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清泰:“国进民退”或“民进国退”是伪命题
关键字: 国进民退民进国退伪命题国企民企所有制所有制鸿沟导读消除所有制鸿沟对各类所有制企业都是一次解放。20世纪90年代初“姓资姓社”问题的突破,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扫清了障碍,极大地调动了经济增长潜力。今天,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时期,特别需要释放亿万人民求富创业的内在动力、扩大中等收入阶层,如果能摘掉企业“所有制标签”,消除“所有制鸿沟”,将是生产力的又一次解放,为奔向高收入国家奠定基础。现在,每个企业、包括上市公司的头上都贴上了“所有制标签”,形成了一条很深的“所有制鸿沟”。所有制歧视割裂了市场,国有企业和银行更倾向于体制内进行交易,跨所有制的人才、技术、商品以及产权等生产要素流动都遇到了非经济因素的阻挠,降低了整体经济效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副主任陈清泰近日在出席由中国信息化百人会举行的“回应信息时代呼唤,坚持公共政策创新——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座谈会”时发表了“对我国40年产业发展的回顾与思考”的主旨演讲。陈清泰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我国产业发展的历程,并就产业发展中的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消除所有制鸿沟等问题分享了自己的思考。
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产业发展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中国产业再发展的起步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府聚焦刚性的计划体制,推进改革。先后推行了“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相结合;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与此同时,对国有企业实行简政放权,减税让利政策,最后大多数企业实行了利润递增包干。企业开始有了自主权和自主钱,调动了企业的内生动力。同时从“傻子瓜子”、“雇工七个人以上是不是剥削”开展了大讨论,逐步放开个体私营经济。
这些重大的体制性改革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工业经济实现了恢复性增长,居民吃穿用凭票的问题得到解决。
第二个阶段,从1992年到2010年前后,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追赶期。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破除了“姓资姓社”和“计划与市场”关系的困扰,在全国掀起了第二次思想解放。在这个基础上,党的十四大做出了决定中国发展方向的重大决策,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作了规定。
1994年,财税、金融,投资、外汇等市场化改革为经济体制转型打下了基础。
此时,较大比例的公有制、国有经济能不能与市场经济融合,成了一个突出问题。因此,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把企业制度改革放到了重要地位,指出:“公有制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还明确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国企现代企业制度改革25年了,至今还没有到位,由此看出它的难度。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40%的企业亏损,众多企业停工半停工。严峻的形势成为推动改革的倒逼力量。
这期间,一方面开展100户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具备条件的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另一方面,实行战略性改组,抓大放小,组建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对困难企业实施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从零开始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兼并破产;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企业资产负债结构;在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实施三年脱困计划,形成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
经过这一轮改革,国有企业分流职工约2000万人,剥离不良资产1.4万亿元,社会保障制度开始建立。通过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出售和股份合作制等形式放开搞活了上万家国有中小企业,保住了大量就业岗位。国有企业的布局和组织结构得到改善。中国联通、中石化、中石油等一批大型公司在境内外上市,充实了上千亿资本金,改善了资产负债结构,为进入新世纪的十年辉煌奠定了基础。
进入21世纪,20世纪90年代的改革红利开始释放,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又给中国经济转型和发展加了一把火,形成了三驾马车拉动产业发展的局面。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展开。一段时期,每年新增发电装机3000万至4000万千瓦。铁路一年新建3000km到4000km;高速公路每年新建5000km到7000km;万吨级泊位一年要增加100多个。每年建设无线通信机站约10万座。
中国铁路
二是消费结构升级的拉动。住房商品化改革刺激了购房需求,仅商品房每年建设面积就达20多亿平方米,几乎占全球的一半。私人轿车从限制转向鼓励,迅速释放了潜在需求。一段时间汽车产销量年增30%-40%。从2002年到2017年的15年间,汽车产量增加了8.8倍。平均每年净增170万-200万辆的汽车生产能力。
三是进出口贸易拉动经济增长。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从2001年到2010年的9年增长5.8倍。
这期间一个影响长远的进步是中外合资合作迅速发展,我国的产业深度融入全球体系。
第三阶段,2010年之后开始的向创新驱动转型期。
2010年之后,我国经济发生了一系列趋势性变化:2011年开始,越过了年度投资的峰值期,劳动人口进入绝对数递减阶段,第三产业比重开始超过第二产业,消费占GDP比重超过50%,服务业在GDP中的占比超过了一半,进出口的增长势头减弱,资源环境的约束已十分强劲。此时,投资出口拉动增长的能力减弱。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如何防止掉进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引起政府部门和国内外专家关注。向创新驱动转型已势在必然。
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政府在推出4万亿投资计划的同时,在几条战线上推进经济增长动力转型和产业的创新和升级:国家制定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网、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引领未来产业发展;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并不断改善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破解了一些阻碍创新的体制障碍;对传统产业淘汰落后、压缩过剩;倡导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和提升制造业;倡导“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这一系列举措较快发挥了作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快速启动,产业结构升级速度加快,各种创新创业活动日趋活跃,信息化水平快速提升,较好地消化了增长速度回落带来的风险。为经济增长动力转型开了一个好头。
- 原标题:“国进民退”或“民进国退”是伪命题——陈清泰谈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产业发展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吴立群
- 最后更新: 2018-10-02 10:58:37
-
在中国嚣张20年的咖啡巨头,被干懵了!
2018-10-01 18:27 -
阿里回应马云放弃实控权:无关股权 提高稳定性
2018-10-01 18:25 -
腾讯时隔6年迎重大组织调整 明确不裁员
2018-10-01 11:20 BAT -
企业上“云”风潮背后:难点是工业APP数量严重不足
2018-10-01 09:53 -
“秋风起,蟹脚痒” 国庆节怎样才能吃到一只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
2018-09-30 20:54 -
阿里巴巴CEO张勇首次谈组织和管理:不要为KPI而活
2018-09-30 18:34 大公司 -
华海药业回应“遭欧美进口禁令”:仅川南生产基地受影响
2018-09-30 17:09 医学 -
今日头条的金融“猜想”
2018-09-30 13:52 大公司 -
游戏寒冬半年记:这场暴风雪毫无结束的征兆
2018-09-30 11:36 黄金游戏 -
粤系房企江湖:风从南边来
2018-09-30 11:06 中国房市 -
王慧文:美团不是为了打仗而打仗,遇到王兴很幸运
2018-09-30 10:35 大公司 -
马斯克妥协:辞去董事长,认罚2000万美元
2018-09-30 10:32 美国一梦 -
华为麒麟不外卖 商业利益冲突是主因?
2018-09-30 10:30 商业 -
喜茶推新品使用五粮液 对方表示不知情
2018-09-30 10:24 商业 -
前华为副总裁李一男认输了
2018-09-30 10:08 商业 -
万科活下去 是真有其事还是危言耸听?
2018-09-29 22:46 中国房市 -
海底捞吃出疑似卫生巾护垫 顾客索赔百万
2018-09-29 22:24 食品安全 -
不是光刻机!外媒称TCL欲10亿美元购荷兰ASMI子公司股权
2018-09-29 22:05 科技前沿 -
迟到的转型?腾讯构架调整:7大事业群调整为6个
2018-09-29 21:29 大公司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回应无印良品“拒绝抽检”:将依法严肃处理
2018-09-29 20:49
相关推荐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16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290“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44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18“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92最新闻 Hot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