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极右势力崛起,欧洲何去何从?
最后更新: 2022-10-01 10:41:55观察者网:在俄乌议题上,梅洛尼多次高调声援乌克兰与北约,但是其右翼联盟的盟友联盟党领导人马泰奥·萨尔维尼,以及前总理贝卢斯科尼都与普京交好,近期也都发表过亲俄言论。您认为,梅洛尼上台后,意大利这个执政联盟的对俄政策是否会发生变化?这对俄乌局势,以及欧盟对俄政策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崔洪建:俄乌冲突和对俄政策正在成为意大利政党之间新的分歧点。
意大利基本民意显示,支持目前对俄政策的是大多数。而从梅洛尼选前的表态来看,她是想要把握住基本民意的,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她不会太特立独行,而是要更贴近民意。
选前梅洛尼在俄乌问题上明确表达了支持北约、支持乌克兰的立场。这和她的两个执政伙伴——萨尔维尼和贝卢斯科尼——存在一定的分歧:贝卢斯科尼此前在言行上表现的和普京很接近,萨尔维尼被认为其政治资金中可能有来自俄罗斯的部分,换句话说就是他可能收了俄罗斯的钱。
这些分歧确实存在,但是对俄政策是否会成为新政府内部的一个主要分歧点,甚至导致政党联合不能继续,我认为主要取决于以下两点:
第一,梅洛尼如何平衡自己的表态和其他两个政党对俄的暧昧状态。
第二,要看新政府内部的权力划分。如果贝卢斯科尼或者萨尔维尼政党的重要成员担任涉及外交、安全、国防等职位,矛盾可能会比较突出。因为这样一来梅洛尼就必须随时掌控这些重要部门的意见表达,否则在对俄政策方面,意大利政府可能会出现政策信号混乱的情况。
当地时间2022年9月26日,意大利兄弟党领导人梅洛尼在总部参加选举之夜活动,并发表讲话 图源:澎湃影像
观察者网:意大利曾是欧洲第一个欢迎和接纳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大国,但梅洛尼在竞选期间对“一带一路”倡议和台湾问题发表过不少负面言论。她当政后,意大利的对华政策和中意关系有可能发生哪些转变?
崔洪建:在当选之前,梅洛尼确实在涉华问题上发表过不正确、不友好的言论。当时她作为边缘性反对党的领导人,更多的动机是博眼球和提高能见度等。在一些涉华问题上挑战中方的利益,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近年来似乎已经成为一些欧洲政治人物的常用手段和伎俩。
但是对于竞选获胜后的梅洛尼来说,她必须明确作为政党领导人和作为政府领导人的之间角色差异:作为政党领导人,她的表态更多代表个人或者党派的利益,而作为政府领导人,她的言行就代表着政策和意大利的国家利益。如果没有这样一个明确的责任区分意识,她不仅可能会在对华政策上犯错,在其它方面也会犯同样的错误。
另外,我认为,尽管梅洛尼在对华关系的认识上有偏差,或者有一些不正确的观点,但这能否成为政策,还需要看她上任后在政府内部以及意大利社会各界的不同关切和利益之间如何平衡。
长期以来,中意关系有很好的基础,除了经贸之外,在政治、人文等方面的交流也比较密切。现在中意不仅有“一带一路”合作框架,还有更多其它的合作渠道和项目。有句俗话叫“当家才知柴米贵”,等梅洛尼当了意大利的家之后,等她真正了解到中意关系的全貌之后,在各种利益诉求之下,我想梅洛尼的对华立场会发生有益的转变。从她之前的言论到今后的政策,实际上梅洛尼是有机会和空间去实现更好的转换和适应的。
观察者网:在意大利选举之前,瑞典的右翼阵营也在大选中获得了多数选票。此外,法国、德国、芬兰、奥地利、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极右翼政党都呈现出快速崛起势头。一向以自由民主传统深厚自居的欧洲为什么会出现这股极右浪潮?
崔洪建:首先,欧洲存在着一种政治传统,即在国家内外危机比较严重、困难较多时去寻求一些更右翼、更保守的政治解决方案。过去在一战二战前夕,都出现了类似的情况,最糟糕的结果就是导致法西斯和纳粹的兴起。现在欧洲又出现相似的情况,一定程度上表明欧洲并没有脱离自身的政治逻辑和惯性。
我们近来看到的这些欧洲极右翼政党及领导人,他们的政治观点不同程度地指向同一个方向:寻求所谓的“传统价值”。比如这次梅洛尼就提出,要用传统的价值观来应对眼前的变化和挑战。我认为极右翼能够快速崛起的重要原因在于,他们都试图把自身标榜为传统保守价值观的代表,而保守的价值观对于不满于现状的民众可以起到精神安慰作用。
现在的意大利民众、欧洲民众对于现状感到不满,对于未来愈发感到迷茫甚至恐惧。主流政党对此提不出像样的解决方案,并且在现实政策上成功的机会越来越少。而这时极右翼政党开出了一个药方,就是回到传统。极右翼力量在思想上、观念上、情绪上很大程度上填补了主流政党留出的一块空白。
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领袖玛丽娜·勒庞 图源:澎湃影像
第二,极右翼政党比较好地利用了民众对于主流政治的不满。这次梅洛尼之所以能够获胜,其中一个原因是她的政党没有参与德拉吉的多党联合政府,而是摆出一副要“在体制之外来改造体制”的姿态。这种不与主流政治“同流合污”姿态为她赢得了对主流政治失望的民众支持。换句话说,意大利民众对于主流政治有多失望,对于梅洛尼就有多支持,她的兄弟党被视作主流政治的反面。这样一来,极右翼政党至少在心理需求的现实层面上给民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替代选择”。这是欧洲极右翼政党兴起的较为普遍的民众心理。
第三,极右翼政党对欧洲当前政治环境和政治手段变化的适应能力更强。极右翼政党和他们的领导人往往会提出一些简单直接的口号式宣传,以此来吸引民众的支持。他们知道大多数民众并不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民众的诉求也比较简单,所以他们也给予简单和直接的回应,这样就更能在短时间内动员起民众的支持。
相比之下,主流政党受制于自身的传统惯性,在这方面往往反应比较慢。而且这么多年下来,主流政党在重新获得民众信任方面已经越来越不接地气了。
此外,还有一些技术上或者说策略上的因素。极右翼政党及其领导人往往都能够非常熟练地运用新兴社交媒体等平台来批评政府并发表政治主张,对选民的影响更为直接、传播更为迅速。而传统政党在这个方面却表现出很多的不适应。
观察者网:欧洲这股极右浪潮是一种暂时现象,还是会持续较长时间?
崔洪建:判断这个现象是短期还是长期,要看极右翼势力产生、兴起的政治土壤——如国家内外交困、民众的不安全感、对主流政党的反对等——是否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
具体来说,取决于以下三方面的因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王慧  刘骞 
-
美国发来国庆祝贺,比去年多了一句
2022-10-01 09:58 中美关系 -
中国“限制”美国外交官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外交部驳斥
2022-10-01 08:42 中美关系 -
美英澳为核潜艇合作谋求“合法化”,中方打掉三国修正案
2022-10-01 08:16 中国外交 -
联合国安理会就反对乌东四地公投的决议草案投票,俄罗斯否决
2022-10-01 07:14 俄罗斯之声 -
美国新增感染34608例、死亡253例
2022-10-01 07:14 抗疫进行时 -
“俄罗斯不会重返苏联”
2022-09-30 23:10 乌克兰之殇 -
“天然气泄露或达7.78亿立方米”
2022-09-30 23:04 欧洲乱局 -
泽连斯基:已签署加速加入北约的申请
2022-09-30 22:31 乌克兰之殇 -
巴育复职
2022-09-30 22:29 -
NASA发布航天器撞击小行星新照片:出现高亮放射光线
2022-09-30 22:09 航空航天 -
又犯迷糊了?
2022-09-30 22:03 -
普京签署顿涅茨克等四地入俄条约
2022-09-30 21:51 乌克兰之殇 -
“北溪给俄带来巨大筹码,他们为何要炸?”
2022-09-30 21:09 美国政治 -
俄方称:已掌握西方参与北溪事件证据
2022-09-30 20:51 俄罗斯之声 -
我国首款mRNA新冠疫苗在印尼获准使用
2022-09-30 20:45 医学 -
通胀高企 法国发生全国性大罢工
2022-09-30 20:41 -
巴外长反驳美媒“中方未全力助巴抗洪”言论,我外交部回应
2022-09-30 20:19 巴铁 -
脱欧的英国想“回归”?
2022-09-30 18:43 不列颠 -
美防长称:现在推测幕后黑手为时过早
2022-09-30 18:16 美国政治 -
记者问到“北溪”事故,拜登拒绝回应转身离开
2022-09-30 18:12 美国政治
相关推荐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评论 17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98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52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评论 127“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评论 83最新闻 Hot
-
“很明显,几乎所有美国出口都受到了打击”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
“我们国家正处于脆弱时刻,美国却在丑陋地炫耀权力”
-
涉1000亿欧元美国商品,欧盟考虑:谈不成就动手
-
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
日本先谈判先遇挫,特朗普政府又臭又硬、寸步不让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
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
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
“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
日本想“跪”,被警告:政府将垮台
-
特朗普:最初是我“炸”了它
-
“关税将抹掉15亿美元利润”,福特撤回了一个预期
-
县长张汉坤官宣被查,公安局长落马后“消失”4个月
-
今年第三次议息,美联储“将无视特朗普,维持不变”
-
在他嘴里,加拿大都成了“靠美国养活的社会主义政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