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逸江:不对称全球化与国内大循环——一个旅美学者眼中的国内大循环
最后更新: 2020-08-20 07:45:49导读贾根良教授的新著《国内大循环:经济发展新战略与政策选择》,已于2020年8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深入反思中国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的弊端,揭示我国经济领域中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根源,阐明“国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机制。 本文原题为《从现代货币理论看贾根良的国内大循环发展战略》,从现代货币理论的角度浅谈《国内大循环》一书所阐述的部分核心观点;文章将发表于《财经问题研究》2020年第11期,网络已优先出版。【文/黄逸江】
2018年由美国发动的中美贸易摩擦反映了美国对中国战略定位的变化,更反映了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新常态。这样的变化既挑战了主流经济学界关于“经济全球化不可逆”的教条论述,也引发了新一轮关于在逆全球化下外需转内需的必要性的讨论。然而,受限于主流经济学对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的推崇和财富即货币的特定认知,向内需转型一直就是迫不得已的和被动的政策选择。
在这种大背景之下,贾根良教授在其新著《国内大循环:经济发展新战略与政策选择》一书有两大重要贡献:一是从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的角度系统性地批判了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局限性和时代错置性,论证了中国经济向国内经济大循环主动转型的必要性;二是为实现国内大循环经济发展新战略和人民币国际化提出了可行的政策改革方案。
2020年5月23日,习近平提出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笔者认为,贾根良教授的《国内大循环》一书正可以为形成新发展格局提供参考。本文从现代货币理论的角度浅谈贾根良教授在《国内大循环》一书中所阐述的部分核心观点。
1
构建以中国为主的对外贸易新秩序
主流经济学对于自由贸易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推崇,始于简化的比较优势理论模型。其理论核心是,即使一个经济强国在所有生产领域均占有绝对优势,该国依然能通过专攻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参与国际贸易并获利;同理,即使一个弱国在所有生产领域均不占绝对优势,该国依然可以通过专攻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参与国际贸易并获利。既然所有国家均能在国际贸易中获利,各国应致力于削减贸易壁垒来实现国际贸易的利益最大化。
因此,自由贸易和出口导向型经济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放之四海乃皆准的经济发展之路,甚至不少主流经济学家把中国经济自1978年后的经济大发展简单地归功于市场化和贸易自由化。这些主流经济学家认为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就是中国深化改革的内容和方向。
但笔者认为,过去几十年真正获得经济大发展的国家无一不是反对自由市场主义、反对自由贸易主义、强调国家调控的儒家文明体,如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和越南。恰恰是贯彻自由贸易主义和出口导向型经济最彻底的经济体,如东南亚(除新加坡外)和拉美国家等反而陷入了穷者越穷的怪圈。
这些主动降低贸易壁垒、追求自由贸易、无条件吸引外资的发展中国家,最终发现其国内经济和就业极度依赖外需,国内市场被外资企业垄断(如对外资最为开放的马来西亚和印尼等国多年来无法发展有竞争力的国内企业,与实施限制性外资策略的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形成鲜明对比),进出口比价指数愈发恶化(即必须出口更多的低附加值商品来进口等值的高附加值商品),并最终陷入外债陷阱、失去经济和政策主权。
2月17日,在青岛港前湾港区码头,399米长的“美总樟宜”号集装箱货轮卸载货物。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这些历史现象绝非偶然。贾根良教授在书中通过对经济史的研究指出:“笔者通过对世界经济史的研究,揭示了迄今为止历史上已经崛起的大国都走过的‘不对称全球化’的崛起之路:通过保护主义与当时的发达国家处于半隔绝、半脱钩状态(浅度全球化),同时又与同等发展程度国家或比自己落后国家建立高度密切的经贸关系(深度全球化,但很多时候并非自由贸易),由此而实现经济崛起。”
笔者认为,贾根良教授从经济史的角度对自由贸易的批判是基于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及对历史的反思,比起热衷于通过计量模型“证明”主流经济学教条的经济学文献更值得国内经济学者的重视,否则中国经济学界既不能脱离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框架进行理论创新,也无法为解决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并提出可行方案。自由贸易的对立面不是闭关锁国,而是如何通过“不对称全球化道路”构建以中国为主的对外贸易新秩序。
除提出对外贸易的“不对称全球化道路”,贾根良教授还对以贸易顺差为目的的主流对外贸易战略提出质疑,进一步探索了何谓以中国为主的对外贸易:“停止继续积累外汇储备,逐步取消出口退税,从根本上瓦解通过外汇占款发行人民币基础货币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全面建立通过财政部发行国债发行人民币基础货币的新机制,大力发展国债市场,以便为中国人民银行未来将国债作为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主要工具创造条件”。
上述对贸易顺差优越性的质疑和建立人民币国债市场的建议与现代货币理论的主张完全一致:一是以贸易顺差为目的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不可能作为全球经济的通用模式;二是主流经济学普遍认为贸易顺差是值得追求的目标,而贸易逆差应尽可能避免。然而,出口的本质是以本国的实体经济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换取以外国货币结算的金融财富;进口的本质是以本国货币结算的金融财富换取外国的实体经济资源。因此,贸易顺差对应着实体资源的亏损;贸易逆差对应着实体资源的获利。
故中国多年来对美国实现的贸易顺差实际上是用本国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换取美元,直接满足的是美国消费者对物美价廉商品的需求,间接助长的是美元霸权的维持。故真正的以中国为主的对外贸易秩序应在通过“不对称全球化”(如贾根良教授在书中提到的保护国内金融和重启“两弹一星”的举国科研体系发展高科技产业),提高中国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价值链位置的同时,逐步减少中国的贸易顺差以减少实体资源的亏损。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日媒称陆企挖走百人,台积电董事长:疫情严重,没人离岛
2020-08-19 15:07 上市公司 -
防过冷又防过热,南京土拍出新规:触顶后改摇号
2020-08-18 17:47 中国房市 -
董明珠潜在接班人裸辞,曾任财务总负责超12年突遭解聘
2020-08-18 14:10 上市公司 -
中科曙光业绩增速两连降,定增48亿研发国产高端计算机
2020-08-16 18:34 上市公司 -
中兴抛亿元回购用于股权激励:回购价上限超现价60%
2020-08-16 10:44 上市公司 -
别误读了!目前数字人民币试点仍是“4+1”
2020-08-16 07:24 中国经济 -
香港恒指调整:阿里、小米等被纳入
2020-08-15 11:12 股市 -
华为被传启动塔山计划,业内人士:曝光公司名单并非好事
2020-08-14 17:16 上市公司 -
套现失败:SOHO终止与黑石私有化谈判
2020-08-14 14:09 中国房市 -
数字人民币将在京津冀、长三角等具备条件地区试点
2020-08-14 12:54 -
杨元庆:联想已从疫情中恢复,PC业务增长趋势将持续
2020-08-14 11:33 上市公司 -
中国移动上半年增收不增利,疫情下5G建设仍大幅提前
2020-08-13 17:27 上市公司 -
外媒:TikTok被禁后,字节跳动正与印度首富洽谈
2020-08-13 16:03 龙象之间 -
欢聚集团二季报:营收58亿,海外用户占比超9成
2020-08-13 10:57 上市公司 -
房贷利率转浮动仍犹豫不决?五大行密集发文确认截止日期
2020-08-13 10:56 中国房市 -
契税法明年9月施行:税率未调整,或不影响购房成本
2020-08-12 15:14 中国房市 -
疫情过后,房企盯上物业和旧改
2020-08-12 10:52 中国房市 -
中芯国际回应与海思的未来:须尊重经营地法律
2020-08-11 18:27 上市公司 -
茅台技术开发公司原总经理王俊被查
2020-08-11 16:13 上市公司 -
相关推荐 -
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45“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171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评论 124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35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52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