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解决俄乌冲突需要三场谈判,欧洲现在还没转过弯
至少到目前为止,部分欧洲国家依然把俄罗斯看做敌对的一方。而且欧洲人始终坚持主张,是否谈判还是要取决于乌克兰的意愿,他们认为欧俄谈判与俄乌谈判应该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全文]
-
欧洲政治“三分天下”,但对极右翼政党也是一次考验
本届欧洲议会选举更进一步地体现出欧洲政治的一个特点,即出现“三分天下”的情况,极右翼进一步做大,而过去的传统右翼会维持其地盘,但是右翼和极右翼之间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欧洲政治未来保守、内向的趋势会更明显。 [全文]
-
中方是认真的!俄乌冲突政治解决路线愈发清晰
我们不仅提出了自己的立场,还通过元首外交来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表明中方并非像美国编造的那样,把和其他国家的亲疏远近排在第一位,对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弃之不顾,而是始终秉持着公正客观的立场来看待和对待乌克兰危机。这也是对美国和西方舆论的有力回击。[全文]
-
欧洲与“单极霸权”有矛盾,中国的这些努力给了法国更多信心
拜登政府上台后,通过意识形态口号、强调价值观来拉拢欧洲,重新动员美国的盟友体系以服务其战略目标。欧洲要在安全、能源等领域捍卫自身利益,就不可避免地会与美国发生利益冲突。法国以欧洲利益的保护者自居,在这些具体领域和美国的矛盾就会长期存在并不时还会有所激化。[全文]
-
三天出访,两份《声明》,什么信号?
中俄两份《声明》有哪些重点?未来中俄关系将进入一个怎样的阶段?如何结束乌克兰危机?中方在化解俄乌冲突中将发挥怎样的作用?[全文]
-
为何他让美国松一口气?
如果苏纳克能够忠实于他的财经背景,那么他可能会在北爱尔兰等问题上展现出更多灵活性,这可能会帮助他在处理英美关系,尤其是英美自贸协定时,获得一个更有利的立场。[全文]
-
极右势力崛起,欧洲何去何从?
集体“向右转”是欧美共有的政治现象。近几年欧洲极右翼和美国反建制之间是相互影响甚至相互促进的,这在特朗普时期表现得最为充分。[全文]
-
美欧已产生诸多结构性矛盾,中国还有更多空间
拜登“上台”后,欧美关系会回暖,但并不等于跨大西洋关系会回归。未来四年,欧洲是否能“去特朗普化”,是否会“再奥巴马化”,都是问题。这两年欧洲进步最大的就是发展其战略自主,不愿盲从。未来中欧还可以有更多的空间。[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