18 华为 -
日本东京都知事因过劳已住院静养
2021-06-23 08:07 日本 -
习近平访朝两周年之际,中朝大使同日在两国主要媒体发文
2021-06-23 07:55 中国外交 -
美国新增确诊10139例、死亡388例
2021-06-23 07:1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爱吃牛油果的美国人,正在摧毁自己口中的“环保”?
2021-06-22 23:37 美国一梦 -
不同厂疫苗混打,默克尔第二针未选阿斯利康
2021-06-22 23:1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普京德媒刊文:美国策划乌克兰政变,欧洲为何要支持?
2021-06-22 23:00 普京 -
大堡礁要被列为濒危遗产,澳大利亚竟赖中国
2021-06-22 22:59 观察者头条 -
白俄罗斯代表65国在联合国发言 反对干涉中国内政
2021-06-22 21:20 欢乐联合国 -
中方代表多国呼吁:彻查加拿大!
2021-06-22 21:19 -
北京交通委处长体验停车难:找车位花了1小时
2021-06-22 21:08 -
澳大利亚取消接种阿斯利康人数激增
2021-06-22 20:28 新冠肺炎抗疫战
相关推荐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评论 177“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109“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188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65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716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