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逸江:不对称全球化与国内大循环——一个旅美学者眼中的国内大循环
最后更新: 2020-08-20 07:45:49作为拥有货币主权的国家,中国中央政府作为人民币的发行者同样不可能因为以人民币结算的国债而破产(理论上,中国地方政府作为人民币的使用者,与民间企业和个人一样有破产可能。这也是美国联邦政府不可能破产,但其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却破产过的原因。虽然目前中国地方债可以通过现有的国有银行再贷款的方式永续存在下去,但其设计存在政策性风险。若中国同时压缩中央和地方债,则中国民间资本将受到重大打击,以内需为基础的国内经济大循环也无从谈起)。
对货币发行者而言,税收并非是为政府支出而筹款,而是政府支出使纳税变得可能。在现代货币体系下,税收的目的是创造出民间对政府所发行的货币的需求,使政府指定的货币成为民间需要的交易媒介,即“钱”。正是由于纳税是现代国家对其国民规定的基本义务,而国家又规定纳税人必须以国家指定的货币来履行这项义务,税收就创造了对政府货币的需求。政府支出实际上是帮助民间完成对其纳税义务的履行。因此,对拥有货币主权的国家而言,真正具有违约风险的是企业债、个人债、以外国货币结算的外债,而不是以本国货币结算的国债。
上述的“税收并非为了政府支出而筹款,而是政府支出使纳税变得可能”早在英国殖民非洲时期就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英国殖民政府在非洲殖民活动的初期政策基于暴力,即强行驱使非洲劳动力从事采矿和生产经济农作物。但通过暴力驱使的劳动力并不稳定,常导致反抗。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英国殖民地的总督与非洲人民作了交易:只要非洲人纳税,那么英国人就会利用税收资源为非洲带来“文明”,如修路、建学校。这个方案比暴力强迫好得多,而且看上去很公平,因而得到了实施。
由于非洲人的纳税以英镑结算,且唯有英国政府开设的矿场和农场能支付英镑,故大量的非洲劳动力不得不在英国政府的矿场和农场从事采矿和生产经济农作物的工作,以此赚取英镑来履行纳税的义务。同时,英国人也使用英镑雇佣非洲劳动力修建道路和学校,以履行带来“文明”的承诺。
那么,是非洲人纳税的英镑使英国殖民政府有钱可花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现代货币体系下,纳税和政府支出的逻辑是先有政府支出,后有民间纳税,即英国政府先支出,然后非洲人民才能获取英镑从而纳税。英国政府支出时,英镑被创造并进入非洲民间;收取税收时,非洲民间的英镑又相应减少并回流英国政府。为了保证非洲人民对英镑的持续需求,英国殖民政府实施了高税收的政策,保证非洲人必须持续地为英国政府的矿场和农场工作才能获取足够的英镑来满足纳税义务。
英国在非洲的殖民经验表明,税收的目的不是为了让政府有钱可花,而是创造了民间对政府货币的需求,从而使政府能够通过发行货币调动民间劳动力以实现国家目的。
同理,国债的发行也不是为了给作为货币发行者的政府筹款,而是提供一种金融产品来吸取市场中过多的货币来抑制通货膨胀,同时帮助央行调整银行的准备金利率。当前美国政府想要增加赤字,程序是美国财政部发行新国债,美联储间接兜底购买,然后再把钱打到美国财政部的账上,最后再进行花销。
我们需要注意的:一是国债本质上是持有国债者的财富,而由于这些持有国债的人就是民间企业和个人,因而国债增加=民间财富增加,故以本国货币结算的国债的增加从来就不应该被忌讳;二是美国把赤字债券化的结果是创造出大量违约风险为零、以美元结算的美国国债,以此吸引国际资本回流华尔街,稳定美元汇率并以此巩固美元霸权。
上述现代货币理论对国家财政的诠释对中国财政金融改革的启示巨大,正如贾根良教授在书中所言,中国中央政府应推行如下政策措施:
一是通过扩大中央财政赤字以扩大民间资本盈余,从而有效拉动内需、稳定就业。
二是建立庞大的人民币国债市场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为国际资本提供一个像美国国债一样零风险的资产品种,因而扩大中央财政赤字从而增发人民币国债以推动国内经济大循环恰恰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手段。
三是随着以内需为主的国内经济大循环的建立逐步减少贸易顺差,这不仅能减少国家实体资源损失,还有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其原因在于中国贸易逆差意味着外国作为一个整体将持有过剩的人民币(即人民币在国际市场实现增发),故贸易逆差和稳定而庞大的人民币国债市场能够吸引人民币回流中国购买人民币国债,从而稳定人民币汇率。
在笔者看来,贾根良教授的上述建议是在结合了现代货币理论和参考了美元霸权体系的原理后,对中国如何同时实现国内经济大循环、减少贸易顺差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力论述。
需要注意的是,现代货币理论和贾根良教授并不主张无限制的财政赤字,如在失业率已为零的情况下,新增财政赤字只能带来通货膨胀。现代货币理论强调的是对拥有货币主权的国家而言,真正的限制并非财政税收,而是实体经济瓶颈。但现实往往是哪怕通货膨胀率并不高,政府赤字在实现零失业率之前就因为主流经济学“政府赤字即妖魔”的理论迷信所带来的3%的赤字率红线问题而停止。
3
结语
贾根良教授在其新著《国内大循环》一书中还有许多重要讨论,如中央地方财税调整的必要性和中国由于大量外汇占款导致货币发行机制存在严重缺陷等问题。这些具体的制度改革建议正是中国能够使用现代货币理论以实现国内经济大循环的重要前提条件。但由于篇幅所限,在此不再详细论述。
笔者认为,贾根良教授的《国内大循环》一书系统地阐述了实施国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应当作为实现习近平所呼吁的“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政策改革蓝图,被学者和政策制定者所广泛讨论和参考。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日媒称陆企挖走百人,台积电董事长:疫情严重,没人离岛
2020-08-19 15:07 上市公司 -
防过冷又防过热,南京土拍出新规:触顶后改摇号
2020-08-18 17:47 中国房市 -
董明珠潜在接班人裸辞,曾任财务总负责超12年突遭解聘
2020-08-18 14:10 上市公司 -
中科曙光业绩增速两连降,定增48亿研发国产高端计算机
2020-08-16 18:34 上市公司 -
中兴抛亿元回购用于股权激励:回购价上限超现价60%
2020-08-16 10:44 上市公司 -
别误读了!目前数字人民币试点仍是“4+1”
2020-08-16 07:24 中国经济 -
香港恒指调整:阿里、小米等被纳入
2020-08-15 11:12 股市 -
华为被传启动塔山计划,业内人士:曝光公司名单并非好事
2020-08-14 17:16 上市公司 -
套现失败:SOHO终止与黑石私有化谈判
2020-08-14 14:09 中国房市 -
数字人民币将在京津冀、长三角等具备条件地区试点
2020-08-14 12:54 -
杨元庆:联想已从疫情中恢复,PC业务增长趋势将持续
2020-08-14 11:33 上市公司 -
中国移动上半年增收不增利,疫情下5G建设仍大幅提前
2020-08-13 17:27 上市公司 -
外媒:TikTok被禁后,字节跳动正与印度首富洽谈
2020-08-13 16:03 龙象之间 -
欢聚集团二季报:营收58亿,海外用户占比超9成
2020-08-13 10:57 上市公司 -
房贷利率转浮动仍犹豫不决?五大行密集发文确认截止日期
2020-08-13 10:56 中国房市 -
契税法明年9月施行:税率未调整,或不影响购房成本
2020-08-12 15:14 中国房市 -
疫情过后,房企盯上物业和旧改
2020-08-12 10:52 中国房市 -
中芯国际回应与海思的未来:须尊重经营地法律
2020-08-11 18:27 上市公司 -
茅台技术开发公司原总经理王俊被查
2020-08-11 16:13 上市公司 -
相关推荐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22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评论 46“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评论 48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评论 123特朗普“杀得兴起”,欧洲想“刀下抢人” 评论 108最新闻 Hot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
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
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
“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
日本想“跪”,被警告:政府将垮台
-
特朗普:最初是我“炸”了它
-
“关税将抹掉15亿美元利润”,福特撤回了一个预期
-
县长张汉坤官宣被查,公安局长落马后“消失”4个月
-
今年第三次议息,美联储“将无视特朗普,维持不变”
-
在他嘴里,加拿大都成了“靠美国养活的社会主义政权”
-
越南总理:越美首轮谈判本周三举行,维持全年8%增长目标
-
“最美教师”邓滢,履新职
-
五一出游哪里人最多?河南接待游客6450.3万人次
-
美防长“动刀”美军高层,至少砍20%
-
以色列要全面占领加沙?“等特朗普结束中东之行……”
-
特朗普“杀得兴起”,欧洲想“刀下抢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